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37条需要甲方同意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
不为求赏,愿意帮忙!
1.楼主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楼主这样办理的话,这就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构成违约!千万不要自毁形象!
2.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只有在特殊情形下,职工这一方才需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即只在两种情形下,职工才需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A.职工接受了单位需要对外支付培训费用的专项培训,并且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有一定服务期限(通常是培训结束后的一定期限)的协议,服务期限尚未结束而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B.职工与单位签订有保密义务或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协议,并且在解除劳动合同以后接受了单位(针对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而)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而职工又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除此之外,职工不需要向支付违约金。
法律赋予职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在劳动法学理论中称为:劳动者的无障碍辞职权。
所以,提醒楼主:只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办理解除劳动合同,不构成违约,不需要向单位支付所谓的“违约金”(根本就没有违约,不要自我加压!)。
以上意见,供参考!
2. 用劳动法37条法律的方法去辞职,那个书面形式的辞职要编辑什么内容么,要不要一定要用公司的辞工单才行
不一定要公司的辞职单,自己直接写辞职报告就好,注明辞职原因,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3. 公司员工突然离职对公司造成了损失,按照劳动法第37条和第90条规定可要求赔偿。具体怎么做呢
双方可以协商赔偿金额,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裁定赔偿金额。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如下:
(1)第十九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2)第二十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3)劳动法第37条需要甲方同意吗扩展阅读
近日,历时4年之久的刘航等8人与新疆某化工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终于尘埃落定,经过法院调解,刘航等8人向化工公司赔偿数10万元违约金。此案中,刘航等8人是违反了保密义务还是竞业限制约定成为案件焦点。
刘航等8人在化工公司从事技术工作,他们与化工公司分别签订了《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乙方无论因何种原因离职,未经甲方书面同意,自离职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到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组织和关联企业工作,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为这些组织提供服务”。在“违约责任”中约定“乙方违反本协议,需支付甲方不少于10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违约金”。
2014年4月21日,刘航等8人与化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次月,8人到新疆某能源公司工作,该公司与化工公司生产同类产品。
得知此事后,化工公司以8人违反协议书的约定,向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定刘航等8人继续履行协议书,并向化工公司支付10万至15万元不等的违约金,返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期间收到的竞业补偿费。
刘航等8人不服仲裁裁决,向巴州库尔勒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6年6月,法院驳回了刘航等8人的诉讼请求。8人向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巴州中院经审理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刘航等人不服二审判决,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新疆自治区高院经过审查后,指令巴州中院再审此案。
刘航等8人始终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操作工,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化工公司则称,该公司花巨资从国外引进了某化学产品的生产工艺,经公司的工程师反复实验,摸索出生产合格产品的数据及技术诀窍。这些数据及技术诀窍作为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技术信息一直未公开,对此,才让接触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及实行相关保密措施。
为了指导操作岗位上的员工开展工作,公司将上述数据及技术诀窍编入了公司的《操作规程》中,包括刘航等8人在内的操作工都学习了《操作规程》,掌握了适合新疆地区生产该产品的不同的参数指标和技术方法。刘航等8人掌握了公司的商业秘密,应属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巴州中院再审认为,根据协议书约定,刘航等8人是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属于适用竞业限制约定条款的人员。刘航等8人和化工公司所签订的协议书属于双方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该协议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应认定为有效。
法院考虑到既要保护企业的技术秘密,又要顾及劳动者承担大额违约金的实际困难,给双方做了大量工作,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近日,刘航等8人分别向化工公司一次性支付5万元至7.5万元不等的违约金,退还已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人民网—八员工集体跳槽原单位起诉索赔
4.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是什么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法第37条
提前30天书面通知,不管其同意与否,到期直接走就是了,公司应该在离职当天把相工资,经济补偿算清并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否则即构成拖欠,可以去劳动促裁,要求其去付拖欠金额50--100%的违约金。
6.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解义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原文:“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回以解除劳动合答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理解如下: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无须理由,无须批准,只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即可成立。其中
1、在非试用期内,应至少提前30天通知,通知的形式是书面形式
2、在试用期内,应至少提前3天通知,通知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7. 关于劳动法第37条
你好
当然可以抄。辞职是劳动者袭的权利,一般提着三十天书面申请即可,请注意保留申请的证据,三十天后,单位还不处理,可直接走人,要求支付工资。
另外,未签劳动合同,可要求除第一个月外的双倍工资,最多十一个月。你的入职表是证明双方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之一,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采纳回答哦。
8. 关于劳动法37条
在试用期内可以谁随时提出辞职,只须提前三日告知对方,用人单位所说须一个月提前告知是另一个法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