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30
⑴ 刑事申诉书是给上一级法院吗
刑事申诉书在法律程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28条,若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第229条则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需在五日内决定是否抗诉并回复申请人。按照第230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为五日,从收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第231条中指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需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需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至此,刑事申诉书的使用在法律框架内明确,旨在确保司法程序公正、透明。
⑵ 法院的判决结果什么时候生效
民事一审判决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回法答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规定,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二审判决。二审终审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审就是最后一次审判,二审是没有上诉这个说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就生效。
⑶ 刑事诉讼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3)刑事诉讼法230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
《刑诉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审判期间,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