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鉴定人出庭费用
① 法院不让鉴定人出庭做出判决怎么办
在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过了上诉期提起申诉。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2011年5月21日 青高法[2011]106号)
第一条 为规范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活动,保证查明案件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鉴定人是指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人员。
本规定所称鉴定人出庭作证是指人民法院因案件审理需要,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就鉴定的有关事项进行说明并接受质询的活动。
第三条 人民法院决定鉴定人出庭作证,可以应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检察院提出,也可根据案件审理需要自行决定。
第四条 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检察院提出鉴定人出庭作证,应当在开庭十日以前书面提出。
人民法院对于提交的鉴定人出庭作证申请,应当审查其申请理由和拟作证的事项等。对于不予准许的,应通知申请人(通知书式样见附件)。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审理需要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
(一)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
(二)鉴定结论明显存在疑点的;
(三)鉴定文书阐释不清或存在明显矛盾的;
(四)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材料相反或存在严重分歧的;
(五)案件有重大影响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
第六条 人民法院决定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后,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向鉴定人送达出庭通知书。
出庭通知书上应注明需出庭鉴定人姓名、鉴定文书编号、案件当事人姓名、出庭事由和拟作证事项以及到庭作证的时间、地点和出庭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事项。
第七条 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不出庭作证:
(一)突发疾病、病重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
(二)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无法出庭的;
(三)因其他特殊客观原因无法出庭的。
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书面通知未出庭的鉴定人对有关异议或事项作书面答复。
第八条 鉴定人出庭作证时,法庭应当核查以下内容:
(一)鉴定人的身份;
(二)鉴定人的执业资格;
(三)鉴定人是否为该鉴定结论的鉴定人;
(四)鉴定人是否存在回避的情形;
(五)其它有必要核查的事项。
第九条 当事人(控辩)双方对鉴定人发问时,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首先由提请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一方发问;发问完毕后,由对方发问。
当事人(控辩)双方的发问应当围绕鉴定依据的材料以及方法、步骤、分析、结论等与鉴定有关的事项。
第十条 对于当事人(控辩)双方的发问,一方认为不当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应当作出支持或驳回的决定。
审判长认为发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制止:
(一)内容与鉴定无关或重复的;
(二)以诱导方式发问的;
(三)威胁鉴定人的;
(四)损害鉴定人人格尊严的;
(五)有损鉴定人合法权益的其它情形。
第十一条 应当事人申请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就鉴定的有关事项进行询问。
第十二条 当事人(控辩)双方、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发问或询问完毕后,审判人员可以就与案件有关的鉴定问题询问鉴定人。
第十三条 应当事人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鉴定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作证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补贴等必要费用,由申请方先行垫付,人民法院代为收取。
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上述费用在人民法院业务经费中列支。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对鉴定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个人相关信息予以保密,并在其出庭作证期间予以必要的人身保护。
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对鉴定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打击报复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未经人民法院同意,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向其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
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遇有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作证的情形,应当及时报省高级法院司法技术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② 刑诉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必须的吗
不是必须的,是根据情况需要来决定的,但是一旦要求鉴定人出庭鉴定人就必须来
③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否一定要当事人申请
不一定,法院基于案情需要可以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
通常而言,在民事诉讼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法院要求鉴定人出庭陈述意见并作证,当然,根据案情需要为了查清事实尤其是专门性问题,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出庭作证,法院会向鉴定人发出出庭作证的通知,如果鉴定人不出庭的,则所作出的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部分条款: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④ 一般的刑事案件请一个律师大概费用需要多少。
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律师,收费是不同的,关键是自己与律师的沟通和衔接。
办理刑事诉讼案件
(一)侦查阶段:
1、提供法律咨询:300~500元/次;
2、申请取保候审:500~3000元/件;
3、代理申诉和控告:1000元~10000元/件。
(二)审查起诉阶段: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500~12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70%执行,但最低不少于2000元。
(三)审判阶段: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
(1)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2500元~20000元/件;
(2)担任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2000元~1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
(4)刑事诉讼法鉴定人出庭费用扩展阅读: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诉讼活动可以具体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部分。其中,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法律规范,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它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紧密相连,是指导人们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价值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行使。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以随时委托辩护人。
(五)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即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六)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参考资料:网络-刑事诉讼
⑤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但鉴定人拒不出庭
如果人民抄法院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袭,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⑥ 刑事诉讼法证人出庭制度的新规定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五十九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二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⑦ 刑事诉讼法鉴定人出庭是否是强制的
法律分析:不是强制的。鉴定人是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没有强制出庭的规定,但需要正当理由不出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⑧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费用谁承担
【法律分析】
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否缴纳诉讼费用,《刑事诉讼法》中未予明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02条则作了补充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此项规定主要基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法律依据】
《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司法解释已有规定的以外,适用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