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强拆的行政法思考
① 行政法对校园暴力可以做出那些新规定
如果有人欺负别的人,可以叫家长来学校学校开一次专门对校园暴力的家长会
② 急急急、、、、求暴力拆迁事件所引发的关于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讨论、、详细解析、、 谢谢啦
朋友请你到新华书店、去买本物权法看看一切全明白。
③ “违法暴力拆迁”何时不再任性
企业(违建)被强拆后是否应该立即进行行政赔偿诉讼?
就企业拆迁问题,今天我们讲一个各位企业主在实际维权中,尤其是在涉及到违章建筑纠纷案件中经常会碰到的情况,就是企业一旦遭遇强拆如何进行行政赔偿。有很多企业主在企业被强拆之后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为其维权,今天我们就企业遭遇强拆,如何以行政赔偿的方式维权来探讨两个问题:
1.企业遭遇强拆是否应该进行行政赔偿。
2.如果进行行政赔偿有哪些应该纳入赔偿范围。
吴少博:企业(违建)被强拆后是否应该立即进行行政赔偿诉讼?
在企业拆迁维权实践中,我并不是特别赞成企业遭遇强拆后就进行行政强拆诉讼,在维权实践中采取这个方式的案件少之又少,原因在于一旦企业遭遇非法强拆,之后通过行政赔偿方式能取得的行政赔偿数额和最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往往并不好。前两年出现一个中国最高拆迁行政赔偿案例,被拆迁人要求赔偿1.89个亿,最后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判决补偿50万。主张1.89个亿最后只拿到50万,为什么给的如此之低?首先是很多损失很难证明,其次是很多损失是否能纳入行政赔偿范围之内确实是很认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一旦遭遇非法强拆之后我们不主张、不赞成进行行政赔偿的原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行政赔偿这块所赔偿的范围被界定为被损害人的合法财产范围内,一旦界定了合法财产范围,如果房屋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产证》,是否能纳入行政赔偿的范围就是一个未知数,而在实践中如果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产证》,往往是不能纳入行政赔偿范围的。室内装修、附属物、机器设备、添附物等是可以纳入赔偿范围的,但是如果在强拆的时候直接把装修附属物或机器设备搬离,没有造成合法财产的损失,这样补偿就寥寥无几了。房屋的主体建造、结构本身是不纳入行政赔偿范围的,因为这不是合法财产,这就是为什么在实践中企业遭遇强拆后再找我们维权,我们并不赞成直接进行行政赔偿诉讼。我们往往选择的途径是找拆迁主体在本次强拆内的重大违法事项,并且把违法事项确定在两个点上,第一个点是将强拆行为确定在当地政府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错误的层面,第二点是将强拆行为所应追究责任人确定在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员渎职以及滥用职权的刑事追责的范围之内。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政府诚信进行了大范围的确定,以及对政务诚信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一旦出现强违最后被确认违法了,那么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介于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比如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开除等。如果涉嫌滥用职权或渎职等相应的犯罪,也要进行严肃的追责。这也是国务院本次指导意见中所要求的一个具体的方面。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成立的时间比较早,土地或房屋往往是租赁当地村委会甚至是从某国有企业范围之内转租的,均未取得《城乡规划法》所要求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产证》等相关的证明房屋为合法财产的证明文件,企业房屋一旦遭遇非法强拆,就很难被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如果要通过行政赔偿的方式维权的话,行政赔偿的范围往往就是确定合法财产的范围。在实践中当地有职权的政府部门为了经济发展,往往对企业进行了许可、允诺,甚至进行了招商引资的行为,对企业建造房屋的行为明知而不予制止,明知而予以鼓励支持。在江苏南通盐城等地产生了一种新的判决方式,即如果政府许可允诺,甚至进行招商引资等行为符合行政法的两个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信赖保护原则,也可以认定为企业的建筑是受到了具有建筑建造许可认定部门允诺的。在农村的集体土地建筑要经过乡镇人民政府的许可,城市的建筑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许可。实践中,企业在乡村建造的建筑得到了乡镇人民政府的默许、认可,招商部门的支持。城市国有土地上建造的企业厂房是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确定的,这种情况就是本级人民政府是有职权来认定建筑的合法性的,此时企业遭遇强拆是可能获得行政赔偿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出现的比较少。所以企业在遭遇行政强拆之后通过走行政赔偿来直接维权,往往是走不通的,而是要从行政追责或刑事追责的角度来做。
如果说出现上述状况的话,企业建筑应该给予行政赔偿,但是实践中对于合法财产的认定,往往只认定室内属于你没有搬离的,能够证明主体合法性资格的财产,只将这类财产纳入赔偿范围之内。如果政府在进行行政强拆的时候没有对上述财产给予保护,也就是搬离,并且进行公证后保管在合法的场所之内,才将其纳入行政赔偿的范围内。如果已经搬离并且未造成损坏,这样的话行政赔偿没有任何意义。
有很多企业对居住用房跟经营用房没有分离,居所的生活用品、贵重物品都放在企业厂房内,一旦遭遇强拆,对合法财产损失的证明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由于贵重物品或现金没有实际证明存在,造成的损失无法进行实际损失的赔偿。这里出现两个矛盾状况,如何证明是合法财产的存在以及如何证明财产是合法的。这两个问题都是行政赔偿的疑难问题,在举证和裁判的时候往往都会产生跟事实相偏离的结果。
所以在实践中一旦企业遭遇到强拆,不论是合法还是非法强拆,遇到这种状况我们都主张不要轻易启动行政赔偿诉讼,可以启动行政确认违法诉讼。确认强拆行为违法之后就有两种权利,一是行政追责,另一个是刑事追责。包括现在国务院公布的相应的政策法规中也对政府及相应负责人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约束,这是我对企业主提出的建议,一旦遭遇强拆后要慎重选择维权手段和维权方法。
④ 行政法民法在保护公民权利上有什么侧重点
行政来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源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加强治安等各项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种手段,来有效地规范、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与行政管理秩序,确保行政机关充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
2.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的违法和滥用
由于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与个人权利的不对等性,因而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制约。在各类监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就是行政法监督。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及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的目的。15221322
⑤ 行政法如何保护公民权利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
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5)暴力强拆的行政法思考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⑥ 公安机关向家暴者出具告诫书的行政法依据是什么
公安机关向家暴者出具告诫书的行政法依据是以《中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法律规定为依据的,家暴者应当严格执行告诫书上的内容:
第十六条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⑦ 对于行政法有什么好的学习建议
如果只是为了认识生词,网络就够了。如果只是为了考试,不管内是期末还是司容考,唯一要诀就是多背书。你看,上面的答案连课程大纲都给你写出来了。但如果你是想真正“学好”行政法,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没有哪个政府机关是存在于真空中的。一定要把行政法的理论、法条,结合中国的现实来思考。行政法问题之所以复杂,一大半与中国复杂的行政体系有关,而法学生要去“学生气”,也要从这里入手。例如,每本行政法教科书上都有个“正当程序原则”,何海波教授年轻的时候还写了篇《晨光初现的正当程序原则》,题目很有诗意很有憧憬,讲法院逐渐开始引用正当程序原则判案。
⑧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思考
最高法院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适用利用原则进行判案的重要意义.然而中专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属度对相关实践却造成了障碍。从观念上看,长期以来,在行政法理论中,法律原则作为行政法渊源的地位并未确立,尽管学术界的学者已撰写文章讨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然而,阅遍中国行政法学教科书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仅仅把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加上国际条约,法律解释等成文法列为行政法的渊源,很少有主张法律原则应当成为行政法渊源的。
⑨ 行政强制法8条包含了行政法的什么原则
平衡原则、比例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救济原则。
⑩ 对于强拆制度该如何应对
各地都有法律援助呀,找他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