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时间的规定
『壹』 行政法中关于执行申请期限有哪些规定
1、 90天,《行诉法》司法解释 第九十条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版间民事争议作出裁决后权,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未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或者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在90 日内可以申请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180天,《行诉法》司法解释 第八十八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 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行诉法》司法解释 第八十三条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第八十四条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180日。
5、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中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从该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贰』 行政法上对于鉴定时间是否算入案件办理时间是否有规定
鉴定时间不算在案件办理时间之内,行政处罚法里有规定
『叁』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许可法》中的期限全部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八十二条:本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行政强制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六十九条:本法中十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行政复议法》中的“5”日和“7”日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四十条第二款: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只有两个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该条例第十八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规范中皆没有明确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但一般来讲,3日、5日、7日这些较短期限都应当理解为工作日,因为本身时间较短,如果算自然日,赶上节假日国家机关不上班,就会使得公众丧失期限利益,显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拘留日期当然是自然日。
『肆』 行政法诉讼时效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回讼的,应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伍』 弱弱的行政法时间问题
应当是第一种。
但是实践中,在有效期届满前,也是可以提交申请的。
『陆』 我国行政法颁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国家行政复管理的法律、法规制统称为“行政法”,所以没有一部具体叫“行政法”的法律。行政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一千多部,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
『柒』 行政法中对时间的规定依据是什么
因为我国司法资源较少,另外也是为了促进公民能够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因而法律设置了期限,至于期限的长短是根据一般情况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标准,对行政复议的申请等权利行使的期限设置一般考虑了当事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决定是否申请的时间,去申请所需的时间等等因素。
『捌』 我国行政法颁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及相关的诉讼法和处罚法
目前我国综合性的行政法律主要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等,行政强制法尚在审议中,行政程序法的出台还遥遥无期。另外,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发布的规章,都是行政法律。
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颁布,1990年10月1日实施。其作用是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玖』 法律条文中表示时间的“日”是指工作日吗有这样的规定
1、法律条文中表示时间的“日”,如果没有特殊指明,是指日历中的”日“,不是工作日。
2、法律条文中如需要表达为“工作日”的,应当明确写明是工作日,而不是省略为“日”。
《民法通则》
第一百五十四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24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拾』 新行政法生效时间
法律分析:1.我国行政处罚法并未没有明确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但相关履行处罚决定和未按决定履行处罚义务应招致何种法律后果的条文均表明: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是自送达给当事人之日起生效,除了处罚决定书上明确了某具体时间履行外,一般均应当立即开始履行决定中载明的义务。
2.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填写说明,写明被处罚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简易程序要求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因此应写明经查证属实的违法事实的具体情况。有多种违法行为的,应分类填写。违法依据:写明违反法律的具体条款,一般是禁止性或义务性条款。要求写明法律名称和具体条款,一般是法律责任条款,没有相应法律责任条款的不得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