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

发布时间: 2022-03-20 20:09:32

Ⅰ 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是不是当事人

是当事人。因为他与案件有权利义务关系。
依据法条:《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 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但是比之原告被告,第三人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列如,第三人不能撤诉。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是有独三吗

你好!
行政法不分有独三和无独三,而是分为原告型第三人和被告型第三人。第三人是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是原告型第三人;第三人是行政机关的,是被告型第三人。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Ⅲ 行政诉讼法中的第三人和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三人有何不同

区别很明显:最直接的就是:行政诉讼是对行政行为的违法性进行审查。被告是行政行内为作出者,第三人是由此容产生相关法律关系的相对人。他在行政诉讼中不承担责任。
而民事诉讼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有独立请求第三人参加诉讼可以参加主诉的参加之诉,也可另行起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到主诉中,且不可自己提出诉讼。有独第三人和当事人地位相同。无独第三人只有在判决承担民事责任时才有上诉权。

Ⅳ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行政诉讼中确定第三人的规定是:自己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也可以由人民法院通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人民法院也可以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Ⅳ 行政法第三人的指定是什么意思

第三人履行的意思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行合同义务的人或接受义务履行的人不是合同当事人,而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形。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前提是要经过合同双方的协商一致,具体的操作是由债务人和第三人确定。第三人的代为履行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条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二十四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债权人接受第三人履行后,其对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但是债务人和第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Ⅵ 行政法中相关人和第三人区别

相关人,指的是与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三人主要是指:一,工具所有人作第三人 二,与行政相对人签订民事协议的对方作第三人。
三,土地、房屋、交通工具的使用人作第三人。 四,另一被处罚人作第三人

Ⅶ 行政诉讼参加人中的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当然不是证人,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
一)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行政机专关以机关法人的身属份参加诉讼,并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二)治安行政案件中的受处罚人或者被侵害人:这二者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维护自己权益。
相关资料参照法学大学本科教材
三)在确权案件中被授权的人和被驳回申请的人:确权简单说就是确立某种权力如所有权等等。
四)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的赔偿问题或补偿问题作出裁决,没有起诉的另一方当事人
五)与行政机关共同署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非行政机关,非行政机关一般没有行政权,不能作为行政诉讼 的被告,所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六)因同一违法事实被处罚的两个以上共同违法人中没有起诉的人,因为没有起诉,但又与案件有密切联系,为维护其合法权益,追加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下面解释一下什么是第三人的含义,有助于理解。
第三人,行政法上所说的第三人,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原告和被告之外的某个人,其认为原、被告所打官司(或诉讼标地)与自己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自行申请或由法院追加进入原、被告之间已进行的官司中,这样的人称为第三人,
第三人又可以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两种。

Ⅷ 如何正确理解行政诉讼法中有关设定第三人的法律规定

您好!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内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容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申请参加诉讼或有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Ⅸ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有何权利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与原告、被告类似。第三人在诉讼中有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的权利和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等权利。但是因第三人有类似于原告地位的第三人与类似于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此,他们各自的法律地位均独立但却不相同,类似于原告地位的第三人因大部分均具有原告资格,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几乎和原告相同;而类似于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行政诉讼被告不得反诉及不能在行政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自行搜集证据的限制,类似于被告的第三人因其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中所处的地位,也可能有这样的限制。在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的情形下,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与被告相同,在享有相应诉讼权利的同时也要受相应的限制。

Ⅹ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如何确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所谓行政诉讼第三人,就是指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通知形式,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

行政诉讼第三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证人型第三人。

1、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诉权的公民没有在法定期限内起诉,而是参加他人提起的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2、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应当作为被告参加诉讼,但因原告不指控,而被法院作为第三人通知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

3、证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第三人。

(10)行政法中的第三人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第三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是与本诉所争议的诉讼标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第三人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l、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以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对象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原告以外的当事人与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影响到原告与他人之间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原告与其他行政机关之间的特定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须是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在法律上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热点内容
法院失踪死亡 发布:2025-07-29 23:02:16 浏览:771
鲁人社发20155号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9 22:55:15 浏览:306
法硕刑法理论 发布:2025-07-29 22:43:58 浏览:570
规章的地位 发布:2025-07-29 22:42:23 浏览:188
司法厅防疫情 发布:2025-07-29 22:18:45 浏览:344
民商法和经济法知乎 发布:2025-07-29 22:13:22 浏览:814
设计人负百分之60责任相关法律 发布:2025-07-29 22:04:38 浏览:785
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29 21:49:52 浏览:124
产科相关法律责任与医疗纠纷课件 发布:2025-07-29 21:39:13 浏览:969
法律民法典法律常识 发布:2025-07-29 21:35:29 浏览: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