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国时期行政法庭

民国时期行政法庭

发布时间: 2022-03-09 18:28:24

A. 如何找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法院判决书

如果只要看内容的话直接查二档馆出版的民国司法资料就行了


附一张判决书内容:

徐永元与商华顺洋行因债务纠葛案

直隶高等审判厅民事判决书

判决
控告人:徐永元,天津县人,往商门外炮台庄,年四十岁,业商。
代理人:潘自睿律师
被控告人:华顺洋行法商。
代理人:陈义安,宁波人,住新津里,年三十岁,华顺洋行经理。
上述控告人对于中华民国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天津地方审判厅就华顺洋行与控告人因债务涉讼案件所为第一审判决,声明控告。经本厅审理,判决如下。
主文
本件控告驳回。
诉讼费归控告人负担。
事实
徐永元于前清宣统三年正月十五日,凭中[人]张树林借到华顺洋行行平化宝银一千两,将所有坐落炮台庄南胡同地契一纸计平房八间作押,约定是年二月如数清偿,立有借约,并由张树林为承还中保元。
逾期迄未偿还,华顺洋行乃具情禀请法领事函请交涉公署咨请天津地方审判厅讯追。经该厅迭次审理,因徐永元传不到案,即时判决。嗣准其声明窒碍①,重开辩论,讯查前情,判令徐永元于判决确定后十日内照数清偿,如未将债务清偿,即将作押之平房八间变卖抵偿,如不足额或徐永元实不能清偿,则张树林应就其余欠额即为承还。徐永元不服,声明控告到厅。
理由
本案争点即在借约是否控告人出具,及其与张树林合伙包卖猪鬃之帐款纠葛能否以之对抗债权人。
是已讯,据控告人供称,地契一约系借与张树林,向华顺洋行借银一千两,并呈验张树林借用地契字据一纸,以证明该款系张树林所借。然该地契如系控告人借与张树林为借款作押,则应由张树林向华顺洋行出具借票,何以借约上张树林仅为承还担保人、控告人反为主债务人?核对控告人在原审所书押字,又与借约上押字笔迹相符,是该借约委系控告人出具,即不得谓控告人非主债务人。
控告人既为主债务人,则控告人与张树林合伙包卖猪鬃其帐款果有如何纠葛,此系控告人与张树林合伙营业之内部关系,不能以此对搞债权人。
本件控告殊无理由,应予驳回,并照章归控告人负担讼费。
再张树林对于原判承还余欠之部分,既未声明控告原判,即属确定,应予毋庸置议。特为判决如主文。

中华民国四年六月十八日
直隶高等审判厅民三庭

审判长推事吴荣锅
推事胡凤起
推事赵之骇
书记官郭振锥

B. 民国时期法院属于国民政府组成部分么

当然属于是民国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C. 民国时期军事法庭里的职务有哪些,他们有军衔吗,和普通审判有区别吗

从电视和一些纪录片上来看,军事法庭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法官,法官坐的位置都是坐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军人,和一些军法处的军官这些专业军法的人!
至于律师,好像没有律师出现,都是自辩的!

D. 古代的法院及官员怎么称呼

军机 :清朝军机处,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都是四品官以上。市局一级(所谓四品,是说四品以上的才能进军机处)
封疆 :有文武两种可能,都不是官职。但一定是大官才能任。一般有封壃大吏,封疆大元帅。相当于省级
观察 :清代对道员的尊称,县级以上干部
侍郎 :六部的副职,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副部级,厅级
尚书 :六部的主管,部级,副部级
察 :明朝按察司是封疆大吏,相当于一个省的政法委书记.
方伯 :等同于布政使,副省部级
中堂 :唐、宋时指宰相,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副国家级
郎署:不是官职, 指尚书郎的官衙
署郎 :三国时期的庶子太子府属官,第五品,也就是个县级干部
藩臬 :清朝总督巡抚里的藩臬二司,省部级
臬宪 :后明、清的提刑按察司,也称臬司,俗称臬台或廉访);臬使(即按察使);臬府(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臬宪(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省部级
总兵 :无官职,但一般由高级武将担任。清后期为正二品官。相当于省部级。或者大将、上将、中将级。
副将 :副省部级或者中将、少将级
参将 :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厅局级或者少将、大校级
州牧 :按现在级别是在省部级,甚至权力更大
鼎甲 :科举中一甲三人。不是官职
鼎右 : 指重臣之职位.
极品 :副国家级。元帅级,大将级,上将级
南宫 :西汉皇帝禁卫军分南北两宫,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南宫并不是一个官职,是指一支部队,相当于今天的首都戍卫队。
黄堂 :从四品。厅局级
琴堂 :主管音律的官职,可能是五品官,不太清楚。厅局级,县处级
司马 :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军委主席。
甲傍 :不是官职,指想依附有钱的人过下半生
青绶 :指官印上的带子的颜色,西汉时只有将作大匠使用银印青绶,主管皇家宫室,副国家级,省部级
副尹 :应该是尹的副职
饮鹿鸣,宴琼林 :负责宴会的官
能政 :应该是日本的官名,也泛指有能力的官员,具体不详。
黄甲 :指近卫军,也可指近臣
日舍 :负责饮食起居的小吏
泮宫 :不是官名,是指诸侯所上的最高学府,天子上的最高学府叫辟雍。
别驾 :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副省部级
令尹 :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副国家级
佐贰 :明朝知县的副手,辅助知县管理粮马、巡捕等事,相当于一个县的政法委书记。
廪贡:不是官职,是贡生的一个级别。
县令 :县处级,副县处级,也有可能是副厅局级,乡科级主要视所辖区域不同而具体判定。
县宰 :同上
郡守 :从省部级,至厅局级都有可能,视历史时期及区域判定。
都司 :副省部级,中将,少将级
少牧 :辅佐牧的官职,相当于副部级。
提台 :大将,上将级
中丞 :副国家级,省部级。视历史时期不同而定。
传胪 :不是官职,上传语告下称为胪,传胪即唱名之意。
清要: 旧时称地位尊贵,司职重要的官职。赵升《朝野类要》卷2:“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兼此二者,谓之清要。”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E. 民国时期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是什么样的

去找一份台湾的《民事诉讼法》看看,他们自制定以来一直在用,没有大改过。

F. 民国时期第一部行政法是谁起草的

1.史尚宽先生是民国时来期的著名的法学家源,不仅从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担任了民国时期的"立法委员"、"考选部部长"等职务,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余复从事著述",涉猎的领域广泛,几乎包含了法学的大部分领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和劳动法等。

G. 请问国民政府的除行政院外的立法,司法,监察,考试四院各有哪些从属机构。

立法院内分成内政及民族委员会、外交及侨务委员会、科技及资讯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经济及能源委员会、财政委员会、预算及决算委员会、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司法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卫生环境及社会福利委员会等12个常设委员会,负责审查各领域的政策法规。此外另有纪律、程序、修宪以及经费稽核等4个特种委员会。

司法院为宪法明文规定的司法最高机关,但现在实务上司法院除大法官会议解释外,并不职司审判,而是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主管机关,实质上是一个司法行政机关而已。因此目前司法院正拟修改组织落实宪法规定,著手修改包括司法院大法官案件审理法等,希望能将司法院法庭化,以符合宪法规定。

监察院由委员二十九人组织而成,监察委员之中一人任院长,一人任副院长,审计部是监察院下级机关,负责审核全国各机关之财务与总决算

考试院,掌理考试、公务人员之铨叙、保障、抚恤、退休;及公务人员任免、考绩、级俸、升迁、褒奖之法制事项。 上述职权由考选部、铨叙部、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监理委员会及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分别掌理。

H. 民国时期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民国时期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其司法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普通审
判机关采用四级三审制;二是行政诉讼独立于普通法院之外。依照《中华民国暂行
法院编制法》,民事与刑事审判机关分为四级,采用“三审制”:初级审判厅,为
普通民事刑事案件的第一审机关;地方审判厅,为普通民事刑事案件的第二审机关
和特别案件的第一审机关;高等审判厅,为普通民事刑事案件的第三审(终审)机关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组织法中,国民政府司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当司法行
政部隶属于司法院时,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司法院设正副院长各1人。在国民政府组织法中, 其产生方法与其他四院正副
院长相同。司法院下属的主要机关有最高法院、行政法院与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最高法院是全国终审机关。南京国民政府于1932年公布的《法院组织法》中改
变了原来的四级三审制,仿法国为三级三审制,规定从1935年7月1日起实行。三级
三审制即指法院的设立,分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3个层次, 分别执行初
审、再审、终审职权。国民党尽管多年标榜司法独立,但在很长时期内仍继续着中
国古代“县太爷审案”的状况,由县长兼为法官。
在未设地方法院的县,以县长兼理司法,另设置承审员协助县长审理案件。这
一制度的弊端连国民党当局亦已发现,因而决定设立县司法处,审判官独立行使审
判权,检察事务由县长兼理。此决定于1936年公布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未能实行,
仍以承审员制度维持,直到1946年,全国才基本结束承审员制度,实行半独立的司
法处制度,而地方法院未曾普遍设立。
行政法院掌理全国行政诉讼审判事务。

和特别案件的第二审机关;大理院,属于大理院特别权限的案件之初审亦即终审机
关,也是不服高等审判厅判决的案件之第三审(终审)机关

I. 民国时期的法庭布置是什么样子的

和现在法庭模样类似。

法庭样式基本没变化

J. 请回答中华民国五院的职责。尤其是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的职责。

五权宪法有其特色﹐但基本上是从三权分立(见分权学说)的制宪原则演化而来。孙中山承认自己的构想并非“杜撰”﹐“就是将三权再分弹劾及考试两权”﹐“不过三权是把考试权附在行政部分﹐弹劾权附在立法部分”。他把“外国的规制”与“本国原有的规制”加以“融合”﹐借用了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机构及其职能﹐以期比之三权“较为完善”。
在他看来﹐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用私人” 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而“独立”的监察制度和机构也是可资借鉴的﹐对廉政和效率大有裨益。根据五权分立的准则﹐国家的体制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组成.
然而﹐孙中山不仅未消除“三权鼎立”原则的弊病﹐却把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放在国家首脑的统一领导之下﹐实际上又否定了他自己设想的分权制衡原则。后来﹐蒋介石正是利用这个漏洞实行个人独裁。

立法院近似西方国会,行使立法权与预算权。

另外将西方国会的调查权分出,由新设的监察院行使,并赋予监察院中国古代的弹劾权,以及现代国会的审计权。监察委员类似古代的御史,由各省与各直辖市议会间接选举产生。

另外把政府公务员考试与人事考核权由行政权分出,另设考试院,主管全国公职考试命题典试等业务。

司法院则仍行使司法权,内设大法官会议,专司解释宪法。

PS楼上回答的是什么玩意?死人多就光荣?死了300多万算什么,那强拉壮丁1200万,前后总计弄死了本国老百姓600万以上又该怎么说?两百多位将军殉国没错,可其中只有17位是蒋嫡系,其他二百多是各路杂牌,蒋匪借日寇消灭政敌的这种卑鄙行为又该怎么说?海军舰艇那叫损失吗?那些舰只都是打斗不敢打,直接自沉在扬子江里的。

热点内容
民法有哪些原则 发布:2025-08-15 11:07:47 浏览:748
杀猪扰民法律 发布:2025-08-15 10:52:08 浏览:894
华夏道儒法学 发布:2025-08-15 10:42:07 浏览:861
劳动法员工赔偿 发布:2025-08-15 10:38:35 浏览:592
道德的缺点 发布:2025-08-15 10:29:59 浏览:425
伊春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10:22:08 浏览:852
下列对劳动法上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是 发布:2025-08-15 10:20:51 浏览:131
交通法规2019交通事故 发布:2025-08-15 10:12:08 浏览:666
行政法直属同一领导如何理解 发布:2025-08-15 10:05:02 浏览:446
在线求助律师 发布:2025-08-15 09:54:34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