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平等就业权劳动法

平等就业权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3-20 05:16:09

① 请问,我国的劳动法中关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以及平等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是什么

你可以参考一下《就业促进法》。

② 劳动法 平等权的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劳动自由原则、劳动保障原则、劳动平等原则
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四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的基本生活而依法强制实行的一项物质帮助制度。
劳动法
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平等就业原则
劳动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③ 劳动者的各项经济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这句话是错的,为什么呢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力的基础,劳动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平等就业权只是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之一。

④ 就业平等权和平等就业权

两者仅仅是叫法不同,

⑤ 论劳动法意义上的平等就业权

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法律是用一种强制的手段调整已经出现的版不平等,但也无法满足不同权人群的不同需求。
“平等就业权”的载体是“人”,是以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下,在求职时的一种感受。法律规定要有“平等就业权”。但一个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是有“选择的权力”的。“选择”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会有人感觉不公平,因为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用人单位在选择和取舍时,必须要制定一些条件,满足条件的人认为公平,达不到条件的人肯定认为不合理,不公平。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

⑥ 关于劳动法,对劳动着的合法权益有哪些

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为此,各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完善政策法规,为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提供充分的制度保证;严格劳动执法,建立健全规范的劳资关系;加强劳动关系督查,坚决纠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3年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已达8936万人,占全国非农就业人数的23%。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2/3以上人员在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个体私营企业雇员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个体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内容不规范,履约率低。全国私营企业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足50%。即使部分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也很不规范。有的缺少必备条款,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及支付形式及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等。有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对等,部分还含有“生死合同”条款。二是压低、拖欠工资,延长工时,滥施扣罚。大多数私营企业均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参照来支付一般雇员工资,有的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的实行计件工资制,但计件定额使多数雇员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只得加班加点。拖欠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普遍较差。许多私营企业生产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卫生设施远不具备,雇员劳动环境条件相当恶劣,雇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基本保障,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频繁发生。四是企业普遍没有工会,雇员没有共同利益代言人。据全国总工会统计,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工会入会率不到30%。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工会,但业主并不按《工会法》规定拨缴工会经费。许多私营企业不给雇员办任何保险。
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通过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及各级工会、妇联的积极努力,上述现象近年来有一定程度改观,但总体上看仍未根本好转。
为了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必须做到:
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劳资关系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已是我国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各级政府必须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劳资关系处理机制,掌握社会动态,及时化解矛盾,避免冲突激化。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为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提供制度保证。我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是中小企业,雇工的特点是,人数少、人员分散、就业方式灵活、流动性大、文化技能较低等。要针对上述特点,研究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工会妇联组织、雇工权益保护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具体办法。
三是严格劳动执法,建立健全规范的劳资关系。私营企业必须按照《劳动法》和《集体合同规定》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规范雇工行为。劳动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公平、明确、具体和透明。私营企业必须建立工会和妇联组织。企业必须为其开展正常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业主不得插手和干预工会妇联活动。
四是加强劳动关系督查,坚决纠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各级政府要加大劳资关系监管力度,督促私营个体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与纠正,对严重违法违规者,要依法处理。劳动保障部门要完善劳动争议制度,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及时化解劳资关系矛盾。

⑦ 平等就业权属于劳动者的权利吗

法律分析:平等就业权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就业的权利和资格,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年龄、文化、宗教信仰、经济能力等而受到限制;在应聘某一职位时,任何公民都需平等地参与竞争,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也不得对任何人予以歧视;平等不等于同等,平等是指对于符合要求、符合特殊职位条件的人,应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而不是不论条件如何都同等对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⑧ 劳动法指出: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这是什么指引

劳动来法指出:劳动自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这是劳动和就业权利的指引。
《劳动法》第三条中”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的规定,是对于《宪法》中”公民有劳动的权利“这一规定的具体化。就业和选择职业是劳动权利的现实体现,只有保证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利才能真正落实。这项规定也可以说是公民劳动权利的具体法律保障。

⑨ 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

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在宪法、劳动法等法及劳动法系的行政法规中都有规定。
《宪法》第48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劳动法》第58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
由此可见,男女之间的就业范围有差别,女性享受一定的优待,可给女性职工一定的保护,但题干中所指的是平等就业的权利,D选项不能体现平等就业的要求,B选项较为符合题干的要求。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发布:2025-07-30 12:07:22 浏览:702
民事诉讼法少数服从多数 发布:2025-07-30 12:04:29 浏览:64
新劳动法主动法 发布:2025-07-30 12:04:29 浏览:691
银行查询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30 11:55:30 浏览:548
公积金提取司法拍卖 发布:2025-07-30 11:54:44 浏览:543
形势与政策道德 发布:2025-07-30 11:54:08 浏览:152
香港国安法立法之前 发布:2025-07-30 11:46:53 浏览:996
劳动法课程教学要求 发布:2025-07-30 11:46:11 浏览:921
道德经典诵读工作方案 发布:2025-07-30 11:43:47 浏览:250
南京法官选调 发布:2025-07-30 11:43:44 浏览: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