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58条第三款
1.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版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权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和本规定第57条 ,58条的规定
你想问什来么?
第二百源二十八条 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3. 民事诉讼法58条“有关社会团体”推荐问题
民事诉讼法新修订的第58条只是说三类可以作为代理人的群体,没有任何文字禁止其他公民版作为民事权案件的代理人。
第58条仅称三类人可以作为代理人,并非强制规定必须雇佣此三类人作为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68条明确规定,除此三类人外还可以委托其他公民代理。因为公民有委托自由。民法通则规定的委托权依然存在,没有被废止,法院也无权废止。
另,(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离婚是普通的民事案件,你朋友出具正式的委托书委托你为代理人,并向法院提交委托书复印件、你的身份证件,你就可以出庭啊,用得着那么复杂研究什么“有关社会团体”吗?
你是法律工作者,这个基本的法律条文也纠结?如果法院不允许就涉嫌滥用职权,你朋友可以向法院或者其上级法院提出复议。
4. 民事诉讼法第58条我是社会公民我想给别人代理诉讼可以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5. 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 如何理解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解释如下:
1,“当事人的近亲属”是指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2,“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是指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包含;1当事人是法人,其中的职工;2当事人是自然人,它担任法人里有劳动关系的职工)。
引用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第八十五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六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5)民事诉讼法58条第三款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此处的“近亲属”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参考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 什么人是新民诉法58条规定的基层法律工作者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符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责是依据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开展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律工作者可以代理本区域的民事案件。
7. 民事诉讼法50条52条58条
一、《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的规定:
1、《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五十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2、《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五十一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3、《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二、《民事诉讼法》 (2007修正)的规定:
1、《民事诉讼法》 (2007修正) 第五十条【诉讼权利义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2、《民事诉讼法》 (2007修正) 第五十一条【自行和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3、《民事诉讼法》 (2007修正) 第五十二条【诉请变更】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8.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8条中规定当事人的近亲或工作人员,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问这里的工作人员指
这里的当事人是指企业,工作人员指企业员工,一般需要提供劳动合同或社保证明作为有权代理的依据。
上海嘉之会律师事务所
9. 《民事诉讼法》第168条第三款的规定是否有歧义
没有,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就是依法有权做出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回解释。广义上是指,每答一个法官审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对法律做出理解,然后才能够具体适用。因此,必须对法律做出解释,才能做出裁判。每一个案件都要这样做。由最高法院对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出的解释就是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二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
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