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共同原告

民事诉讼法共同原告

发布时间: 2022-03-15 01:18:58

法院如何追加必要共同诉讼的原告

法院发现必要共同诉讼人,一定要追加。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七十三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当通知其他当事人。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仍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其不参加诉讼,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依法作出判决

❷ 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诉讼是什么

法律分析:共同诉讼是指原告或被告一方为两人以上,诉讼客体相同,并且诉讼主张一致。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同诉讼中要求当事人一方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当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的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时,才能成为共同诉讼。

二、共同诉讼中的诉讼标是相同的。所谓相同,是指同一或者同类这两种情况。同一的是必要共同诉讼,同种类的是普通共同诉讼。

三、共同诉讼中的诉讼主张是一致的。所谓一致,是指共同诉讼人之间的诉讼主张之间没有根本冲突或者实质性的差异,并不是指诉讼主张完全相同。

四、共同诉讼的案件属同一人民法院管辖,并且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进行合并审理。在必要共同诉讼中,法院必须合并审理,而在普通共同诉讼中,法院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分开审理。

五、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两种类型。其中争议的诉讼标的是同一的共同诉讼,是必要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是不可分之诉,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全体承认对全体发生法律效力,其目的在于防止矛盾判决。争议的诉讼标的是同种类的共同诉讼,是普通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是可分之诉,一人的诉讼行为不会对其他行为人发生法律效力,其目的在于实现诉讼经济,节约司法资源。

共同诉讼属于诉的合并,其意义在于简化诉讼程序,避免法院在同一事件处理上作出矛盾的判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❸ 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是否可以一个以上

可以来
原告人数没限制,只要是和源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就可以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❹ 民事诉讼共同原告委托另一名原告代理可以吗

民事诉讼两位共同原告,其中一名原告委托另一名原告代理诉讼,是完全可以的,法院一定会同意的。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❺ 遗漏共同原告的处理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一审遗漏了共同原告二审会发回一审法院重审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❻ 原告为共同诉讼的,起诉书里原告怎么写

如果是必要共同诉讼,那么原告都必须在诉状中写清;如果是普通共同诉讼,可以用一份诉状,也可以用多份诉状来解决问题。 多个原告一份诉状的,原告在诉状是都要列明。如: 原告 A----------- 原告 B----------- 诉讼代表人可以另外用书面形式提交给法庭,而不是必须在诉状中定明,当然了,你在诉状中写明也无不可。

❼ 遗产继承纠纷案中共同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一样怎么办

摘要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0条也规定,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被通知的继承人不愿意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将其列为共同原告。我们认为,将继承纠纷作为必要共同诉讼,对于查清事实,更好地保护所有继承人利益,妥善解决继承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原规定的精神予以保留。考虑到民法典对继承的制度设计是采当然继承主义,只要不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即视为接受继承;但受遗赠不同,自然人以遗嘱方式作出遗赠虽然是单方行为,但从法律的本质上而言,遗赠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应当视为一种双方法律行为,遗赠人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受遗赠人需要接受方可,这就需要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方能成立,如果受遗赠人在法定期限内不做任何意思表示,赠与的合意难以形成,因此,法律规定接受遗赠必须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受遗赠人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意思表示的,即视为放弃。

❽ 原告可以是多人吗

法律分析:可以。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同一个案件中的原告或者被告的人数没有限定。只要是对同一诉讼标的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可以参加到同一个诉讼中。所以,民事起诉书可以同时有两个原告。若原告或被告的人数增加到2人以上,就称之为共同原告或者共同被告。如果原告或被告的人数增加到10人以上,就要从共同诉讼人中选出代表人,代表大家参加诉讼。这个选出来的代表人,也是当事人的一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❾ 关于共同诉讼原告人的问题

根据你所叙述,本案不属于继承纠纷,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根据以上司法解释规定,配偶和子女作为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同为“赔偿权利人”有权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配偶和子女必须共同参加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7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根据以上规定,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子女参加诉讼。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2020最新第37条 发布:2025-08-14 02:43:42 浏览:375
到静安法院 发布:2025-08-14 02:41:18 浏览:570
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是 发布:2025-08-14 02:36:57 浏览:532
室内涂漆工程法规 发布:2025-08-14 02:35:31 浏览:573
行政法规和授权行政法规的区别 发布:2025-08-14 02:34:10 浏览:816
最新劳动法搬厂 发布:2025-08-14 01:55:18 浏览:116
我的法治故事征文 发布:2025-08-14 01:54:25 浏览:441
财经法规各种总结 发布:2025-08-14 01:54:24 浏览:657
鄞州法院网 发布:2025-08-14 01:47:22 浏览:603
签名指纹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4 01:31:09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