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劳动法
1. 沈阳劳动法
你工作了一个月,是属于试用期吗?有签订过劳务合同吗?现在你先收集一些你在那里工作过的证据,还有证人证言之类。之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 2017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有哪些规定
2017年尚未对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方面做出新的规定,请参考以往现行有效的版本即可。
3. 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2017年劳动法工作时间有哪些规定
劳动部
《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部发[1997]271号
广州市劳动内局:
你局《关于职工工作容时间有关问题的请示》(穗劳函字[1997]127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企业和部分不能实行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否不实行“双休日”而安排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40分钟?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此外,根据一些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还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应按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 2017新劳动法辞退补偿标准规定有哪些
2017年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回述第36条、答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以上供参考。
5. 沈阳劳动法相关问题
即使工人真的给单位造成损失,也就是每个月罚款不超过本月工资的20%。工资支付规定中的规定。
1、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此项罚款,有的话这条规定肯定违法,没有的话这个处理决定就违法。所以都是单位违法。
2、事情发生后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和人事局)的劳动保障监察局举报。如果罚款已经缴纳了,可以到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还可以要一些其他补偿。
3、沈阳市最低工资标准不是已经1300元了么?
4、如果罚款了需要有相关收据之类的,否则不能证明这个事实。
5、到劳动人事仲裁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只要简单说明事实,就如您在这个问题中说明的那一段即可。
6. 新劳动法辞退补偿标准规定2017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1、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第二十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3、第二十二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4、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5、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2017年新的劳动法规定:解聘要给经济补偿,辞职履行告知义务。无论什么理由解聘,都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补偿方法:按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对高端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有适当限制,最高标准是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补偿年限最多12年。
(6)2017年沈阳劳动法扩展阅读:
2017年劳动法的立法原则为:
1、立法宗旨非常明确,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突出了以下内容:一是立法宗旨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关系,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是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三是解决合同短期化问题。
2、用人单位有自主权,劳动者可自主选择:
以前的用工形式很多,有正式工、临时工、农民工、周转工、农转非等。《劳动合同法》规范了用工形式,明确规定3种用工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7. 沈阳劳动法咨询
问 如此计算有何根据。是否侵犯员工利益。公司解释为此劳动法只是从2008年实行。所以只从2008年开始补偿。
你好:
公司的做法合法。劳动法要求补偿就是从2008年开始的。
劳动法第46、47条就是这样规定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然,你也可以依据劳动法要求公司多补偿3年。就说参照劳动法条款。
8. 2017年劳动法规定
2017年劳动法工作时间规定1.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2.
从事特殊劳动回的职工可适当缩短工作时间;3.
每天答不能工作满8小时,每周不能工作满40小时的,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4.
单位和个人不能擅自延长工作时间;5.
周六、周日为周休息日;2017年劳动法休假时间规定2017年员工也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的休假权,同时还可依照工作年限享受年假。
9. 2017年劳动法工作时间有哪些规定
劳动部
《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部发[1997]271号
广州市劳动局:
你局《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请示》(穗劳函字[1997]127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企业和部分不能实行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否不实行“双休日”而安排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40分钟?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此外,根据一些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还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应按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五、经批准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在计算周期内若日(或周)的平均工作时间没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但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超过8小时(或40小时),‘超过’部分是否视为加点(或加班)且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
依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采用的是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10. 2017年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2020年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要看是合法辞退还是违法辞退。存在破产重整、劳动者不续签合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的被辞退,支付被辞退员工补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资金作为赔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