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对年假和探亲假的规定2015

劳动法对年假和探亲假的规定2015

发布时间: 2022-03-15 02:37:30

1. 最新劳动法规定探亲假几天

劳动法探亲假为20~45天不等,并酌情给予路程假。探亲假期是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并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具体休假方式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而定。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探亲假则主要针对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
《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2. 新劳动法对于探亲假和年假的规定

1、劳动法对年休假有规定,即按工作年限计算休假时间,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工作满二十年以上的,年休假十五天。
2、劳动法对探亲假没有规定,可以参照《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执行。

3. 劳动法中有无规定,探亲假和年休假不能在同一年中休假,也即一年中能不能同时请探亲假和年休假,谢谢!

没有规定,我们单位一直同时请假。探亲30天,年休14天,路途9天

4. 新劳动法中关于年休假和探亲假满一年是如何确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5. 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

年假来,是国家根据劳源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6. 新劳动法年修探亲假规定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专,年休假5天;已满属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7. 劳动合同法关于探亲假

私企员工是否享受探亲假需看您公司的休假制度。

因为我国劳动法中并没有探亲假相应的条款。探亲假是在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的,是原国务院为公有制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社团(比如工会等)等单位职工制定的待遇,对私有企业没有限制。

拓展资料:

职工享受的合法假期

年休。

年休是劳动法规定的员工享受的福利假期。一般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10年,年休为5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为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年休为15天。职工符合以上的条件下月起可享受相应的假期。当然,如果请事假过多,也会按相应的处理。

婚假。

职工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领取结婚证的,可享受3天婚假,晚婚假目前已取消。婚假原则上自领取结婚证后一年之内休完,一次性使用,包括法定节假日。期间,正常享受工资福利待遇,不影响评优考核。

病假。

职工因病请假需向直属领导请示批假,至于天数的审批每个单位和企业不一样。两个半天可折算成一天。员工病假累积在两个月之内的,发原工资,若超过2个月,则从第三个月起按工作年限等次发放不同的比例,超过六个月也按工作年限进行发放相应的比例,一般不满十年发百分之七十。具体的按照所在单位参照执行。

丧假。

丧假是指直属亲戚(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酌情给予1-3天的假期。另外,根据职工的路程可给予适当的宽限,但岳父母不属于直属亲戚,不享受法定的丧假。

产假、看护假、哺乳假。

产假全国各省份都不一样,具体的可参照当地的政策法规进行休假。

8. 劳动法中有关探亲假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3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8)劳动法对年假和探亲假的规定2015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2)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3)事由条件。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即可开始享受探亲假。此外,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5条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第6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对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否有探亲假,国家无规定。因此,这类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考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有关探亲假的规章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公休假日、探亲假、婚丧假、女职工产假等假期。

探亲假,是指与父母或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每年享有的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规定探亲假的目的是适当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远居两地的探亲问题。

对于享受探亲假的条件和探亲假期,我国《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有具体规定。

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它是职工《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是1981年出台的,探亲假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给予路程假。

热点内容
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研究综述 发布:2025-08-13 05:20:56 浏览:679
有乡法院吗 发布:2025-08-13 05:09:53 浏览:841
刑事案件律师费用 发布:2025-08-13 04:52:49 浏览:697
2011年拆迁条例 发布:2025-08-13 04:30:02 浏览:854
cpa经济法下载 发布:2025-08-13 04:30:00 浏览:851
现在人们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发布:2025-08-13 04:24:30 浏览:978
老年人法律服务队 发布:2025-08-13 04:24:21 浏览:706
商法的历史条件 发布:2025-08-13 04:10:04 浏览:577
律师所收费标准 发布:2025-08-13 04:02:54 浏览:307
推动民法典实施的意见 发布:2025-08-13 03:50:37 浏览: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