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下列案件中不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是

下列案件中不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是

发布时间: 2022-03-17 15:43:12

A.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
一、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不适用情形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被告人认罪但经审查认为可能不够成犯罪的、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B. 民事诉讼法 多选题

民事诉讼法
1.先予执行: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前,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向申请一方当事人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其他财务,或者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并立即付诸执行的一种法律制度。

2.反诉: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3.诉:指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就特定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请求。

4.诉讼代理人: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委托,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为维护被代理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诉讼的人。

5.财产保全:指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必要时也可依职权对一定财产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生效判决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法律制度。

6.监督程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确实有错误的,提起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法律制度。

7.执行程序:是调整人民法院、执行当事人和其他执行参与人进行民事执行活动的程序。

8.起诉的必备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直接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手速人民法院管辖。

9.延期审理及法定情形: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确定开庭审理日期或者开庭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迟审理的制度。
情形包括:(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场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
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10.协议地域管辖:协议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纠纷发生之前或之后,以书面方式约定诉讼的管辖法院。
协议管辖需具备下述条件:国内的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诉讼;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形式;只适用于合同纠纷中的第一审案件;当事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选择法院时,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

11.论述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
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法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审理的过程中,发现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法院受理案件后,审理时认为原告丧失实体胜诉权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区别主要有七方面:
1. 适用阶段不同。不予受理是审查起诉阶段,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是在受理案件以后。
2. 解决问题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解决的是程序问题,驳回诉讼请求解决的是实体问题。
3. 使用条件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是针对起诉不合条件,驳回诉讼请求针对原告丧失了实体胜诉权
4. 适用文书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适用裁定,驳回诉讼请求适用判决
5. 享有权利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针对同一案件还可再起诉,驳回诉讼请求不行。
6. 适用机构不同。不予受理裁定是立案庭作出。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是审判庭作出
7. 上诉期限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是10天,驳回诉讼请求是15天。

12.比较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
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须合一审理并合一判决的共同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共同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当事人也同意合并审理的诉讼。
两者的区别是:
1. 诉讼标的的同类性与共同性不同
普通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必要共同诉讼人对诉讼标的享有共同的权利或承担共同的义务,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
2. 共同诉讼人之间的相关性与独立性不同
在普通共同诉讼中,每个共同诉讼人都处于独立的地位,其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而只对自己发生效力;在必要共同诉讼中,采取承认的原则,视全体共同诉讼人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同意,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3. 审判方式和审判结果不同
普通共同诉讼是一种可分之诉,因此共同诉讼人既可以一同起诉或者应诉,也可以分别起诉或应诉。法院既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分开审理。必要共同诉讼是一种不可分之诉,因此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者应诉,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作出合一判决,且判决内容不得相左。

13.论述民诉中的回避制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中审判人员既包括审判员,也包括陪审员。
上述人员遇有以下情形时,应予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即一人不能身兼二职,不能一会儿担任审判长,一会儿又是案件的原告等。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如果有关人员不是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而是与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 则无须回避。
回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当事人申请回避;二是自行回避,即有关人员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麦克自行申请回避。

14.比较诉讼中止与终结
诉讼中止即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法定特殊原因,使诉讼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时,法院裁定暂停诉讼程序,等特殊原因消失以后再行恢复诉讼程序的法律制度。
诉讼中止仅仅是诉讼过程的暂停,引起诉讼中止的特殊原因消失后,诉讼程序可以恢复,而诉讼终结则是诉讼程序的永久性结束,即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法定的特殊原因,使诉讼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或者继续进行已无必要时,由人民法院裁定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制度。
诉讼中止的情形: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与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诉讼终结的情形:
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

案例:分析诉讼中各个诉讼人的地位

C.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不适宜简易程序的情形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

(1)起诉时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和再审的案件

(3)非诉程序

(4)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5)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

(6)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

(7)第三人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

(8)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并且,简易程序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同意的可以使用简易程序,而且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适用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

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简易程序起诉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传唤方式简便。审理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下列案件中不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是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条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第一百五十九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和证人、送达诉讼文书、审理案件,但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

第一百六十条 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六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第一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D. 民事诉讼法二审的审理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仅适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进入二审程序的案件绝大部分案情及法律关系较复杂,对这些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有利于彻底查清案件事实,理清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从而作出公正权威的裁判,有效监督和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但有些进入二审程序的案件案情并不复杂,法律关系也较为明确,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不存在原则性的分岐,并且这些案件在一审也是适用简易程序,当事人提起上诉并未改变简单民事案件的性质,亦即一审中的简单民事案件,在二审中仍然属于简单的民事案件,故这些案件在二审程序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法律咨询

您好,民事诉讼法中二审程序有哪些判决?

法律网律师解答: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本条是关于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如何处理的规定。依该规定,二审法院根据一审法院就案件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结果,既可以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或者依法改判;也可以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相关法律知识

几乎每一个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庭的法官都遭遇过一审判决被上诉的情况,二审的几种常规结果是:“(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另外在二审宣判之前,上诉人有权申请撤回上诉,若经二审法院准许,则二审程序终结,一审判决立即生效。或者由二审法院组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后,由二审法院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之后,原审法院判决视为撤销。

但最近笔者听闻这样一个案例:某合伙纠纷案件,原告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结果,在收到判决书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受理之后,原告却忽然反悔,向二审法院提交了撤回起诉的申请。二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131条的规定,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同时撤销原一审判决。一个星期之后,原告再次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向原基层法院提起了诉讼。

来源绍兴律师网页链接

通过查询部分地区法院处理相似情形的案例,笔者发现各地二审法院对二审上诉后又撤回起诉的处理各不相同,引用的条文也大不一致,导致在这一问题的司法实践中,类似的案例在不同的法院有了截然不同的结局。面对查询的结果,笔者深深感到,民事诉讼二审中的撤回起诉问题,虽非二审中的主流现象,却也到了需要重视的时候

E. 以下哪个是1991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案件审理程序

您好,您要问的是否为:
下列哪些是1991年颁布实行的《民事诉讼法》(内2007年修正)规定的诉讼案件的容审判程序?
A. 普通程序
B. 二审程序
C.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理程序
D. 小额诉讼程序
正确答案:AB
解析普通程序、二审程序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理程序都属于1991年《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中已有规定的程序,但是认定财产无主案件适用特别程序,属于非诉案件,并不是“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故A、B项正确。C项,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理程序是属于非诉程序,并不属于审判程序,C错误。D项,2007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小额诉讼程序,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新增加了这一内容,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项。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F.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规定的问题,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

这句话是正确的,在某些方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行内政诉讼规定的问题,不能容适用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主要解决的是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撤销,因此,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倒置的,由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详细法律规定见于《行政诉讼法》。

G. 下列案件中,不适用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是:

正确答案:A
解析: A选项说法错误,题干中说的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行政机关,专属于行政法调节的对象属,而甲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这针对的是行政行为,所以应该起诉至法院应该由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而不是适用民事诉讼中的相关规定。B,C,D都是民法调整的范围,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本题选择A

H. 下列关于诉讼程序的选项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是( )。

D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即适用简易程序。故选D
[华图名师点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列举了五类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发回重审的;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111.A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故选A

热点内容
上海法院窦 发布:2025-08-12 04:52:47 浏览:829
最新刑事诉讼法追诉的放 发布:2025-08-12 04:51:28 浏览:147
法律文书不送达的责任 发布:2025-08-12 04:51:27 浏览:78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人是具有民事 发布:2025-08-12 04:48:34 浏览:761
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 发布:2025-08-12 04:48:25 浏览:578
民法叫 发布:2025-08-12 04:47:09 浏览:729
经济法法条包括 发布:2025-08-12 04:41:25 浏览:55
陕西法律援助的条件 发布:2025-08-12 04:37:01 浏览:824
法院判了缓刑 发布:2025-08-12 04:32:41 浏览:436
劳动法中更换上班地点 发布:2025-08-12 04:25:52 浏览: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