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2条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2条

发布时间: 2022-03-20 01:44:01

① 中华人民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内据。容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一百四十二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②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是怎么理解

第二百六十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专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属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这个你哪里不懂?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五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复二百四制十二条和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是法院执行的问题,具体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④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释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内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容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本法条释义:既赋予了人民法院的执行权力——“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还明确了执行中的办案程序以及相应机关应予以配合的法定义务——“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⑤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全文如下):

发生法律效力的版民事判决、裁定,以权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⑥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讼诉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讼诉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庭审调解: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流程说明:

1、开庭时间。

2、开庭后何时审判。

3、开庭程序。

4、审理期限。

5、刑事案件庭审程序。

6、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7、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8、仲裁审理期限。

9、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10、延期开庭申请书。

(7)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2条扩展阅读:

庭审调解如何生效:

法院在组织双方调解时,会作调解笔录,如达成调解协议,就需要在调解笔录上签字捺印。如果需要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你们当场履行或其他事由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就产生法律效力。至于调解书制作的时间,要看法官了,一般会当场制作,如果法官比较忙的话,会叫你先回去,等他写好了再发送给当事人双方。

调解书签收与否是该调解书生效与否的标志。签收之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所以在当事人收到调解书之前,可以反悔。如果拒绝签收,就意味着调解不成立,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就会将此情况通知对方当事人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继续审理或者进行判决。

调解不成,具体开庭时间要看法院的开庭传票。如果在你开庭的那天作调解,调解不成一般会直接开庭。如果是在开庭前几天调解的,那一般就不会在当日开庭,因为涉及到举证期限、答辩期限等,当然你们如果自愿放弃这些期限的话就可以当日开庭了。

⑧ 行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的释义

你好,根据大律师网 里面的法律知识内容有关行政诉讼法第42条的内容解专释如下:
第四属十二条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释义:本条是对人民法院审查起诉的决定以及原告对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上诉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根据本法关于受案范围、起诉条件、起诉期间等规定进行审查,凡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如果基本符合受理条件,只是某个项目不清楚、不符合要求或者有其他欠缺的,应当告知原告予以补正。如果原告能够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法院应当立案受理。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原告逾期又不补正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不予受理。这样规定与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有点不同:民事诉讼中原告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适用。

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是关于判决与调解关系的规定。概括为当调则调,当判则判内

民事诉讼法第一容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9)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2条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⑩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二条【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第一百四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解释】本条规定了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该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来说,在起诉手续、传唤当事人方式、审理程序以及审限等方面都做了简化,可以说是一种简化了的普通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便于当事人诉讼,方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两便”原则,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针对我国的国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简化诉讼程序,实践中已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简易程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不仅继承了我国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而且有利于简易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事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法官队伍也在逐年发展,但是相对于日益增加的案件而言,审判人员还是比较少。如果所有案件都采取普通程序,势必会造成案件积压,拖延案件的审理期限,使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由于简易程序具有办案手续简便,审理方式灵活,不受普通程序有关规定的约束的特点,所以,有助于及时审结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为乡村当事人提供了便利。
对于人民法院来说,适用简易程序可以解决一些权利义务关明确、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易民事案件,从而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办理大案要案,保证案件的审理质量。
简易程序只能适用于简单民事案件。简单民事案件是指“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事实基本是清楚的,双方都能提出完整、可靠的证据,人民法院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取证工作,可以在全面审核当事人证据或者作少量调查工作后就能查清案件的事实,进行审理工作。如果在主要事实上有争议,并且认定事实的证据又不充分,就很难说“事实清楚”了。例如,在一个借款合同中,如果连借款的具体数额都弄不清,就不能叫“事实清楚”。如果借款数额清楚,双方当事人都认可,只是由于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对是否超过了还款期限还有争议,这也就是事实清楚了。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简单、清楚,双方争议的矛盾也比较明确,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不太复杂。
“争议不大”,是指双方当事人对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发展、变更或者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案件发生的原因、权利义务的归属等问题,都没有太大的争议。争议不大是简单民事案件的一个要素,它说明对案件的审判没有很大阻力。争议大并且各有证据,审判人员也会举棋不定,要经过调查、核实、质证、辩论等过程,适用简易程序就不行了。
简易程序是审判程序,因此要按照第一审程序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审判案件,但调解是贯穿审判过程始终的,所以,也应当适用调解的有关规定,如在作出判决前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也可以制作调解书,达不成协议的,应当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有影响重大的案件,有复杂的案件,也有影响范围一般或者复杂程度一般的案件,对这些案件的审理都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热点内容
傅仪在法院 发布:2025-07-30 13:35:35 浏览:891
行政法律关系包括 发布:2025-07-30 13:32:55 浏览:237
经济法自己看书 发布:2025-07-30 13:18:45 浏览:759
滑雪场法律责任规定 发布:2025-07-30 12:56:02 浏览:596
仲裁能否适用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30 12:37:53 浏览:33
经济法主体广泛性 发布:2025-07-30 12:35:36 浏览:895
劳动法关于支付工资解释 发布:2025-07-30 12:20:12 浏览:488
刑事诉讼法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发布:2025-07-30 12:07:22 浏览:702
民事诉讼法少数服从多数 发布:2025-07-30 12:04:29 浏览:64
新劳动法主动法 发布:2025-07-30 12:04:29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