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劳动教养案例

行政法劳动教养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3-11 10:37:16

㈠ 有行政法案例么

离 石 县 人 民 法 院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五日
原告 任建国,男,29岁,山西省孝义市高阳煤矿司机。
被告 山西省吕梁行政公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 花德荣,主任。
原告任建国不服山西省吕梁行政公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对其维持劳动教养一年的复查决定,向山西省离石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任建国诉称:原告与矿长张福保发生纠纷后,被告偏听偏信,夸大事实,对原告作出劳动教养一年的决定。原告不属于劳动教养的对象,被告的决定于法无依。为了给人以依法办案的印象,被告在决定中只是称“根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的有关规定”,没有引用规定的具体条文。原告依法向被告申请复查后,被告无法正面回答原告提出的问题,仅以“原决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的空话搪塞,又依职权作出维持原决定的复查决定。原告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被告的这一具体行政行为。
被告吕梁行政公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辩称:原告任建国实施暴力,阻碍矿长张福保执行职务的事实是清楚的,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企业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第八条第(二)项:“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可实行劳动教养。”被告决定对原告实行劳动教养,并依照国务院有关劳动教养的程序规定办理了劳动教养手续。因此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当维持。
离石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2年7月15日下午,原告任建国到高阳煤矿矿长张福保的办公室,见张福保正与本矿一干部谈话。任建国让该干部先出去一下,他要与张福保谈分房一事。张福保对任建国说:你先出去,我们正研究工作。任建国不出去,张福保便上前往外推任建国。这时任建国就拽住张福保的领口来回推拉,并抓其头发。经他人劝阻,平息了事端。被告根据上述事实,以任建国不听劝阻,实施暴力推拉矿长,阻碍矿长执行职务,影响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为由,于1992年8月28日根据国务院劳动教养有关规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企业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第八条第(二)项决定对任建国劳动教养一年。任建国不服,依法于9月9日向被告申请复查。被告于9月28日以原决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罚适当为由,维持原劳动教养决定。任建国对复查决定仍不服,遂提起诉讼。
离石县人民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能作为审理劳动教养行政案件依据的行政法规有: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11月29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转发、公安部发布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这三个法规对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审批和管理办法都作了详尽的规定,但都没有授权地方人民政府另定执行措施的规定。这三个法规中规定的适用劳动教养的对象很明确,根本没有《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企业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第八条第(二)项“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可实行劳动教养”的规定。因此对山西省人民政府规章中的这一条只能做这样的理解:只有法规规定的劳动教养对象兼有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时,才可对其实行劳动教养。否则,不能单独依规章对其实行劳动教养。
原告任建国不听劝阻,并以推拉、抓头发等手段对待张福保,是一种侵犯张福保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但是这种违法行为不属于我国劳动教养法规调整的对象,对其实行劳动教养不符合法规的规定。被告在决定对任建国劳动教养时,由于无法引用劳动教养法规适用对象的具体规定,因此,笼统地表述为依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有关规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企业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第八条第(二)项,并在任建国提起申请复查时,不能有理有据地予以辩驳,即作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维持原决定”的复查决定,不仅适用法律不当,而且无视公民行使正当的申诉权利,是错误的。据此,离石县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于1992年12月5日判决:撤销被告山西省吕梁行政公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的维持对原告任建国劳动教养一年的复查决定和原对任建国劳动教养一年的决定。诉讼费100元,由被告负担。
山 西 省 吕 梁 地 区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一九九三年一月六日
第一审宣判后,被告山西省吕梁行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不服,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参照地方规章”为由,向山省吕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山西省吕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这里所指的可以参照的规章,是指那些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的规章。对于那些不是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规章,或者其内容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则不在人民法院参照之列。国务院有关劳动教养的行政法规中,对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已有明确的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企业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第八条第(二)项,把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作了扩大的规定。对于这样的规章,人民法院只在符合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参照适用,即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动教养适用对象有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厂长、经理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时,可对其实行劳动教养。如果不属于劳动教养适用对象,则不能仅参照规章对其适用劳动教养。对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中的实体与程序规定,都应当全面、准确无误地适用,才是依法办案。如果仅适用程序而不适用实体规定,或者仅适用实体而不适用程序规定,都不是依法办案。原审以适用法律错误为由,判决撤销上诉人山西省吕梁行署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对被上诉人任建国作出的劳动教养一年的决定,是正确的。上诉人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参照地方规章”的上诉理由,不予采纳。据此,山西省吕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于1993年1月6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第二审诉讼费100元,由上诉人负担。

㈡ 行政法案例分析,懂的进来!!!

(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本案中市政府发布的通告,明确确定只给甲发放定专点标志牌,而该市原仅属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这就意味着剥夺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屠宰资格。可见,该通告是针对定点屠宰这一特定的事和甲、乙、丙、丁这一特定的人作出的,侵害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公平竞争权,属于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2)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是行政许可行为,具体而言是属于资格许可行为,即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许可。既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行为是资格许可行为,未获得该牌的企业就不得从事生猪屠宰的经营活动,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就有权据此吊销其执照与许可证。但本案中,由于市政府的行为违法,所以,工商局、卫生局就不得据此吊销乙、丙、丁的执照与许可证。

㈢ 行政法案例分析

问题1:陈、邓如不服乡政府办“学习班”的行为,对其权益受侵犯可否请求行政赔偿,为什么?
问题2:陈、邓如请求行政赔偿,应向哪个机关提出?如拒绝还有何救济途径?
问题3:陈、邓可能获得哪些赔偿?
=====================================
1.陈、邓若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不能直接单独提出行政赔偿,因为行政行为的被确认违法才能申请国家赔偿

2,向县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及赔偿,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这个案例是行政机关侵犯了人身自由权,法院会判该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回转性,所以,能赔偿误工费

㈣ 行政法案例

不当之处:
1.违反了行政处罚需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的规定:本案只有乙个人作出;
2.违反了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的规定:本案乙因甲申辩而加处了100元罚款;
3.违反了行政处罚的罚缴分离原则:本案在不符合代收代缴的情况下,乙直接收了钱。
有关规定见《行政处罚法》。

㈤ 劳动教养属于行政法的内容吗

属于行政处罚。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但形成世界上中国独有的制度。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㈥ 请用行政法原则分析劳动教养的废除

限制人身自由的只能由法律规定,劳动教养制度不是法律

㈦ 行政法案例分析

问题1:一般程序(数额大)问题2:1,一般程序,是两人执法,处罚决定书,还有笔录等用来证明事实。行政诉讼是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行政机关证明自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2单就本案来看,适用简易程序是错误的,无法反驳。3,3000元不能当场收缴这是违法的,也不能反驳。王某承认赌博的询问笔录如果系合法取得应选,这可以证明被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3你拒绝说明身份和住所而收缴罚款这不会导致收缴罚款。罚款是对你聚众赌博这个行为做出的行政处罚,且3000元依据治安处罚法是不能被当场收缴的。

㈧ 行政法案例及案例分析 1500字

诉讼时效中断的认定——山东日照中院判决韩帮峰与圣公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发布时间:2009-09-25 08:30:48裁判要旨 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债务人住所地送达债权催收通知,债务人处无人签收能否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应当从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来理解。 ■案情 山东省日照市圣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圣公公司”)分4次向农行日照市东港区支行借款50万元,第一笔20万元期限自1997年1月8日至同年12月8日,第二笔10万元自1997年2月27至同年12月27日,第三笔10万元自1997年5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第四笔10万元自1997年9月28日至1999年3月28日。 第一、第二笔借款到期后,双方协商展期至1998年11月8日。东港支行于1998年12月10日对上述两笔借款进行了催收;1998年11月30日,对第三笔借款进行了催收;1999年11月20日,对第四笔借款进行了催收。2001年4月21日、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东港支行三次向圣公公司送达了公证借款催收通知书。2002年12月,圣公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2005年12月,农行岚山支行(由东港支行岚山办事处变更)与第三人韩帮峰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50万元债权转让给韩帮峰。2006年2月,岚山支行向圣公公司送达了债权转让通知。 因圣公公司未还款,债权人韩帮峰起诉至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要求圣公公司偿还借款50万元。圣公公司辩称,被诉主体已不存在,且原告的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应驳回诉讼请求。 ■裁判 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东港支行与圣公公司签订的四份借款合同均合法有效,圣公公司应按借款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岚山支行将债权转让给韩帮峰并履行了通知义务,该转让行为有效。在债权转让前,原债权人均在两年内进行了催收,未超过诉讼时效。圣公公司系被吊销营业执照,仍具备法人资格,应承担民事责任。遂判决:圣公公司偿还韩帮峰借款50万元。 圣公公司不服,提出上诉,请求驳回韩帮峰的诉讼请求。 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前三笔借款到期后,债权人的催收行为均已超过两年诉讼时效。第四笔借款于1999年3月28日到期,债权人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4月21日进行了催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圣公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此后该公司的经营处于非正常状态,债权人于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向圣公公司送达催收通知书,说明其有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因该公司无人签收致使意思表示未到达圣公公司的责任不应由债权人承担,应当认定债权人该两次催收行为能够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2006年2月,岚山支行及韩帮峰将债权转让通知送至圣公公司法定代表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自此时至韩帮峰起诉,该笔债权未超过诉讼时效。遂判决:撤销(2007)岚民二初字第306号民事判决;圣公公司偿还韩帮峰第四笔借款10万元;驳回韩帮峰其他诉讼请求。 ■评析 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债务人住所地送达债权催收通知,债务人处无人签收能否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应当从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来理解。诉讼时效制度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进而加速社会经济流转,促进经济社会生活的便捷、高效;另一目的是保护义务人,考虑历时很长的请求权所产生的举证困难的问题,因此赋予义务人以时效抗辩,允许其在法定期间之后可以拒绝履行。 应当看到,后一立法目的的实现是建立在权利人怠于行使自己权利的基础上,从而以时效制度来促进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本案中,韩帮峰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到圣公公司住所地进行债权催收,足以表明其并未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圣公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经营处于非正常状态,对债权人2003年4月15日和2004年4月28日送达的催收通知书,因无人签收该致使意思表示未到达该公司这一事实,韩帮峰既无过失,也非故意,其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未到达圣公公司的责任不应由债权人承担。故二审法院认定,债权人该两次催收行为能够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第四笔借款应予偿还。 本案案号为:(2007)岚民二初字第306号;(2008)日商终字第77号 案例编写人: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宝华 李 红

㈨ 行政法案例分析的目录

第一章行政法导论1?
一、王某要求省教育委员会撤销学校行政科给予的“行政处罚”案1?
二、潍坊市交通委员会违法行政案3?
三、刘某诉某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处罚不当案4?
四、赵某、段某不服某市酒类专卖检查大队行政决定案7?
五、H县监察局查处王某违法行为案9?
六、戴某不服C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行政处罚案11?
七、某运输公司不服某公路检查站罚款案13?
八、协兴铆焊厂诉石井街道办事处侵犯经营自主权案14?
九、巴士车主要求确认警车违法并请求赔偿案16?
十、富仁乡果农能否申告乡政府失职18?
十一、庆兴商行不服星岗街道办事处停业整顿决定案20?
十二、B县个协不服B县乡镇企业局收费案23?
第二章行政许可25?
一、孙东诉某市南长区卫生局拒绝颁发个体行医执照案25?
二、陈建诉某市公安局外国人管理、出入境管理处不履行法定职责案26?
三、程群诉某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要求核发终身无子女审核证明书案29?
四、吴锡请求某市民政局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及抚恤金案31?
五、某村民委员会不服某市公路局罚款案33?
第三章行政处罚36?
一、吴某、何某不服某市公安局治安处罚案36?
二、林某诉某市城建局拆除违章建筑案38?
三、某市北郊服务公司诉某市税务局行政处罚案40?
四、张某不服某县城建局拆除违章建筑案41?
五、李某不服某市中心区工商局行政处罚案42?
六、某县农资公司诉某地区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案43?
七、张某不服某县防疫站行政处罚案45?
八、赵某诉某超级商场罚款案46?
九、于某不服某公安派出所警告处罚案47?
十、吴某不服某县烟草专卖局罚款案48?
十一、江某不服某县公安局没收处罚案50?
十二、某餐厅不服某卫生防疫站责令停业处罚案51?
十三、张某不服某市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案52?
十四、胡某不服某区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案54?
十五、李某不服某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案55?
十六、李某不服某区卫生局行政处罚案57?
十七、李某不服某市南区公安分局行政处罚案59?
十八、张某不服某县人民银行取缔案61?
十九、周某不服某市殡管所罚款案62?
二十、魏某不服某工商所限制人身自由案63?
二十一、陈某、何某不服某县渔政管理站行政处罚案64?
二十二、李某不服某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客运管理处罚案66?
二十三、李某不服某区林业局没收处罚案68?
二十四、李某不服某县土地管理局行政处罚案70?
二十五、甲市供销社不服乙市烟草专卖局港口分局罚款案71?
二十六、郑某等不服某县绿化委员会行政处罚案73?
二十七、友谊药材商场等14家企业不服某市工商局行政处罚案74?
二十八、某县粮食局服务部不服某县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行政处罚案75?
二十九、某饮食业联合店不服某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罚款处罚案77?
三十、赵某不服某省林业局护林防火办公室行政处罚案78?
三十一、杨某不服某公安派出所行政拘留案79?
三十二、浙江省苍南县某药行不服江苏省某市卫生局药品卫生管理处罚案80?
三十三、帅某不服某市公安局行政处罚案82?
三十四、某制药有限公司不服乙市卫生局行政处罚案83?
三十五、李某不服某区公安分局行政处罚案84?
三十六、林某不服某县公安局行政处罚案85?
三十七、张某打坏路灯泡免予处罚案87?
三十八、史某违法行为免责案88?
三十九、付某从轻处罚案89?
四十、张某不予处罚案90?
四十一、刘某不服区公安分局行政处罚案91?
四十二、方某超过处罚期限不予处罚案93?
四十三、王某任意停车被罚款案94?
四十四、吴某等因赌博被罚款案95?
第四章行政强制98?
一、胡某不服某公安机关滥用枪支案98?
二、王某不服某公安机关限制其人身自由案99?
三、陈某不服某公安消防队侵犯财产权案100?
四、赵某、杨某不服某乡人民政府越权强制执行案102?
五、魏某、金某不服某公安交警队非法扣押财产、限制其人身自由案106?
六、刘某不服某县税务局强制划拨案110?
第五章其他行政行为112?
一、高某等不服某区房产管理局城市房屋拆迁裁决案112?
二、王某等不服某技工学校责令退学注销学籍案114?
三、吴某要求某市公安局更正户籍年龄案115?
四、刘某不服某区卫生局医疗事故处理决定案117?
五、某县建筑公司不服县农机局任免决定案119?
六、包某不服某区劳动局拒绝给予享受待业保险待遇案120?
七、某村村民委员会不服某县人民政府征用土地补偿费批复案121?
八、李某不服某市司法局不予撤销遗嘱公证书的决定案123?
九、乔某诉某县公安局怠于履行职务案125?
十、吴某不服某乡政府滥用计划生育管理权力案129?
十一、某建筑公司诉某公共工程管理部门建筑承包合同案133?
十二、某村村民集体诉村委会单方解除承包协议案135?
十三、辛某诉某行政机关侵犯其选择职业自由案137?
十四、某厂商诉某市政府不履行公害防止协议案139?
第六章行政程序141?
一、贾某不服某市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案141?
二、迟某不服某地区公安处行政处罚案143?
三、胡某违反禁令通行被罚款案144?
四、丽源商场不服区职工物价监督站罚款处罚案145?
五、某市煤气总公司不服某省工商局行政处罚案146?
六、马某不服某县税务局罚款处罚案148?
七、魏某诉某检疫局行政处罚案150?
八、刘某不服某省司法厅取消律师资格决定案151?
九、林某不服某镇人民政府行政行为案152?
十、精制大米厂不服某县工商局行政处罚案154?
十一、王某不服青龙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处罚案155?
十二、魏某不服某乡政府罚款案157?
十三、某县劳动就业管理局不服某县地方税务局罚款处罚案159?
十四、某美食娱乐中心有限公司就环保局拟给予巨额罚款行政处罚申请听证案
161
十五、周某不服某县农业局行政处罚案165?
第七章行政诉讼167?
一、杨锦、陈雪不服某市公安局认定尸体无主案167?
二、程宏不服某县公安局收容审查决定案169?
三、杨明诉上海市公安局某分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173?
四、张珠、陈恭诉某乡人民政府不予办理结婚登记案175?
五、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不服天津市新闻出版管理局罚款案176?
六、朱某不服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拘留处罚案178?
七、王平等43户居民不服上海市某区规划土地局批照案181?
八、童仁不服某县环境保护局罚款案183?
九、谢俊不服某乡人民政府拆除违章建筑处罚案184?
十、刘贵不服某县公安局扣押财物移交他人收购案186?
十一、卢剑不服某地区公安处黄金投机倒把没收处罚案187?
十二、某养殖场诉某县公安局罚款案189?
十三、章易不服某县公路运输管理所行政处罚案192?
十四、游某不服某市政府征兵办公室罚款案194?
十五、陈国不服某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案195?
十六、谌某不服某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没收案197?
十七、刘萍不服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罚款案198?
第八章行政赔偿200?
一、刘某诉某区公安分局违法行政拘留附带行政赔偿案200?
二、某石油液化气公司不服环保处罚并要求行政赔偿案203?
三、王某诉某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行政赔偿案207?
四、某进出口公司不服某市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结论并要求行政赔偿案210?
五、李某诉某游览区管理处行政赔偿案216?
六、王某诉某市税务局行政赔偿案217?
七、陈某不服内部行政处分决定并要求行政赔偿案218?
八、赵某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并要求行政赔偿案220?
九、夏志强诉某市公安机关行政赔偿案222?
十、某图书公司诉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赔偿案223?
十一、薛某诉某市市容联合检查组行政赔偿案224?
十二、高某诉某乡政府行政赔偿案225?
参考书目228

㈩ 行政法案例

【案情】
原告:广西国营三门江林场。
法定代表人:陈瑞齐,场长。
原告:柳州市郊区柳东乡牛车坪村公所。
法定代表人:荥运贵,村长。
被告:柳州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刘知炳,市长。
三门江林场与牛车坪村争议的山林地位于柳州郊区柳东乡潭冲桥一带的山岭的西半坡,面积约550亩左右,该片山地自土改以来未经任何政府部门确定权属。1953年牛车坪村民在当时的乡长钟朝森和村民组长李已林(原名蒋志芳)的带领下,在该片山岭地点种了松树籽,次年补种了树苗,1955年村民在争议地种有少量的轮歇地。1955年三门江林场(水冲分场)职工在当时的副场长郑喜才、技术员廖振廷带领下,也在该片山岭地种植了马尾松树苗。植树后,双方都对该片山岭地树苗进行护理。1960年柳州市郊区东方红公社(即柳东乡)组织人员对柳东大队营造山林进行了综合普查登记,将该片山岭林木登记在东方红公社柳东大队名下(牛车坪属柳东大队管辖)。1963年牛车坪生产队将该片山岭林木固定给其所属的4、6、7小队进行管理。1954年,广西省农林厅林业局作出了“关于柳州林场场界的指示”,三门江林场分别于1954年、1963年对三门江林场水冲分场作了规划,又分别于1973年,1984年由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帮助绘制了林相图。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林木的成熟,双方对潭冲桥一带山林权属发生争议。1977年4月双方代表在自治区和柳州地区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办公室(以下称柳地处纠办)的主持下,在争议山林地内砍伐九株松树进行年轮鉴定,其中七株树木的年轮符合林场1955年所植树木的年限,据此作了鉴定结论,双方签定了确定争议山林归属协议,柳地处纠办在此协议上作了鉴证,协议附件要求代表签字和单位盖章。牛车坪代表签字后即单方反悔,没有盖章,协议附件没有履行,纠纷仍然存在,双方多次请求政府尽快解决这一纠纷。柳州市人民政府多次召集双方代表及有关单位进行调查、调解,均达不成协议,遂于1991年3月16日作出柳政发(1991)32号“处理决定”,决定将谭冲桥地区北面两个山岭划拨给柳东乡牛车坪村委会、面积264亩,作为集体所有之山林;潭冲桥地区南面的山岭划给自治区国营三门江林场,面积259亩,山地林权属国家所有。
三门江林场和牛车坪村均不服柳州市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分别向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门江林场诉称:1954年根据广西农林厅林业局的指示,将潭冲桥一带荒山列入造林规划,1955年水冲分场副场长郑喜才、技术员廖振廷带人在该山种植马尾松,并派护林员管理至今。1963年在其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分别制作了规划图、林相图备案。七十年代,木已成林,被牛车坪村民盗伐引起纠纷。1977年4月在广西自治区和柳州地区两级处纠办的主持下,与牛车坪大队于同年4月6日、4月21日签订了两个协议,协议内容已明确:潭冲桥一带山林为国家所有,由我场进行管理。被告柳政发(1991)32号处理决定将属我场(代表国家)所有的264亩山林确定给牛车坪所有是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请求法院公断。牛车坪村公所诉称:解放前后我村村民都在此争议山岭开荒种植,1953年春乡长钟朝森带领村民点种了松籽,次年补种了树苗。1960年春柳东公社组织人员对牛车坪大队种植管理的山林(含现争议的山林)进行普查登记,上报给有关部门。1963年春,根据中央“六十条”政策,生产大队将有关山林(含现争议山林)“四固定”划分给所属小队所有。1977年后,林场无端提出权属争议,当时所签订的协议违背事实应属无效。被告柳政发(1991)32号处理决定没有事实根据,请法院依法撤销,以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柳州市政府辩称:三门江林场与牛车坪村公所争议之土地的权属自土改以来从未确认过。自五十年代起两原告先后在该山岭地植树、管理。发生争议后,双方未能提供确实的权属依据。从维护安定团结,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生活的原则出发,为了防止纠纷延续和恶化,我们根据《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请人民法院予以维持。

热点内容
赤水司法网 发布:2025-08-15 06:25:59 浏览:466
行政法规备案 发布:2025-08-15 06:11:20 浏览:507
劳动合同法2015全文 发布:2025-08-15 05:57:48 浏览:246
谁有权制定规章 发布:2025-08-15 05:56:21 浏览:220
成都周勇律师 发布:2025-08-15 05:56:17 浏览:720
对法官超期不判怎么办 发布:2025-08-15 05:48:00 浏览:433
网络散播政治谣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05:34:01 浏览:831
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5 05:16:14 浏览:973
法官背上 发布:2025-08-15 05:05:53 浏览:41
搭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05:04:38 浏览: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