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刘旺洪行政法职业
『壹』 关于反垄断法 论文
全部为PDF格式论文
shuibawyw.ys168.com
存有
先贴一篇
不好的话去那里看看
没有度的
<<<<<<<<<<<<<<<<<<<<<<<<<<<<<<<<<<<<<<<<<<<,,
反垄断法中的利益问题初探
梁国磊
□
[内容摘要]反垄断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干预市场的主要法律形式,是各种利
益的聚焦点
,利益关系及其复杂,在维护市场竞争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同时
还要兼顾国家利益、规制追求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的行政垄断。
[关 键 词]国家利益;行政垄断;社会整体利益
[作者简介]梁国磊,安徽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2005
反垄断法所体现的利益关系极其复
杂,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还涉及到
(部门)利益,甚至私人利
国家利益和政府
益
,而且这些利益还存在冲突的可能。因
此,分析反垄断法中的利益问题就显得尤
为必要,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反垄断法中的国家利益
“如果说各个法域的竞争法均以规范
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基本内容为其共
,那么在保护竞争的名义下,其
同特征的话
①
所保护的利益和实现的功能却各有不同”
。
,反垄断法
也正是由于所保护利益的不同
成为各
在各国呈现出明显的政策性特征
,
国执行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有效工具。
作为“市场经济大宪章”的反垄断法,
维护的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其执
法对象通常是一些行业中的占支配地位或
,其中不乏世界性的跨
影响力极大的企业
国公司。这些企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国
家战略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执法者在执法
时国家利益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在令世人关注的微软垄断案中
,虽然维持
了联邦地区法院有关微软从事了垄断行为
的判决,但是美国司法部以分拆方式处罚
微软公司的方案并没有通过。之所以出现
,这和当前激烈而复杂的国际竞
这种结果
争环境是分不开的,规模较大的公司才有
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如果将
微软强行分拆,很可能使美国失去世界软
件业的霸主地位,使美国的整体利益受损。
市场经济在各国具有共同性,竞争是
市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而反垄断
法正是通过维护竞争或者说有效竞争来实
现其的法律功能,因此反垄断法的条文在
,必须反映市场竞
世界各国是大同小异的
,对于
争的基本规律。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
同一个案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则会采取
不同的观点。在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
并案中,美国和欧盟的争端有力的证明了
这一点。由于波音公司遭遇到欧洲空中客
,如果组织波音和麦道公司
车的强力挑战
的合并
,将会使美国的整个航空业的整体
,在世界市场的争夺战中失
优势难于发挥
利,而对于欧盟来说,则恰恰相反。在一定
程度上
,国家的战略利益决定了反垄断法
的执法结果。毕竟,反垄断法面对的是一国
的整个市场经济
,而一国的经济实力正是
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加入
后,随着
WTO
,我国民
外资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涌入
族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履行
成员国的义务的同时,反垄断法的立
WTO
法和执法都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国家战略
和国家利益
,更好的执行我国的产业政策。
二、行政垄断中的利益问题
在我国反垄断立法的过程中,行政垄
断的规制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我国正处
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
过程中,在彻底完成转轨以前,这两种体制
,而这又必然导致某些
将会一直交互作用
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的结合
,出现行政垄
,可以有
断。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多种分类,但究其实质是行政机关或者享
有与行使行政权的其他单位行使行政权力
限制竞争的行为。“权力是利益的一种特殊
存在形式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在权力
②
的背后是利益”。反垄断法要规制行政垄
断,就不得不面对行政垄断背后的利益。然
而,这种利益的形成不是由市场形成的,根
源在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也成为许
多学者反对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的主
,对于造成行政垄断的行
要理由。不可否认
政权力滥用,需要行政法乃至宪法的规制,
需要推进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
对于造成行政垄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
政府利益,反垄断法本身无法对其进行分
配与平衡,因为作为这些利益载体的行政
,而是宪
权力的优势不是在竞争中形成的
法和法律规定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行
政性垄断同一般的经济性垄断从后果上看
都是经济垄断
,它们都是利用优势地位限
制市场竞争
,为特定的市场主体谋取不正
,以
当经济利益。以社会为本位的反垄断法
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为己任,当然可以对造成市场垄断后果的
,包括行政垄断进行规制。
各种行为
虽然反垄断法很难调整造成行政垄断
的利益,但是既然反垄断法能够规制行政垄
断,那么必然会对造成行政垄断的利益造成
影响。实际上
,由于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
客观存在,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在行使权
力时必然会进行价值选择———究竟是维护
社会整体利益还是实现自己部门或辖区的
,官
利益。而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商不分的传统可谓“历史悠久”,这种传统作
为行政垄断产生的文化根源
,形成了一种历
史惯性。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并没有使这种惯性减弱,而使我国缺乏与市
场经济相匹配的竞争文化。一般来讲,竞争
文化先于法律制度存在,竞争法律制度是竞
争文化发展的结果,但是,反过来竞争法律
制度又会促进竞争文化的传播。我国在学习
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进行竞争立法的同
,却没有存储和移植足够的竞争文化。而
时
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对于政府及其部
门来说,不仅是一种制约与警示,同时,也有
利于其接受竞争文化和竞争观念的确立,使
其在进行价值选择是倾向于“公共利益”。
三、反垄断法所追求的社会整体利益
“从规范意义上说,竞争法的政策目标,
是指竞争法通过规范交易行为和维护市场
③
竞争,所应当保护的利益和实现的功能”。
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益是多元化的,特
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
,国家利益成为各国
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法立法和执法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就使
得竞争法的政策目标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
以竞争法最为发达和完善的美国和欧盟为
例
,美国的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一百多年来
经历了一个由政策目标为主到经济目标为
主,直到走向唯效率目标的演变过程。而这
一演变的基本动力,是美国社会经济条件和
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欧盟竞争法的鲜明特色是
它始终以打破国界间的经济壁垒、推进市场
,同时十
一体化为压到一切的首要政策目标
④
分关注消费者的利益 。尽管如此,不管反垄
断法的政策目标如何变化
,反垄断法终究是
以社会为本位的,维护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实
现的是社会范围内整体的效率与实质公平。
如上所述,国家利益成为各国竞争法
,但这与反垄
立法和执法考虑的重要因素
断法所追求的社会整体利益并不矛盾
,而
,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
且是一致的
现,竞争法政治上的考虑,常能更准确的概
⑤
括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毕竟,社会整体利
益中的社会是一国范围内的社会,国家利
益的考虑通常是基于整个国家的国民或者
社会的。而对于导致行政垄断的部门利益
,情况则恰好相反。行政垄
和地方利益而言
断追求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本身就是对
,
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损害。更为严重的是
行政垄断利益的追求者们往往以极为抽象
的“公共利益”为借口,追求自己的利益。
“尽管从最终极的意义上讲,‘公共利
益’通过提升共同体的利益,进而对个人利
益肯定有所增益,但是就当下的情形看,‘公
共利益’是一种否定性的主张,是抑制某些
个人权利的正当性理由。‘公共利益’的受益
,而通过‘公共利益’抑制个人
者是不确定的
权利则是确定的。因此,援引‘公共利益’实 施某种政府行为时,必然会对一部分人有利,
⑥
对另一部分人不利”。也正因为如此,作为
“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及其部门往往成为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反垄断法所保护的社会整
体利益的主要侵害者。在我国
,从某种角度
讲,正是由于这种在“公共利益”伪装下的侵
,也就是行政垄断,使得通过立法保护社
害
会整体利益成为必要
,催生了反垄断法。
四、结语
反垄断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干预
市场的主要法律形式,是原本对立的“政治
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一个结合点,也因此
成为各种利益的聚焦点,产生了各种复杂
,远不
的利益关系。反垄断法中的利益问题
止上文所阐述的这些。例如
,作为我国一个
,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的
新生的法律部门
设立,就涉及复杂的权力利益的分配,在反
垄断立法过程中,三个政府部门相继介入
就说明了这一点。法律调整实质上是利益
,而作为反垄断法而言,其所涉及的
的调整
利益更为复杂,因此反垄断法中的利益问
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这对于反垄断法
LT
的立法、执法和守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
王源扩:“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载《法学
①③④⑤
研究》
年第 期。
1996 5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现代法治的基本理论》第
②
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版。
94 2004
刘连泰:“‘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载《文
⑥
史哲》 年第 期。
2006 2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贰』 行政执法最终价值目标和意义
[摘 要]21世纪,在实现法制文明化、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包含一项重要内容,即行政法制专现属代化。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规范为基础。完善的标准在于:一是行政立法应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反映新的经济关系,以实现行政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二是行政法应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彰显民主、科学;三是行政法要协调好行政权与各种权力与权益的关系,在价值上达到社会公正理念。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立法;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06-0042-03
一、行政法的保障作用与经济发展同行
法是社会上层ㄖ
『叁』 求是学刊的法学版
法制现代化研究 1999年第3期开设,《求是学刊》法学不定期重要专栏。针对当前法理学热点—法治问题展开全面深入探讨,注重法制建设,为我国“以法治国”提供理论基础。从1999年到2001年第2期,共发表文章11篇,在社会及法学界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其中,我国著名学者及博士生导师吕世伦教授、谢晖教授,中青年学者马长山教授、刘旺洪教授等都为本专栏撰稿。
行政法新理念 2000年第1期开设,《求是学刊》法学不定期重要专栏。刊发行政法学界的最新学术理论热点,为“依法行政”提供理论基础。2000年共发表文章5篇,其中,我国著名学者及博士生导师杨海坤教授、叶必丰教授、马怀德教授等都为本专栏撰文,并获得很好的反响。
『肆』 哪个学校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专业比较好
附件: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排名 学科代码:030103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武汉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2
浙江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3
北京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5
中国政法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7
苏州大学
A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华东政法学院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厦门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吉林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郑州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山东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南京师范大学
B+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0法学
附件2:各上榜高校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名单:
武汉大学(周叶中、李龙、秦前红、汪习根、汪进元、陈晓枫、张学仁、周佑勇、林莉红、杨解君)、
浙江大学(胡建淼、孙笑侠、林来梵、章剑生、朱新力)、
北京大学(罗豪才、姜明安、袁曙宏、张千帆、魏定仁、王磊)、
中国人民大学(许崇德、韩大元、胡锦光、杨建顺,莫于川)、
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朱维究、马怀德、张树义、薛刚凌、刘莘、刘善春、高家伟、王人博、廉希圣、焦洪昌、蔡定剑、江必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方世荣、刘茂林、石佑启、王广辉)
苏州大学(杨海坤、周永坤、陈立虎)、
西南政法大学(文正邦、汪太贤、唐忠民)
华东政法学院(童之伟、郝铁川、孙潮)
厦门大学(朱福惠(挂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另有李琦(教授,硕士生导师)、暂无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
吉林大学(崔卓兰(挂法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暂无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
上海交通大学(叶必丰、童之伟、朱芒、周伟)
郑州大学(苗连营、沈开举、刘向文)、
山东大学(肖金明、齐延平、何秉松、冯殿美)、
南京师范大学(刘旺洪(挂法理学博士生导师)、暂无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
另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夏勇、张庆福、白钢、陈云生、李林、周汉华、莫纪宏、冯军、吴新平)
『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领导简介
党组书记、院长 刘志彪
1959年7月生,江苏丹阳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系,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
副院长
陈刚
1954年10月出生,江苏省泗洪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并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员。江苏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学会副会长。
刘旺洪
男,1963年3月生,江苏金坛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和南京市依法治省(市)专家组成员,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专家咨询组成员,启东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副团长,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纪检书记 周祥宝
男,1953年5月生,江苏江都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江苏省省级机关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陆』 自由主义的利弊
洞庭湖
『柒』 宪法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大学生宪法知识普及是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宪法教育,是贯彻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要求的具体体现。宪法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养成懂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二、大学生宪法知识普及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措施
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是当下完善法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社会和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其将来在社会工作、交流中必然不可缺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7)江苏刘旺洪行政法职业扩展阅读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培养大学生成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是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效果更为明显的一项工程。从内部环境看,宪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新一代合格公民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治建设,促进“四个公民”的内涵不断扩大,更多的公民宪法意识的过程中大学生宪法教育、处理宪法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改变教育理念,让宪法知识“生活”,生活在大学生的思想。
『捌』 规范执法的定义,意义,影响是什么
行政执法主体对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根据过罚相当原则并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以及执法范围等情况,理性分割为若干裁量格次,每个格次规定一定的量罚标准,并依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悔过态度,处以相对固定的处罚种类和量罚幅度,同时明确从轻或从重处罚的必要条件的一种执法制度。
行政执法者在行政法律规范没有提供要件-效果规定,或者虽然提供了要件-效果规定但据此不足以获得处理具体行政案件所需之完整的判断标准时,按照立法者意图、在行政法律规范所预定的范围内、以要件-效果规定的形式设定的判断标准。
[摘 要]21世纪,在实现法制文明化、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包含一项重要内容,即行政法制现代化。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规范为基础。完善的标准在于:一是行政立法应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反映新的经济关系,以实现行政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二是行政法应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彰显民主、科学;三是行政法要协调好行政权与各种权力与权益的关系,在价值上达到社会公正理念。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立法;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06-0042-03
一、行政法的保障作用与经济发展同行
法是社会上层ㄖ
『玖』 结合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谈谈自己的法制观。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积极的,能动的。这种表述可以概括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正如刘旺洪教授所言:“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客观上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律意识必然包括法律思想体系的理论内容,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