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杨雄2018表格
1. 刑诉哪个老师讲得好
推荐谢安平老抄师。提起谢安平老师,想必学法律的人都不会陌生。谢老师是司法考试的业界名师,也是中法网学校签约刑事诉讼法主讲教师,具有多年的司考授课经验,对每年的司考重点难点把握准,加之多年的律师实务经验,授课严谨认真,思路清晰渗透。不仅本人英俊稳重,讲课也是干净利落。谢老师编写的《刑事诉讼法课堂笔记》,也是炙手可热的热门辅导教材,是广大司考学子学习刑诉的不二之选。
2. 杨雄的学术成果
(一)主要论著译著
《刑事强制措施的正当性基础》(专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程》(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审判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辛普森》(译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4月版;
《外国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比较研究》(合著),汪建成、甄贞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刑事诉讼言词证据:程序与规则》(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究》(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1978-2008)》(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中国法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刑事诉讼法》(研究生教材系列)(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刑事诉讼法》(本科生教材系列)(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研究》(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合著),冀祥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国际刑法大会决议(中英对照)》(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改革研究》(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刑事司法环境研究》(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刑诉法强制措施解读》(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主要论文
《警察作证制度的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论》,载《证据学论坛》(第5卷),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论电子证据》,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刑事辨认的程序保障论》,载《侦查论坛》(第3卷),郝宏奎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重塑辩护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载《中国律师》2004年第10期;
《刑事身体检查制度的法理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2期;
《刑事辨认程序与证据比较研究》,载《证据学论坛》(第12卷),何家弘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强制措施运作模式转变》,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
《法院内部组织制度改革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2期;
《国际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均衡原则——以中国为视角》,载《理论视野》2007年第6期;
《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的实证分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制度的运用》,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1期;
《刑事强制措施实体化倾向之反思》,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中的“相当理由”之变迁》,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程序价值观视角下的刑事强制措施改革》,载《求索》2008年第10期;
《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思索》,载《法制日报》2009年2月4日第12版;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调研报告》,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
《看不见的正义?——从比较法视角看未成年刑事审判的不公开与公开》,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3期;
《司法规律之诠释》,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
《陈水扁家族涉嫌洗钱案:政治与司法视野下的反腐败》,载《中国法律》2010年第2期;
《刑事诉讼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10期;
《刑事强制措施适用的社会控制基础》,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之发展与完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三论》,载《京师刑事诉讼法论丛》(第2卷),宋英辉、甄贞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死刑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与立法完善》,载《京师法律评论》(第6卷),赵秉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令状制度研究》,载《东疆学刊》2012年第3期;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发展与困境》,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论统一的刑事简易程序》,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12期;
《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的证据认定问题研究》,载《京师法律评论》(第7卷),赵秉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New Legislation Regarding China’s Criminal Compulsory Measures,Euro-Asian legal frontiers Review, March 2013.
3. 司法考试培训刑诉谁讲的好 特点
听课老师来推荐:自
民法:李仁玉,李建伟,基础薄弱的话听前者,有一定基础听后者;
刑法:刘凤科,需要一定基础,也可以听韩友谊,但是不推荐韩友谊,讲的不好;
民诉:郭翔,考点全,押题准;郑其斌,讲得好,但是可能漏考点;
刑诉:杨雄,出题人弟子,表格便于记忆,考点全;汪海燕,讲课幽默生动,但是漏考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林鸿潮,幽默,表格便于记忆;
三国法:杨帆(女),不作第二人想,让你轻松拿下百分之80以上分数;
法理:陈景辉,讲课鞭辟入里,幽默生动,便于理解;
宪法、法制史:淳于闻,这个谁都差不多;
商经:张海峡或者王小龙,前者幽默,后者稳重;
卷四论述:邹建章或者陈璐琼,二者择一即可
我去年398通过,分数不高,但是有一定经验和教训可以和你分享。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点我的名字看我的联系方式加我。
望采纳!
4. 司法考试刑诉是杨雄讲的好还是左宁讲的好
选杨雄,左宁就是一副稀里糊涂的做派 我听左宁的 听一听就发现他前后矛盾了,关键的专容易的误解的属点也不讲,就知道阴阳怪气的讲那些没有用的 而且一遍一遍重复 课程时间特别长 耽误时间,举例:他先说要通过检察院移送案件。(但是他书上不写),然后一顿嘟嘟破例子。他书上只写中院同意移送的,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书面通知同级检察院。其余啥都不写。那到底移送了通知检察院就行,还是讲的需要通过检察院为媒介?需要通过检察院为媒介你为啥不写?不写 就先讲,然后把有歧义的再在书上写上。 我是去又听了杨雄的才明白 耽误不耽误时间,没用的话一直嘟嘟 有用的点不写,有歧义的点都是因为他前后不对应。我真是服了。我选的各科所有老师里 最烂的就是他,听他的课 还得一会去听听别人的,你看杨雄的书 和课的逻辑,我真是服左宁的逻辑,呵呵。真后悔买他的书。而且你去学法网看吧 有几个说他讲的好的
5. 杨雄的人物成就
曾于《政法论坛》、《法学论坛》、《法学杂志》、《中国刑事法杂志》、《暨南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刑事强制措施的正当性基础》、译著《审判的历史》,合著、参编《外国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比较研究》、《刑事诉讼言词证据:程序与规则》、《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究》、《中国法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1978-2008)》、《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研究》、《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改革研究》、《刑事司法环境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研究》等学术著作、教材十余部,合译《国际刑法大会决议》(中英文对照本)》。 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相继荣获首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三等奖、首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征文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6. 15分求2013年刑诉系统强化班杨雄的音频。
http://dl.vmall.com/c02q4bps9y
进去自己下
7. 杨雄的刑诉讲的怎么样
杨雄老师的刑诉讲义表格太牛了,最好的复习刑诉的资料。看看吧
8. 司考刑诉讲义杨雄好还是左宁
刑诉太多了,我个人听的杨雄,感觉比较系统,左宁口诀还不错。刑诉主要看自己熟悉程度才可以得高分,尤其对于一些冷僻知识点也要熟悉,我个人还是推荐杨雄。
9.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九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六条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十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10. 杨雄刑诉法讲的怎么样
我感觉讲义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