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的正是渊源

行政法的正是渊源

发布时间: 2022-03-27 19:06:18

『壹』 什么是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就来是指行政法自规范和原则的表现形式,亦即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载体。一般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有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其中,法律解释是指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贰』 为什么不能把行政法规列入中国的正式渊源

行政法规属于正式法源。
法的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民族自治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等。

『叁』 行政法的渊源

涵义
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产生与存在形式。其应包括实质渊源与形式渊源,就法律的适用而言,通常讲行政法渊源是指形式渊源,即行政法律规范的载体。凡载有行政法规范的各种法律文件或其他行政法的形式均为行政法的法源。就整个行政法的法源结构而言,包括成文法源与不成文法源两大部分。
成文法,也称制定法,是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规定。一般说来,在成文法主义的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占据其法体系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在行政法领域,成文法的比重更大。中国行政法的渊源是指各种成文法,全球行政法渊源通常还包括判例、行政惯例和行政法理。
渊源
中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行政法的法源主要是成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不仅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且是国家机关日常活动的根据
与基础。宪法作为行政法的根本成文法源,包含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1)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
(2) 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基本原则的规范。
(3) 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以及保护外国人合法权益和关于外国人义务的规范。
(4) 有关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个体劳动者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规范。
法律:在中国这样一个成文法国家,在宪法之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是行政法的基本成文法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
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规更集中地规定和表现了行政法规范的内容,例如国务院2003年5月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就是对具体行政管理活动的直接规范。
地方法规和自治、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指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只限于民族自治地方适用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行政法重要的成文法源之一。
解释:法律解释指人们对法律规范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阐释。中国广义的法律解释制度分为立法解释和具体应用解释两种,而《立法法》中的法律解释实际上仅仅指立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领域都属于行政法规范,属行政法的法源。
规章: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前者如民政部于2003年3月发布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管理暂行办法》。后者如杭州市人民政府188号令决定2003年1月施行的《杭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
实施
国家间的条约和政府间的协定时常会涉及到一国国内的行政管理,成为调整该国行政机关与公民、组织及外国人、外国组织之间行政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条约和协定中的某些条款也是行政法的渊源,除非某一条款在中国参加该条约订立协定时给予保留。
效力关系
各种法律形式的位阶与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相适应,其明确的依据是法律规范的规定,包括《行政诉讼法》、《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规定》。

『肆』 法的正式渊源 名词解释 求助

正式的法的渊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对于正式法源而言,法律人必须予以考虑;或者说,法律人有法律义务适用它们。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则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策、道德信念、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

『伍』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是什么意思啊

一般渊源,是所有部门法都共有的渊源,,特殊渊源则是有的部门法有,有的没有。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分为: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可分为:

1、法律解释;

2、其他规范性文件;

3、国际条约、惯例。

说得通俗点:

一般渊源是,我有的你也有;特殊渊源是,我有的你不一定有,所以才特殊 。例如有些小的部门法,是没有司法解释。

扩展材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我国的合法行政原则包括行政机关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方面。

2、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含义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子原则:第一,行政公开原则;第二,公众参与原则;第三,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一是行政效率原则,二是便利当事人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

『陆』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分别包括哪些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

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包括判例、习惯、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在实践中, 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分类为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 ; 法的正式渊源 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 。

法的非正式渊源 则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 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 习惯等。

在我国,对法的渊源的理解, 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

(6)行政法的正是渊源扩展阅读

我国目前法的渊源一般有实质意义法的渊源和形式意义法的渊源。 在实质意义上,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的来源, 如法渊源于经济或经济关系。

形式意义法的渊源,即法的效力渊源, 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而由于社会制度、 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及受政治思想、道德、历史与文化传统、宗教、科技发展水平、国际交往等的影响, 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 有各种各样的法的渊源。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 ,包括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刊: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

另外国家政策也是当代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之一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 6 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 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因此国家政策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

『柒』 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哪些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一般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有司法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和惯例。

『捌』 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版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机关权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这两种渊源有一定区别,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辅助性的。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按照制定主体、效力层次、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分为下述几种形式 :

1

『玖』 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区别与联系

法的渊源通常是形式上的渊源,是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即法的效力渊源。法专的渊源可分为直属接渊源和间接渊源,直接渊源又称正式渊源、法定渊源,指官方法律文件中以条文形式明确体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间接渊源又称非正式渊源、非法定渊源,指各种习惯、判例、总件规则、法理学说、道德信念和规范、社会思潮等具有一定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

热点内容
铜陵铜官山法院判决书 发布:2025-07-23 10:06:42 浏览:469
药事法规问答题 发布:2025-07-23 10:05:42 浏览:397
代持股权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3 10:04:18 浏览:121
诉讼法第172条 发布:2025-07-23 10:03:04 浏览:472
教育行政法规包括 发布:2025-07-23 09:52:54 浏览:416
佛山房产纠纷律师 发布:2025-07-23 09:48:25 浏览:897
在职法学硕士研究生 发布:2025-07-23 09:47:44 浏览:520
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定 发布:2025-07-23 09:12:59 浏览:597
道德与法治吻戏短视频 发布:2025-07-23 09:07:05 浏览:543
北京曹阳律师 发布:2025-07-23 09:06:34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