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针对员工罚款
㈠ 劳动法对工人罚款是怎么规定的,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无论金额多少。
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回失或主观故意给答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工资的2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违反其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拓展资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㈡ 新劳动法怎样规定对做错事的员工进行罚款的
劳动法对于员复工罚款的规定是,如果制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但是每个月扣除工资不能超过20%。
也就是说,照价赔偿,可以分多次扣工资,但是每个月限额20%。
另外,劳动法是2018年修正的。
㈢ 新劳动法关于对员工罚款有规定吗
1、劳动法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服劳动者工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劳动法针对员工罚款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单位对职工的处罚有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其中,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经许可,擅自在厂内推销物品者。
2、上班时间,躲卧休息,擅离岗位,怠忽工作者。
3、因个人过失致发生工作错误,情节轻微者。
4、妨害生产工作或团体秩序,情节轻微者。
5、不服从主管人员合理指导,情节轻微者。
6、不按规定穿着服装或佩挂规定标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交办任务者。
综上所述,有时候员工会因为工作疏忽失误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有的企业设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罚款。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没有法律依据。一般来说,公司对员工处罚措施有警告、撤职及开除等。通过罚款来加强管理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㈣ 劳动法对工人罚款是怎么规定的,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罚款的,如果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专的,可以要求赔属偿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㈤ 新劳动法关于员工罚款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员工罚款每月扣除的工资比例不超过20%。
对于员工罚款没有特别的新规定,对于犯错的员工,没有明确约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进行处罚,因员工的过错造成公司产生巨大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赔偿方式为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每月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工资比例不超过20%。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违反其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㈥ 《劳动法》对工人罚款是怎么规定的
15天拘留,20天罚款吧
㈦ 对于公司针对员工的罚款比列是多少劳动法有上限规定吗
劳动法是企业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而公司对员工因工作失误造专成损失的处罚属款条例应该按照公司的《员工奖赏条例》规定进行处罚。同时应该按照造成损失的额度制定处罚上限标准。如果对公司的处罚有异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供参考。。
㈧ 关于新劳动法对企业员工岗位违规处罚规定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工资,造成经济损失的除外,即使造成经济损失,扣款也不超过月工资的20%,1200罚款600已经超过这个额度了,是违法行为,具体如下: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8)劳动法针对员工罚款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违规扣除工资是可以依法要求补偿的,具体如下: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㈨ 新劳动法是否有对企业对员工罚款做出规定
法律里面只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没有新劳动法,员工虽然没有罚款权,但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只要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经过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公司员工都应该遵守的。
㈩ 劳动法对企业对员工的处罚有什么规定
新劳动法怎样规定对做错事的员工罚款。〈劳动合同法〉对做错事的员工,没有明确约定处罚条款的,按现行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处罚的,没有法律依据,不过如果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