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上下班期间解读
① 新劳动法对上班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规定如下:《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② 关于上下班时间在劳动法里有什么样的明确规定违反了该怎么样
您好,对于上下班时间,我国劳动法并没有明确具体规定,只是规定了每日工作8小时,以及加班时间等的。这个一般都是属于用人单位自己的规章制度,违反的可能面临用人单位的处罚。
③ 劳动法具体的上下班时间
广东胡律师:
《劳动法》规定的是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并未对上下班具体时间进行规定,由用人单位在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内进行合理的安排。
④ 最新劳动法中对上下班途中是否属于工作时间
上班途中不算工作时候,但新劳动法规定,工人在上下班途中发生车祸版,算为工伤。上班时权间就是指定上下班时间之间的那段时间
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章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⑤ 劳动法上班时间怎么解释
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按照正常作息办法安排的工作日和工作周的工时制度。
我国的标准工时为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至少一天休息日。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5)劳动法上下班期间解读扩展阅读: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休息时间是在8小时以外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
劳部发[1994]521文件中:
四、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
(一)准备结束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日(班),为完成生产任务或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所消耗的时间。
(二)作业时间系指劳动者直接用于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或作业所消耗的时间。
(三)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必须中断正常工作的时间。
(四)工艺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中,因工艺技术特点的需要使工作必须中断的时间。
⑥ 劳动法规定的上班时间每天是多少小时
按照国家统一作息时间:
上午早08:00——11:30;
下午14:00——17:30 ;
不是24小时值班;
法定节假日、公休日不受理投诉。
劳动局包括劳动分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一: 劳动分局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劳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综合管理辖区内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涉外就业;综合管理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综合管理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负责辖区内企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
4、依法行使劳动行政监督检查权,监督检查辖区内企业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组织查处劳动违法案件,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负责劳动信访工作;负责劳动普法工作。
5、综合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承办劳动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要任务是:
1、负责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的具体服务工作;
2、负责辖区内政策性就业安置、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服务工作;
3、受委托承办用工申报、招用外省劳工和招工广告的核准工作;
4、负责劳务扶贫和劳务合作工作;负责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服务工作;
5、 负责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工作;负责流动就业统计工作;负责临时工调配费核缴工作。
⑦ 劳动法关于上班时间下班时间以及休息时间
如果是单位有紧急任务需要每天加班,并按%支付了加班费是不违法的。周六加班调休是允许的。劳动者的权利主要是保证获得足额的加班费,但上班时间主要还是看单位安排。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一般为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确因工作需要的,也可执行每周工作6天,但每周工作总时间不应超过40小时,超过的部分应按规定发给加班费。根据《劳动法》第44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的有关规定,加班工资的支付可分为三种情况:
⑴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⑵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即周六和周日,实行六天工作制的指周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能在正常工作日安排与加班时间相等或多于加班时间的补休,可不再支付加班费。
⑶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法定节假日即使不班也是要按正常出勤计算工资的,而且也不充许通过补休的方式抵销加班支出。对于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给付在《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二条第1项中有明确的规定,“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另外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也就是说,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话,用人单位应按正常日工资的4倍给付劳动者报酬;法定节假日休假的,按正常工资标准支付。
另外一个需要提醒的是,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的规定,我国现行的年计薪天数是261天,折合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每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算)的工资应为:月工资÷21.75天,而一些执行六天工作制的企业,通常是按月工资÷26天来计算的,这是明显错误的。正确的加班费计算方法是:月工资÷21.75天×加班天数×加班费倍率。
⑧ 劳动法对上班时间如何规定
国务院《来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自规定》:
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国家《劳动法》规定:
①.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③.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休息日,休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分别支付150%,200% ,300%的加班费。
虽然劳动法规允许劳动者每周工作6天,至少休息1天,但是应当按照劳动者工资标准的200%发给加班工资,并且每月的工作时间不得多于202小时。
你所在单位太过分了,你们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至少工作280小时,每月只休息2天还得请假。劳动法规规定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而你们每月加班时间至少超过114小时,而且没有加班费。
你们可以拨打社会保障电话12333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单位改正。
⑨ 新劳动法里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怎么算的
《劳动法》规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个小时。《劳动法》第三十六条专国家实行劳动者属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超过劳动时间工资问题《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