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假酒案例
1. 假酒 工商局怎么处罚
对于假酒,工商局可以没收、罚款,严重者判定为侵犯他人商标权产品,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处罚:
第六十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1、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2、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4、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1)行政法假酒案例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七)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违反者卫生部门依据: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食品安全法》则是特别针对食品领域的法律。根据工商局的分类,酒是食品的一种。所以,遇到假酒问题,消费者完全可以自主选择适用哪一部法律。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其中,将关于经营者涉嫌消费欺诈的赔偿额度大幅提高,不但赔偿额度提高到了“三倍”,即“退一赔三”,还规定了消费赔偿的“保底金额”500元,即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算。所以,哪部法赔得多,消费者就可以选哪一部。
2. 我是卖白酒的个体户,工商局和酒厂打假办来我店里,说有人举报我们卖的是假酒,就暂扣了我46件酒,
楼上说的不对!
出具鉴定报告并不贵,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每年都会有很多类似的案子。包括剑南春、茅台等很多酒厂都有专门的打假人员。至于他说举报人必须是商标持有人,这个也是错的,任何人都可以举报,然后工商局会和商标持有人去核实。还有举报只需要实名举报以及初步的证据,这个一般是很好提供的。
从程序上,工商局可能有的地方做的不够周全,比如不封箱之类的,但是开具的应该是扣留清单之类的文书,上面有具体的数量,所以不封箱其实也没什么,即使封箱了,回去工商局也要打开取样拿去鉴定的。
至于没有让你参与鉴定,这个没什么说的,工商局直接把扣押的样品给厂家就可以让厂家出具鉴定报告了。
还有你说的上家的问题,不管他承认与否,你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已经发生,根据商标法,你确实应该接受处罚。而且告工商局赢的把握几乎为0,每年这类案子工商局一个分局甚至一个工商所要办不下百件,流程以及相关法律他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所以想找漏洞胜诉,不太可能。
你这个是非常非常典型的商标侵权案子,基本复议成功率为0,所以我的建议是向你的供货商索取损失赔偿。
3. 销售假酒的罚款法规
买到假烟假酒的索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一赔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假一罚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针对的是普通商品的消费,而《食品安全法》则是特别针对食品领域的法律。根据工商局的分类,酒是食品的一种。所以,遇到假酒问题,消费者完全可以自主选择适用哪一部法律。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其中,将关于经营者涉嫌消费欺诈的赔偿额度大幅提高,不但赔偿额度提高到了“三倍”,即“退一赔三”,还规定了消费赔偿的“保底金额”500元,即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算。所以,哪部法赔得多,消费者就可以选哪一部。
4. 假酒被判侵权怎么办
卖假酒茅台被判侵权无法维权,不正当的权益法律不予保护。卖假酒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违法行为,违法者应当接受处罚,无需维权。消费者可携带假冒商品及有关票据到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请求调查处理。确认为假货可以要求生产者停止生产,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者本身的行为违法,并不存在维权一说。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5. 卖假烟假酒判多少年 卖假烟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行政法假酒案例扩展阅读:
案例:三姐妹开7个门店卖假烟酒三年销售超千万元
河南李氏三姐妹从2009年来到成都,盘踞桐梓林一带,开烟草酒水专卖店卖假烟酒。三姐妹伙同家人共开7个门店销售假冒伪劣烟酒,三年时间销售金额超千万元。
在长达5个月的取证后,省公安厅联合工商、烟草等执法部门,于2014年6月出动300警力分15个小组,一举将李氏家族售假成员抓获。
日前,武侯区法院一审宣判查明,李氏三姐妹伙同家人灌装、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酒水,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且伪劣的烟草,并在门店中设置机关暗格,躲避执法部门的检查。法院对李氏三姐妹等均被判刑,依法并处罚金超600万元。
李军利是李氏姐妹中的老四,也是最先从事烟酒销售的。2009年开始在桐梓林开设第一家烟酒行,并销售假冒伪劣的名烟名酒,后将姐姐李国利、妹妹李五利带入行,三姐妹分别开设有2家以上烟酒专卖店,从事大量的假冒伪劣烟酒销售。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李军利与杨志荣系夫妻关系,在2009年至2014年期间,李军利、杨志荣分别在武侯区桐梓林东路经营了两家烟草专卖店,取名“名酒世家”和“盛源酒业”。
在该两个店内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酒和烟草,并在店内设置暗格存放假冒伪劣烟酒以躲避行政机关的临时检查。
在此期间,李军利在“名酒世家”负责销售、记账工作,杨志荣主要负责在武侯区商务局、烟草专卖局、食药监局等行政部门对两店执法检查时阻挠执法活动。2009年和2014年期间,杨志荣多次在执法部门进行执法检查时,进行阻挠,并强行从执法人员手中抢走扣押的酒水。
2014年6月30日,执法人员在李军利夫妻经营的“名酒世家”和“盛源酒业”店内,查扣了大量的假冒水井坊、五粮液、贵州茅台、国窖1573、泸州老窖、娇子、玉溪、中华、云烟等名烟酒。
经鉴定,被查扣的假冒注册商标的酒水价值人民币200万元,假冒注册商标且伪劣的烟草价值人民币72.7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军利、杨志荣销售假酒金额约178万元,尚未销售的货值约200万元,其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两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且伪劣的烟草,金额约63.6万元,尚未销售货值约72.7万元,其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两个罪名,依法择一重罪处罚。
经审理后,法院判处李军利犯销售伪劣产品罪、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130万元。判处杨志荣与李军利同罪名,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22万元。
6. 请问卖假烟假酒算是违法吗
算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6)行政法假酒案例扩展阅读:
1、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7. 湖北一对夫妻手工制假茅台被抓获,制售假酒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茅台酒应该也是大家耳濡目染的一种比较常见的酒,在一些节日或者饭桌上,大家都会拿出这种酒招待客人,只不过呢,这些酒的价格稍微高一些的,就会有很多人想出一些办法来制造一些假酒,这样就可以以此谋得暴利。
这附近两个人呀,这个造假的配件可是应有尽有,比如说包装的箱子,然后瓶子还有一些假酒,劣质的酒。
但其实这些假酒和真酒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只不过要非常仔细的去进行区分,甲酒里面的这个甲醇含量是超标的,就对于身体肯定是有危害的,做人也不能为了钱就什么都不顾了。
而造假酒就已经涉嫌了假冒注册商标罪,还有就是涉嫌销售违规生产酒,违反了市场上的规定,这个罪就是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例,这两个人谋取了暴力,也不知道有没有钱花,终将要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所以咱们在赚钱的时候一定要用正正当当的手法去赚钱,要不然哪怕是有命赚可能也没命花呀。
8. 我店里有两瓶假酒能够上商标侵权法吗
属于侵权。商标法明确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或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均属商标侵权。
销售假酒的行为被工商部门行政处罚后,被侵权厂家可以依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对售假者进行起诉。
具体的法律依据如下:
《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