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工资纠纷案例分析

劳动法工资纠纷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07 06:17:34

劳动法案例分析

1、不会支持。因为单位解除依据的是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这条来解除的,39条规定要提前30天通知员工吗?没有,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立,当然,单位所称的违反规章制度的制度存在问题,这个第二条来回答。
2-3、幼儿园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不成立,因为“合同期内不准结婚”的规定本身违法,侵犯职工的人身权利。所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解除,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但是不能要求了经济补偿金还要经济赔偿金,违法解除只有经济赔偿金。
4、合同期满只有2008年1月1日-2009年4月30日之间的经济补偿金,1个半月的工资。
社会保险费列出依据和计算过程有点忒难了。偶们不是北京的,不晓得北京每年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这个只要缴纳了就不会错的,因为是社保在征收,又不是单位自己在算,如果有错的地方,一般都是单位少申报工资总额,这个你想纠错也有难度的。

⑵ 劳动法的案例分析

《劳动法》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⑶ 劳动法 案例分析

我是上海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回答你的问题:
1、一般女职工在三期内“孕期,产期,哺乳期”内是,单位不能予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但是自后张女士流产了,同样流产也有产假,同样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流产要分是人工流产还是自动流产,人工流产只能享受病假和公假,没有产假待遇。
2、张女士的要求部分是有法律依据的,A: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正确。 B:病假工资也没问题,有法律依据。 C、产假工资,一般如果劳动者缴纳过生育保险的,产假待遇由社保支付,单位不承担产假工资和医药费。 D:要求经济补偿金,就不能恢复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按照其工作年限计算。
3、因为此案是2008年1月1日之前,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只能用《劳动法》解释。那么仲裁会更具实际情况,如果恢复劳动关系,那么单位只要补全病假工资即可,如果结束劳动关系,那么就看仲裁是如何认定的,一种是认为单位医疗期满已不能胜任工作,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计5个月。同时按照地方政策支付医疗就业补助金。一种是以为此病影响工作,只判5个月经济补偿金。我认为仲裁采取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PS: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⑷ 关于新劳动法,一个案例分析,请高手解答一下!

1 B公司已经违法,详见原《劳动法》第十六条与九十八条,由于原《劳动法》中对于不签定劳动合同的处罚措施苍白无力,不少人误以为没有规定。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双倍工资从08年1月1日起计算,因新法对于实施前的行为无溯及力,
但不能套用新《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为违法行为从07年8月已经开始,到08年仍然是一种持续状态,所以不存在一个月的期限问题。
双倍工资的基数以劳动者每月的工资性收入为准,包括奖金在内。
3 投诉及处理途径:三条。
一是是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由于新《劳动法》刚实施,他们会很乐于抓些典型的。
二是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是劳动局下面的部门。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是由于新《劳动法》刚实施,全国总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各级对此也非常重视,也可以向当地工会举报,他们会协调劳动部门处理,当然最终处理是在劳动部门。

⑸ 劳动法案例分析

1,仲裁委应当驳回张抄三的请求
理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14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的,自第二个月起不满一年的,应当每月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即双倍工资。但超过一年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无固定期劳动关系,就不再有双倍工资的问题。
2,仲裁委驳回张三的请求
理由:由于上面的叙述,双方已经建立无固定期劳动关系,无固定期劳动关系的解除,可以是双方协商一致,这一点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张三与用人单位前期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劳动关系,双方协议有效合法,应当视为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只要依照协议约定支付了补偿金就可以了。

⑹ 劳动法案例分析

劳动法案例分析
案例经过:
甲与乙是同乡,2001年12月乙投资新办公司,邀请甲加盟新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约定月薪为5000元。碍于情面,甲与乙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只由乙方出具了一份“关于工资的说明”,在说明里简单地列了甲到公司的日期、月薪、担任的职务,公司落款盖章。
为了偷避个人所得税,甲每月以个人的名义在公司工资单上签领工资800元,其余的4200元甲分别以多个朋友的名义(事实上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签领工资。同时,乙以“为甲方偷避了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甲自行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包括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甲默许。
2003年5月,因公司业务拓展不力、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乙决定裁减员工以减少日常开支,于5月中旬通知甲自6月1日起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甲要求公司给予相当于二个月工资额度的经济补偿金。乙方不允。甲遂向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1、公司给予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相当于二个月工资);2、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再给予5000元的额外经济补偿金;3、支付本应由公司承担的部分社会保险费。
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以何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甲方要求按5000元/月的标准支付,乙方只同意按800元/月的标准支付。
仲裁委调解不成后裁决:乙方以甲方在工资单上签字实际领取的工资为准给予甲方经济补偿1600元,同时支付800元的额外经济补偿和企业所应承担部分的社会保险金。
甲方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开庭审理后认为:1、“关于工资的说明”具有法律效力;2、乙方无法提供证据表明甲方的朋友与乙方公司存在任何劳动关系,乙方也未为这些甲方的朋友缴纳社会保险,且他们的工资实际全为甲方领取,表明甲方实际领取的工资总额为5000元。判定甲方胜诉,支持甲方的所有请求。

分析:
1、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在法律上虽不属于规范的劳动关系,但我国现行政策将事实劳动关系也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明确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现实中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劳动者碍于情面和雇佣关系淡化劳动合同概念的情况普遍存在。如果上述案例中的甲与乙方公司事先订有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标准,就不会有发生劳动纠纷后的处理麻烦。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要学会用劳动合同保护自己。
2、按《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关于发布《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等的精神,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赔偿劳动者损失。相应的,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也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可见,劳动合同规定了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双方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用人单位既不能把劳动合同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要把劳动合同看成是约束企业的紧箍咒。
3、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未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因此,上述案例中甲方要求公司给予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和5000元的额外经济补偿是有法律依据的,应当给予支持。
4、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有合法收入公民的义务。虽然现实中确实也普遍(特别是在一些新办的私营企业中)存在案例中乙方公司为劳动者偷逃个人所得税创造条件甚至主动为员工逃税的情况。为员工偷逃个人所得税是非法行为。
5、按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按比例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违反规定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⑺ 劳动法中,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案件分析

未签订劳动合同主张双倍工资的案件

一、案情简介

王小姐于2011年3月18日正式进入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客户服务工作,月薪为5000元。王小姐入职以来,公司没有同王小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2012年1月,因公司高层领导权力斗争,王小姐的部门经理离职,新上任的经理为了任用自己带来的人,对王小姐处处为难。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王小姐通过网络知道提问时找到了劳动法咨询师韩飞。通过QQ和电话沟通,劳动法咨询师韩飞了解王小姐的情况后,远程指导王小姐于2012年1月17日以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8条快递辞职通知书给公司。

因北京地区律师费过高,王小姐选择让劳动法咨询师韩飞通过网络远程指导并写相关法律文书,王小姐自己跑腿执行。劳动法咨询师韩飞为王小姐书写了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及开庭前庭审过程记录等材料,通过网络发给你王小姐后,王小姐自己打印了出来负责执行。

2012年1月18日,王小姐携带劳动法咨询师韩飞为其准备的相关材料向朝阳区劳动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发放2012年1月的工资5000元、经济补偿金5000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45000元,共计55000元。


二、案件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王小姐提供立案材料5个工作日内办理了立案手续。


答辩期内,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答辩状,内容如下:

1、我公司已与所有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王小姐自己要求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并且社会保险已在工资中发放给王小姐。故不需要支付王小姐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公司提供了与其他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考勤表、要求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等证据;

2、王小姐没有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辞职,公司有权扣发其当月工资,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可以要求其承担给被申请人造成的经济损失200000元。


针对公司的答辩意见,劳动法咨询师韩飞在为王小姐在庭审过程材料中做如下应对:

1、用人单位提供的其他员工的劳动合同、考勤与本案没有关联性,也无法证明是申请人原因导致无法签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出具的要求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并未送达给申请人,是无效的;

2、公司无权扣除王小姐的工资。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劳动者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提出离职不需要等待30天,可以直接离职,即使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是因为用人单位违法在先造成,应由用人单位承担。除此工资之外,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的规定支付王小姐1个月本人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仲裁裁决书

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仲裁委员会

裁 决 书


京朝劳仲字[2012]第48**号

申请人:王**,女,汉族,家庭住址:北京市朝阳区***

被申请人:北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住所:北京市朝阳区***

法定代表人:张*,职务:总经理。

申请人王**2012年3月15日申请被申请人北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等争议一案,本委受理后,依法由仲裁员张**独任审理。本案经公开开庭审理,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王**诉称:申请人于2011年3月18日正式进入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客户服务工作,月薪为5000元。王小姐入职以来,被申请人没有同申请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2012年1月,因公司高层领导权力斗争,申请人的部门经理离职,新上任的经理为了任用自己带来的人,对申请人处处刁难。申请人提出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被申请人也置之不理,故申请人依据《劳动合同法》38条提出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被申请人未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也未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故请仲裁委依法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被申请人***公司辩称:1、我公司已与所有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申请人自己要求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并且社会保险已在工资中发放给申请人。故不需要支付申请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有与其他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考勤表、要求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等证据;

2、申请人没有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辞职,公司有权扣发其当月工资,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可以要求其承担给被申请人造成的经济损失200000元。


经查:申请人2011年3月18日,申请人进入被申请人单位从事售后服务一职,申请人平均每月工资5000元。被申请人没有为申请人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也没有与申请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012年1月17日,申请人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向被申请人邮寄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该EMS封面邮寄品名内书写“因你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依据《劳动合同法》38条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书”。

以上事实有各方陈述、庭审笔录及当事人书证在案证实。


本委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与争议双方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保管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公司未提交关于申请人的工资发放记录,故对于申请人主张月工资5000元的主张予以确认,并对于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支付2012年1月份工资5000元工资的申请予以支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申请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提出解除双方事实劳动关系,要求支付5000元经济补偿的请求,本委予以支持。

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2011年4月19日至2012年1月17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45000元的主张,虽然被申请人主张是申请人自己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但是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其主张,故对于被申请人的该主张不予采信。对于申请人主张的双倍工资差额45000元的申请人予以支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裁决如下:

1、被申请人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自本裁决生效五日内向申请人王小姐支付2012年1月份的工资5000元;

2、被申请人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申请人自本裁决生效五日内向王小姐支付2011年4月19日至2012年1月17日期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45000元;

3、被申请人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自本裁决生效五日内向申请人王小姐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5000元。

如不服本裁决,可在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本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员:张**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书记员:邵**


四、律师建议:


1、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案件,最关键的是劳动者能提供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证据,本案中王小姐提供了盖有公章的工作证、银行卡交易记录、王小姐代表该用人单位签订的商业合同等,足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故只要在诉讼过程中不犯错误,胜诉基本是没问题的。所以,其他劳动者朋友遇到类似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定要注意收集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只要有证据,与我合作胜算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证据,谁都帮不上你。


2、无论是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去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都可以自己处理或委托家人及朋友处理,是否请当地律师代理主要根据你自己的经济状况等情况决定,请律师不是必须的。只所以要请律师,主要是因为法律是门技术活,隔行如隔山,你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懂的如何去做,自己完全可以处理。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由劳动法咨询师韩飞提供指导,王小姐也没耽误多少时间和精力,所以王小姐在仲裁期间重新找了份工作,边工作边维权两不耽误。

4、用快递的方式邮寄离职通知书目的有2个:1、证明是因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38条为由离职的,这样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并且可以防止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无故离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反诉;2、便于保留证据。如果直接递交辞职通知书,对方在仲裁时完全可以不承认王小姐提交过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到时王小姐很难举证。

⑻ <劳动法> 案例分析 !

1、老板的作法违反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超时加班,不给加班工资都是违法的。

2、工人的做法没有什么不恰当。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合理要求。

3、对违法的用人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罚,使其不敢侵犯劳动者权益。

如果你是这个单位的员工,建议你用一小时看一下《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看一下用人单位违反了那几条,侵犯了你合法权益的那几项,你就知道该如何维权了,且会使你一生受益。

注意收集证据,证明你的工作年限,加班等。如果仲裁或诉讼,这很重要。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刑事辩护 发布:2025-08-15 17:56:55 浏览:458
澳大利亚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2025-08-15 17:46:58 浏览:262
涉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8-15 17:45:51 浏览:217
经济法休假天数 发布:2025-08-15 17:43:05 浏览:399
杨欣律师 发布:2025-08-15 17:39:53 浏览:518
怎么样东莞市维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15 17:37:03 浏览:66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8-15 17:33:14 浏览:119
司法鉴定十级标准 发布:2025-08-15 17:26:47 浏览:295
12小时连班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15 17:26:00 浏览:804
艾滋病防治条例自几日起施行 发布:2025-08-15 17:12:30 浏览: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