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程序存在的问题
① 求救 行政诉讼法程序问题
1、你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分奖励没有,谁给你回答?
2、看你是11月8号提问的,你是在武汉大学修双学位的吧,这些问题老师上课都讲了,要认真听课
② 一道行政诉讼法的问题,拜托高手尽快解决!!!!
1、符合听证条件
理由:听证程序是指处理案件较复杂或者较重大的违法行为,回应处以较重的行政处罚答时,经当事人要求,进一步适用的一种特殊程序.《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下列4种情况可以适用听证程序:(1)责令停产停业:(2) 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3)较大数额罚款(4)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
这里属于数额较大。
2、听证程序的基本内容
1.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2.当事人在限期内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
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要求
3.告知当事人听证时间、地点
4.公开听证
5.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
6.听证委托代理
7.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8.制作听证笔录
9.审查听证结果报告,作出处理决定。
③ 行政诉讼中的程序问题是什么意思
案件事实方面的是实体问题,如何处理案件是程序问题。
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审判监督和执行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受理后,进入一审程序。此时,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④ 一道关于行政诉讼法的问题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民事个例,未严重伤害到原告的身体,心理,于财产安全
法院因做出民事调解,尽可能的解决,但如果造成了些后果,双方都有责任(也就是不成立),因为张某在自家阳台上,有权利做合法的事,植树那是标准的合法.
以上论点由我多年工作经验得出,谢谢
⑤ 行政诉讼法的问题
意思就是如果由于行政机关的原因造成没能行驶诉讼权,在你知道你有诉讼权的2年内起诉,法院都应受理。
⑥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一点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专的执行。但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所以,个人认为:即使原告没有申请停止执行,只要人民法院根据案情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应裁定停止执行。
⑦ 新行政诉讼法中行政机关法律程序不对该怎么办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