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有规定事假天数限制吗
❶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劳动法对请假的规定:
1、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
2、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0.9天和67.4小时,可以照此折算出员工日平均工资。
3、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一周提出;
4、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5、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21.75×事假天数。
6、事假(每月计算时间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7、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
法律依据:《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
❷ 劳动法有规定限制事假的期限吗
劳动法没有规定限制事假的期限,通常事假规定是由用人单位自行制定,只要不违反回法律法规要求,并经批准答、公示后可以实施。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❸ 劳动法规定事假可以请多久
劳动法对事假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职工在制度工作日内请事假,其日工资的计算:在正常情况下的本人月实得工资的70%,除以每月制度工作天数。其工资部分的扣除,按其请事假的天数乘以其日工资计算。其奖金部分的扣除,按所在单位奖金计发办法的规定执行。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❹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请事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如下: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五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除以二十一点五乘以事假天数。
关于请考试假的规定如下:
1、试用期满的雇员一年内可申请不超过五天的考试假,仅在考试日与工作日冲突时才准许请考试假,而且考试科目须与雇员申请考试假时在本公司从事的工作有关;
2、雇员应在考试假之前至少三十天向直属主管说明其申请考试假的打算,并填写《休假申请表》,经主管签字同意并附上准考证复印件后,递交至人力资源部。雇员还应向公司报告考试结果;
3、公司保留当雇员在发布考试结果之后十二个月内离开公司时,向其索回支付给该雇员的每一天考试休假的工资全额的权利。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❺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事假最长能多少天
事假最长可以请多久,法律没有具体规定,需要按照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履行,劳动者可以查看员工手册、公告栏、劳动合同约定等。
职工除国家已明确规定的各种公休节假日和假期以外,如遇特殊情况本人必须离开工作岗位的可请事假,但批准权在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员工请事假的具体情形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作为用人单位,在遇到职工因故请事假时,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批准。当然,这就要求用人单位要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明确职工请事假的流程及批准权限,既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审批,还要综合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度制定出来后投入使用前,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比如张贴在公司的公告栏进行公示,或者制作成员工手册分发给员工,并给员工开会进行培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5)劳动法有规定事假天数限制吗扩展阅读:
事假工资的扣除
对于员工请事假怎么扣减工资,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但它有个前提条件:不能逾越法律的强制性和原则性规定。
我国《劳动法》及法规对事假工资无具体规定,对病假工资在劳动部《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❻ 劳动法中有规定一年中事假可以请多少天吗
有规定的,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6)劳动法有规定事假天数限制吗扩展阅读:
职工带薪年休假相关要求规定:
1、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2、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❼ 劳动法有规定限制事假的期限嘛例如一个月不允许超过几天还有企业公司自行约束
没有,由企业自行规定公示执行
❽ 劳动法规定每月最多能请多长事假呀
劳动法没有规定每月最多能请多少天事假。国家对于事假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劳动者因为版私事而请假,权没有特殊事由,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批准;《劳动法》里没有赋予职工事假天数的权限,只是规定了企业职工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报酬。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规章制度,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就具有约束力。
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在劳动合同中对请事假的事项进行约定,比如请事假每个月最多不得超过多少天,否则予以辞退等处罚等等。
根据《北京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
(8)劳动法有规定事假天数限制吗扩展阅读:
除了事假之外,劳动者依法享受病假、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的。一般来说,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❾ 事假天数的规定
法律分析:1、劳动法假期规定中关于申请事假的条件及程序
鉴于实行了年休假和新的工时制,工作人员一般不应再请事假。需要处理私事的,应安排到假期中进行,事假应先用年休假(或探亲假)冲抵。若当年享受年休假后再请事假,其假期天数累计超过20天,则下一年不再享受年休假。确有特殊原因必须另请事假的,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
2、劳动法假期规定中关于事假的工资待遇问题
(1)、当年事假累计在30天以下(含30天)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加省职岗津贴的50% [日扣发基数=(月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省岗省补)÷21天,下同];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从第31天起停发本人工资。事假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公休假和法定节假日不予扣发。
(2)、职工当月请事假在半个月以上(含半个月)的,市定岗位补贴停止发放。
(3)、职工当月事假1-15天,绩效工资按50%计发,事假16天及以上,当月绩效工资停发。
对于亲属过世,单位是不得扣除其薪资的,若是工资被无故扣除的,并且职员在与单位签署了劳动合同的,可以带上该合同,到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提出希望得到救济的请求。没有签合同,就只能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