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法不溯及既往的例外

劳动法法不溯及既往的例外

发布时间: 2022-03-15 17:25:25

㈠ 新劳动法赔偿规定适用于2008年以前吗

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你的应当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来处理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附: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

(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发布)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 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八条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中央法规)

㈡ 关于劳动法的问题

1、劳动合同对工作岗位有明确约定的,你可以拒绝,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合同履行。
2、主动辞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主张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
3、仅供参考。

㈢ 新劳动法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来如自下:
1、补偿工龄的年限是从2008年1月1日起算;工作工龄是从工作时起算,这是因为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即法律不能对有该项法规出台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法条并没有矛盾。
2、请注意:法律只是对工资高于地区平均工资3倍的人规定12年的上线,对其他人没有定上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劳动合同法》对下例几种情况都规定了经济补偿金。
1)企业不提供劳动条件、不支付报酬等而解除合同的;
2)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工作或不适应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天通知解除合同的;
4)企业裁员解除合同的;
5)企业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解除合同的;

所以说这部法虽然还有不足,但比较《劳动法》已有很大的提高。

㈣ 新《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的法不溯及既往

按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就要按照新法规定来执行了,确实不再依据内以前的法容律条文。可以根据新《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来维权。事实上在新法推行过程中确实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我听说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不过还是希望这个人的问题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

㈤ 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能溯及既往吗

法不溯及既往来,源《劳动法》一直是用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那一部,并没有最新出台。
只是有一部《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劳动合同法》是对原有劳动法的完善和补充。
06年签订的合同,要分两步,08年以前的就只能依据《劳动法》,08年以后的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来维权。
《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法不溯及既往,对于2008年之前的事项,当时没有规定的,而后《劳动合同法》有新规定的,不可以溯及2008年之前部分。 例如,2008年之前关于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合同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该类补偿金年限时要以2008年1月1日为分界线。

㈥ 劳动法是否朔及即往

劳动法属于实体法,不溯及既往,以保证司法系统的稳定性!

㈦ 08劳动法对旧劳动法有没有溯及力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回动合同,继答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 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 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八条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注:涉及劳务派遣制度而修订的条款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㈧ 新的劳动合同法有没有溯及力

新的劳动法没有朔及力。 详见下列: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 继续履行; 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 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 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 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解析】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施行的过渡性条款的规定。 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法施行的过渡安排。从理论上说, 就是回答劳动合同法的溯及力的问题。所谓法律的溯及力, 就是一部新的法律施行后,对它生效前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不具有溯及力。 按照法律的溯及力理论,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 如果法律需要有溯及力,就应当在法律中明确。 本条规定就是回答劳动合同法哪些规定有溯及力, 哪些规定没有溯及力。 从1994年劳动法通过, 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正式确立到现在已有十多年, 目前企业已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法对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现行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这是劳动合同法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本条的规定就是要解决劳动合同法生效以后, 现行的劳动合同该怎么办、相关的制度如何衔接等问题。 本条的规定有以下四层含义: 一、本法施行后,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 按照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的理论,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 应当有效,应当继续履行。这样,不至于形成新法施行, 劳动者都需要跟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避免劳动关系发生大的波动。 二、 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如 何计算 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 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 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法施行后, 就要回答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从哪一次计算。 根据本条的规定, 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 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即劳动合同法生效前订立、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仍在履行的劳动合同, 不计算在连续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内。 如一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了一个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生效时刚履行完一年,还有一年的合同期限。 如果这个合同期限到期, 该劳动者还与用人单位订立一个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这个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不计算在连续订立的劳动合同次数内, 也就是说连续订立是从新订立的劳动合同开始计算。 三、本法施行前的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 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发生劳动争议, 处理起来没有合同依据,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个问题,本法做了相应的规定。如本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对超过一个月还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于本法施行前已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根据本条的规定, 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否则,也应当承担本法第八十二条的法律后果。 四、经济补偿的年限如何计算 经济补偿是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 用人单位对在本单位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的货币补偿。 它既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本单位辛勤工作的回报, 也是对劳动者重新找工作期间的一种生活补助。 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根据这一规定, 1994年劳动部制定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具体规定了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和标准。本法根据实践的情况, 结合劳动法制定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 在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七种情形, 在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经济补偿的具体标准。与现行的做法相比, 本法扩大了给予经济补偿的范围, 即除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给予经济补偿外,对劳动合同终止, 也要给予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劳动合同自然终止,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 虽然这种做法是为了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举措, 但客观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用工的成本。对这部分成本, 原来用人单位用工时并没有考虑。 如果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如果从本法实施前开始计算,显然不合理。 因此, 本条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 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 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同时,考虑到劳动部制定了《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做了具体规定, 目前企业也是按照这个规定来做的。另外, 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 虽然这个暂行规定执行到2001年6月被废止, 但劳动合同期满支付经济补偿也要执行到2001年6月。 而且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 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 也要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经济补偿。目前这个规定还有效。 本法需要与现实的做法相衔接,因此本条规定, 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 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http://www.laodonghetong. org/957a.html

㈨ 关于新劳动法的

有影响的。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㈩ 回复:关于在新的劳动法里的赔偿违约金的问题

法不溯及既往,新法对生效前的行为不具有约束力
很多人理解,新的劳动合同法不能调整原先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一半违约条款。
但是按照现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理解,新的法律生效以后和新法不相冲突的部分仍然是继续有效的,和新法相冲突的部分会因为新法的实施而失效。所以,在08年以后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能是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的,但是如果你们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热点内容
临床助理医师卫生法规考试辅导 发布:2025-08-12 11:16:19 浏览:254
烟台离婚律师推荐 发布:2025-08-12 11:16:08 浏览:635
袁国强外籍法官 发布:2025-08-12 11:11:34 浏览:266
百度沈阳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12 10:57:49 浏览:996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12 10:57:43 浏览:905
初级经济法竞业限制 发布:2025-08-12 10:55:28 浏览:969
2013年司法考试商法真题 发布:2025-08-12 10:50:32 浏览:996
经济法配股 发布:2025-08-12 10:42:07 浏览:484
徐州云龙区司法行政 发布:2025-08-12 10:37:45 浏览:652
法学行政法就业方向 发布:2025-08-12 10:35:58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