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侦查实验

刑事诉讼法侦查实验

发布时间: 2022-03-10 08:00:38

1.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权批准进行侦查实验的是什么

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为了查明案情必要时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
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六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对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侦查实验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侦查实验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进行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2. 侦查实验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多少条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专,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属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
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3.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权批准进行侦查实验的是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权批准进行侦查实验的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一、侦查实验的目的

侦查实验,是分析研究犯罪手段和某些事实、情节,审查和判断有关人员的言词证据是否合乎客观实际的一种方法。

二、侦查实验的任务

在侦查过程中,对于案件有关的某些事实,按照该事件发生时的条件进行实验性重演,以判明在特定条件下能否发生相同的情况,或者能否造成某种特定的后果的侦查活动。为了确保侦查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侦查实验开始前,应当确定具体的侦查实验任务,以确保侦查实验取得实效。

三、批准侦查实验

进行侦查实验,应当制作有关的文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四、进行实验

  1. 侦查实验一般在案发地进行

  2. 侦查实验的时间、环境条件应当与当时案件发生时的时间、环境条件基本相同

  3.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做两次以上

  4. 遵守法律规定,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5. 进行侦查实验,应当全程录音、录像。




4.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实验须经公安局长批准。请问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批准可以吗法条依据在哪儿

当然不可以了,刑事诉讼法都以已经规定必须经公安局长批准了,别人无权批准。

5. 侦查实验的规则

(1)必须经有关领导的批准。新的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另《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16条也对此作了规定。
(2)实验条件应尽可能地接近案件发生时的状况。如天气状况,时间状况,环境状况等都应尽量与原条件相接近。
(3)要坚持对同一情况反复实验,以便得出确切结论。
(4)要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5)应当由侦查人员进行侦查实验。实验开始时,要邀请两名见证人到场。如实验目的是为了查明当事人或证人的陈述是否真实时,应允许他们亲自参加。
(6)要做好实验笔录,记载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参加实验的人应在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6. 侦查实验的结果可以作为诉讼中的有效证据吗

现在的刑诉修正案八关于证据那一章已经将侦查实验结果纳入法定证据之列,你可以查看刑诉修正案八

7. 司法鉴定与侦查实验的区别

1、两者的成立依据不同:

根据200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工作管理的决定》设立。公安机关的法医鉴定(俗称法医中心)是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进行检查。”被告拒绝检查的,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妇女的身体检查应由女工作人员或医生进行。”和设置。

2、不同的社会兼职:

法医鉴定中心是公安机关内部机构,由公安机关管理。司法鉴定机构依法设立(法定条件下也可以设立),由司法机关(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估价师、评估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管理。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决定的规定,负责专家证人、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单编制和公告。

3、是业务范围不同:

法医鉴定是以活体损伤的鉴定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临床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问题的人体伤、残及其他生理、病理等问题;司法鉴定则包括了,物,事等鉴定对象,涉及更广泛。

4、是受鉴时限宽度不同:

法医鉴定须及时鉴定,多为临事临床鉴定,而司法鉴定可以事后进行,相对时间宽度要大的多。

(7)刑事诉讼法侦查实验扩展阅读:

司法程序中有关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运用医学、生物学、人类学及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等的检验鉴定工作,从而取得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伤害程度、凶器种类、血型分析、事实确认等结论性意见。

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等。

8. 侦查实验笔录的功用

侦查实验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侦查措施,但在一些个案中却具有较大的证明价值,是否具有证据属性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侦查实验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侦查措施,在侦查破案以至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侦查实验结果虽然不是一种法定的证据,但在一些个案中却具有较大的证明价值。为此,笔者结合近期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件,探讨侦查实验结果在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的作用及地位。一、案件办理情况2005年8月,犯罪嫌疑人张某携带两只工具包进入本市某公司机房内,盗窃PTC保安单元装满两只工作包后逃离。次日被害单位报案:有3000只保安单元被窃。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却一直供述其盗窃保安单元装满了两个工作包,具体数量没有数过,但肯定没有3000只。由于赃物灭失,被害单位陈述与犯罪嫌疑人供述不一,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盗窃的具体数额成为本案的难点。为此,在审查批捕阶段,主办检察官建议公安机关采取侦查实验的方法再现案发情况以固定犯罪数额。侦查实验中让犯罪嫌疑人张某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两名见证人的见证下,装同种检材的保安单元入其作案时使用的工作包,装至其作案时装满的状态。后让犯罪嫌疑人张某自己清点工作包内保安单元的数量,结果为1970只,犯罪嫌疑人张某对该结果表示认可。检察机关采信了侦查实验结果所认定的数额,对犯罪嫌疑人张某盗窃保安单元1970只批准逮捕。区法院也认定了上述犯罪数额,于2005年12月20日作出一审判决:对被告人张某盗窃上海电信公司机房内的保安单元1970只(经鉴定保安单元单价为人民币11.6元),共计人民币22852元,构成盗窃罪,数额巨大,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3000元。二、侦查实验结果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对于适用侦查实验进行了程序性的规定,但是对于侦查实验结果能否作为证据采用目前尚无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不能因侦查实验结果不符合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而根本否定其证据属性,也不能把它所反映的案件中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可能性当作是客观现实性而过分抬高其证明价值,应当客观分析其属性以及证明价值。(一) 侦查实验结果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1,实践中有观点认为侦查实验结果能否作为证据采用,主要理由如下:侦查实验的结果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种类,故不是证据。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种类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证据类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证据的形式在不断的增加,多样化的证据类型层出不穷。如电子证据《、搜查笔录》等证据在《刑事诉讼法》中未加以列举,其证据效力却得到了司法实践普遍的认可。任何一部法律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滞后性和与现实需要不相符合的地方,关于证据种类的完善也将不断的进行,侦查实验的结果以《侦查实验笔录》为载体,应该与《搜查笔录》、《现场勘查笔录》等一并列为新的证据种类。其次,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与不具备证据的合法形式是不同的两种概念。通说认为,证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要件,主要体现在收集手段的合法性及载体的合法性。侦查实验结果的收集方式、其载体《侦查实验笔录》的制作在《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依照规定得出的结果当然具备合法的形式。可见侦查实验的结果不仅符合了证据的定义、基本特征,且具备合法的证据形式,当然可以作为证据采纳。简单的以侦查实验的结果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就否认其证据资格,而忽略了侦查实验的结果符合了证据的实质内涵,轻视了侦查实验的结果在诉讼中的证明效力,有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之嫌。2,侦查实验只是模仿案件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可以非常接近于客观真实,但毕竟不是案件的客观真实,侦查实验的结果只能是参考作用,而不能做为证据采纳。笔者同意侦查实验证明的不是案件的客观真实,但以此为据认定侦查实验结果只能起参考作用不能作为证据采纳的观点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此种观点成立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是证明案件客观真实的事实才能成为证据。多年来,我国不少学者一直坚持“客观真实”的标准,追求“客观真实”即追求法律上的确认与案件客观事实本身完全一致,但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法治理念的更新和发展,近年来,这种“客观真实”的观点已经受到了普遍的质疑,难以立足,而法院通过证据的运用所查明的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应该是“法律真实”而非“客观真实”已逐渐成为共识。既然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本身就并不等同于客观真实,那么以侦查实验证实的事实并不是案件的客观真实为由而认定侦查实验的结果不是证据的观点便失去了其立论之基。(二)侦查实验结果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采纳1.侦查实验的结果符合证据的概念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对所谓证据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即只要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事实,都可以作为证据。侦查实验是指运用模拟和重演的方法,研究证实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事件或事实、现象能否存在或发生,而参照发生该事件或事实当时的条件,将要证明的问题加以再现的一种侦查措施,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而实施的侦查手段,其结果也能够不同程度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符合证据的概念要求。2.侦查实验的结果具备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证据学理论认为,诉讼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基本特征。首先,侦查实验的结果具备客观性特征。侦查实验的结果是对案件中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运动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而且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重复再现,且侦查实验的结果由《侦查实验笔录》的客观形式予以固定,同《现场勘查笔录》等一样具备证据的客观形式要求。其次,侦查实验的结果具备关联性特征。侦查实验是一种检查性的侦查措施,侦查实验的结果,不管它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从不同侧面证明着案件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不容置疑。再次,侦查实验的结果具备合法性特征。侦查实验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侦查行为,进行侦查实验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因此,无论从取证主体还是从取证方式上看,侦查实验的结果都具有证据的合法性特征。三、如何加强对侦查实验结果的审查侦查实验结果可以作为证据采纳,亦可以根据侦查实验结果作为定罪的依据,但是实践中为了确保侦查实验结果具备证明能力和证据能力,就需要加强对侦查实验结果的审查。主要包括:(一)对侦查实验结果的程序性审查1.审查侦查实验的批准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2.审查侦查实验由侦查人员主持。审查侦查实验是否由侦查人员主持,并在两名证人的见证下进行。3.审查进行侦查实验是否聘请有关人员参加。侦查实验必要时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参加,主要是为了促使他们如实供述、陈述和作证,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也是为了保证侦查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保证侦查实验的正常进行。4.审查侦查实验是否公开进行。主要是保证侦查实验不会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二)对侦查实验结果的实体性审查1.审查侦查实验是否应尽可能在被审查事件发生的原地点进行。如果原地点的具体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而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时,应先恢复原状,然后再进行实验。2.审查侦查实验的时间、光线、风向、风速、气温等自然条件是否同事件发生时的条件相近似。3.审查侦查实验是否尽可能使用原来的工具和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4.审查侦查实验是否在同一条件下多次进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5.审查诉讼参与人对侦查实验是否有异议。对于侦查实验结果和其它证据材料有冲突的,或者侦查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排除侦查实验结果,或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重新进行侦查实验。(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赵丹)

9. 侦查实验是言词证据吗

侦查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是以侦查实验笔录的形式提交,属于书证

10. 侦查实验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多少条

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热点内容
河北省司法厅冀东分局 发布:2025-08-15 08:44:03 浏览:35
体现民事诉讼法的案例 发布:2025-08-15 08:43:11 浏览:341
在职法律硕士骗子 发布:2025-08-15 08:41:46 浏览:757
法律援助精准扶贫会议信息 发布:2025-08-15 08:41:36 浏览:960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问卷 发布:2025-08-15 08:36:36 浏览:691
云南省高速公路条例 发布:2025-08-15 08:34:57 浏览:166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9条 发布:2025-08-15 08:24:23 浏览:328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发布:2025-08-15 08:10:08 浏览:866
在经济法的定义中 发布:2025-08-15 07:58:58 浏览:145
合同法第5258条 发布:2025-08-15 07:58:56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