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赔偿包括提成吗
㈠ 请问劳动法中有涉及到关于销售提成的劳资纠纷问题吗 销售提成也同基本工资一样是受法律保护的吗多谢了
1、劳动法中有关于销售提成的规定,销售提成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回,受法律保护。
2、 根据答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二)计件工资...”第6条规定:“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显然,销售提成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受法律保护。
㈡ 提成算工资吗 劳动法
提成算工资。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包括: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总额的其中一个部分是计件工资,所以提成是算工资的。提成即提成工资,是计件工资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职工集体或个人的工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从营业收入、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的。这种计件工资形式主要适用于劳动成果难以用事先制定劳动定额的方式计算、不易确定计件单价的工作。如服务性工作、文艺演出等等。因此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中,特别是在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等权益时,应该注意将提成作为工资的组成部分,计算入月平均工资计算基数中。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㈢ 经济补偿金包括奖金吗
经济补偿金是否包括奖金是要分实际情况来考虑的:
一、先看经济补偿金的定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综述,经济补偿金是应包含奖金的,但是最终是否纳入还要看个体实际情况,主要看奖金是否在十二个月内。
㈣ 劳动法里面,业务员的提成属于工资吗
1、劳动法里面,业务员的提成属于工资组成部分的。
2、《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回规定》第四条规定:“工答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六条规定:“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
(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㈤ 劳动法规定的赔偿!47条中,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资”算不算其中的佣金提成
经济补偿金基数是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劳动者本人月平均应发工资(不是税后工资)计算的,但是如果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劳动者本人月平均应发工资高于上一年度当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就按照上一年度当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计算。不知道你的单位是在哪个省哪个市的?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2倍的经济补偿金),要看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或者理由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㈥ 劳动纠纷时赔偿的工资标准,包含绩效工资么
劳动纠纷赔偿包括绩效工资、奖金、补贴、加班费、提成、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保个人缴费部分、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只是按基本工资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法律分析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而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法律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国家对劳动者的法律保护也越来越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法相关法律的话,会对劳动者作出补偿,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㈦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包含绩效工资吗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包含其绩效工资的,补偿金的计算是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即便是绩效重新做表,也要按照员工实际所得的工资来计算补偿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7)劳动法赔偿包括提成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㈧ 按劳动法,如何计算工资赔偿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二条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第三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劳动法赔偿包括提成吗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㈨ 劳动法里有关于销售提成之类的条款吗
劳动法里确实没有关于提成的规定,提成也确实是属于员工和公司协商的问题。其实,内如果你对提成容不满意,按照法律流程,不会到“根据国家规定”那一层面的。所以,如果你要打官司,建议你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为什么你会对提成不满?如果是对试用期提成有异议,你可以从试用期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入手。
2、如果你的不满是来自于与周边同事相比较而觉得不公平,那么应该先于公司协商,公司的回应你不满意,再使用“同工同酬”。
3、以上两点是基于你跟公司的关于提成的约定很模糊的前提下的。如果你跟公司的合同约定中关于提成的条款非常明确并且双方曾确认签字了,那么,你最好不要打官司,胜诉率相当低。
4、最后还是要建议你,如果能通过协商解决就尽量协商解决,打官司不是最聪明和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不提倡因为提成原因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