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速裁
1. 刑诉法速裁程序审限是几天
刑事案件采取速裁程序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2. 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异同
一、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共同点: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而速裁程序,只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 刑诉法速裁程序审限是几天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刑事案件采取速裁程序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4. 什么是刑事速裁程序
所谓刑事速裁程序,即对事实清楚、被告人认罪认罚、依法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盗窃、危险驾驶等案件,由法官独任审判,庭前无需讯问被告人,开庭通知无需提前3日送达。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快车道”。试点两年来,通过缩短办案期限、简化办案程序,最大限度地追求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刑事速裁程序带来了更加及时的公平正义。
(4)刑事诉讼法速裁扩展阅读
各试点法院简化诉讼程序的同时,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纷纷建立起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在法院、看守所派驻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说,刑事速裁程序强调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有效参与,通过调解和解、量刑协商、法庭教育,敦促被告人退赃退赔、赔礼道歉,有效保护被害人权益,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试点工作中,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法院实行值班律师强制法律援助下的认罪认罚协商制度,规定侦查阶段法律援助依犯罪嫌疑人申请;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未委托辩护人的,提供强制法律援助;审理阶段法院自行决定适用速裁程序,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提供强制法律援助。
5. 刑事速裁程序审判有没有缓刑希望
刑事速裁程序审判有缓刑希望,如果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获得了当事人的谅解的,检察院可以提出缓刑建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2、第二百二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5)刑事诉讼法速裁扩展阅读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五)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2、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6.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的消极性条件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的消极性条件: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五)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五)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7. 刑事速裁程序是怎样的
第一:适用范围
刑事速裁案件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试点办法》规定的两类案件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要求,《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对速裁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和条件作了明确。
适用案件分为两大类,一是依法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没有罪名限制;二是依法可能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仅限于《试点办法》列举的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盗窃、诈骗等11种犯罪。
量刑以1年有期徒刑为限,采取有限列举的方式,主要考虑这些犯罪情节轻微、常见多发,量刑规范已较明确,具备速裁条件。
第二:适用条件
《试点办法》规定,被告人对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没有异议,人民法院审查认为量刑建议不当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7)刑事诉讼法速裁扩展阅读
我国将在部分地区试点刑事案件速裁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应遵循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8. 中院一审速裁程序立案中具体表现有哪些
中院一审案件不可以适用速裁程序。速裁程序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应遵循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