新刑事诉讼法不足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⑵ 以前判决的证据不足,现在又出现新的证据符合刑事诉讼法的哪一条
刑事诉讼法中哪些法条体现了疑罪从无原则: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版项规定,证据不权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第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对于发现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⑶ 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审理阶段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该怎么办
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审理阶段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相关规定: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3、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3)新刑事诉讼法不足扩展阅读
案例:
被告人张某与被害人刘某由于生活琐事发生矛盾。2002年10月6日,被害方纠集亲朋好友共9人,携带木棒与刀具前往被告人家“出气”。碰巧被告人在家也正和很多亲戚聚会,他们看到被害方来势汹汹时都想夺路而逃。经过一场“混战”,被害方“一死四伤”、被告方有若干人受伤。
经过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检察官对张某以故意杀人罪起诉至法院。庭审中,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对控诉方的证据提出种种质疑,并指出证据几乎都是被害方的人证,杀人工具至今没有发现,证据单一而不充分且有作假之嫌疑,因此主张被告人无罪。
因此,法院把案件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检察院迫于证据不足的压力以及被告人可能无罪释放的风险,主动向法院提出,只要给被告人定个罪名,什么样的量刑都可以,法院就向被告人的律师作出承诺,只要被告人承认自己有罪,可以判缓刑立即“放人”。
最后被告方同意检察官、法官的意见,他也被定为“故意伤害罪”,但有正当防卫、认罪态度好、配合审理工作的事由而判处缓刑。
⑷ 刑事诉讼法的那些法条有不足
没有规定“米兰达”原则,没有明确写明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对于律师限制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