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履行判决和给付判决
『壹』 《行政诉讼法》中行政判决分为6种,其中维持判决与履行判决和确认判决有什么区别谢谢
维持判决是确认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履行判决是要求行政机关履专行法定职责的判决,针对的是行属政机关不作为。
确认判决是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主要存在于行政行为已经产生效果,撤销或变更已无意义的情形。如行政拘留已经结束的案件。
司法中适用惯例,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惯例的法律属性。本质上,惯例是一种具有"社会规范意义版"的事实而非法律。权
惯例虽然可以成为法官据以作出司法裁判的法源,但是,惯例是一种间接法源而非直接法源。所以,惯例必须经过法官的认可才能够转换为"习惯法",成为案件的判决依据。法官适用惯例首先需要识别、认定和审查惯例。惯例的适用范围限于民商事法律领域,在适用中,惯例只能扮演补充国家制定法的角色。不过,在具体案件中,惯例适用的规则有所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确认的惯例适用规则,对法官适用惯例具有指导意义。
『叁』 行政法中规定当事人对生效文书申请执行的内容是判决书的内容还是行政行为的内容
当事人申请执行的内容是行政行为的内容,因为法院是司法机关,其不会代替行政机关作出执法行为;法院只是进行监督,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法院可以向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书,而不能代替行政机关执行。
『肆』 民诉法中的确认之诉和行政法确认判决的区别
您好,当然是有区别的,民宿是平等主体之间耳行政法中的确认,是行政主体与平民之间的法律关系,两者是不同的
『伍』 行政法一题行政判决分为哪两种
按照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维持判决;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程序和超越、滥用职权的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判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变更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判决。
『陆』 关于行政法的问题
变更判决是法抄院对“显失公正袭”的“行政处罚”所特有的一种裁判种类,法院对于其他行政行为均不能做出变更判决。原因如下:
行政诉讼判决类型共有七种,1维持判决2驳回判决3撤销判决4履行判决5变更判决6确认判决7赔偿判决,前两种适用于被告胜诉的情景,后五种适用于原告胜诉的情景,通常法院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不能审查其合理性,但是合法与合理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严重不合理就相当于不合法,故法院可以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进行变更,所以法院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作出变更判决可以看成是一个法律规定的特例,法院对于其他行政行为均不能做出变更判决。
『柒』 根据2014年11月修订的 行政法诉讼法 法院判决的种类有哪些
1.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3.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4.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5.判决确认违法6判决确认无效7.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8.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9.判决变更10.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11.判决给予补偿
『捌』 请问能否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判决依据。我举例子在下面。
肯定是不可以的,你违规了说明你有过错,所以你要被处罚。如果同时在一辆专省委“属0”号牌的车也闯了红灯,交警没有管,你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告交警不作为,但是不能以他的不作为作为你不缴纳罚款的理由。但是我估计你不会那么傻吧。。
『玖』 行政法的判决书,能成为申请民事执行的根据
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十三条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故行政判决书可以作为民事执行的依据。
『拾』 行政法的判决书,能成为申请民事执行的根据~~
我认为可以,行政诉讼判决书可以作为民事执行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