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收取押金不退还

劳动法收取押金不退还

发布时间: 2022-03-29 14:33:04

① 劳动法规定单位不退还押金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单位不退还押金是违法行为。
劳动关系是否解除与押金退还不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押金未退还,可以利用押金条证明劳动关系;如果双方已经办理离职,即劳动者提出离职申请,或者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劳动关系则已经解除,未退的押金条可以要求公司返还,并加付利息。

劳动法对押金的收取和退还

违法。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劳动者押金、保证金,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你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他。

③ 公司拖欠押金不退还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及时收取押金,并以各种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及时收取押金,并以各种理由扣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员工可以向公司主张返还押金。并支付曾克扣的工资。根据劳动法第三六条的规定,上班时间超过上述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如果拒绝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理由付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哪里规定员工可以向公司主张返还押金。根据劳动法第30六条的规定,上班时间超过上述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如果拒绝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④ 劳动法2014交了押金离职不退违法不

收取押金本身就是违法行为,离职不退更是违法,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举报。

⑤ 上班一个月公司不退押金,是否违反劳动法规定呢

收取押金,已经违反劳动法了,法律规定,不能收取任何的押金。

⑥ 收取押金不退还属于什么罪

租房押金不退的问题可以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房东无故不退还押金的,可以采取的方式首先是协商。关于押金一般在合同中会有约定,房东的行为属于对合同的违约,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
【(6)劳动法收取押金不退还扩展阅读】
相关规定:
1、《通知》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全市住房租赁企业租赁资金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相应的监管措施,要求在深圳市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须在我市确立唯一住房租赁资金专用账户,用于收取其经营下所有承租人押金及租金。
2、《通知》要求,对通过受托经营转租方式从事住房租赁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收取承租人押金及周期租金总额超过4个月租金数额的部分资金,由银行进行监管或者由租赁企业提供相应价值的保函担保。
如果是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收取押金是违法的,你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诉。要有押金收据,否则单位也许会抵赖。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⑦ 劳动法规定中对于正常辞职不退押金怎么看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退押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⑧ 公司收取押金不退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员工押金的,首先,公司已经在收取押金的行为上违法了,其次,公司拒退押金,您可以去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100%能获得赔偿。

⑨ 劳动法.有在试工期间.做不了不退押金的吗

【招工 不得扣押 身份证 押金】《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浙江椒江法院 发布:2025-07-21 23:46:34 浏览:141
道德经典话 发布:2025-07-21 23:40:15 浏览:212
当前中国法治建设 发布:2025-07-21 23:23:12 浏览:897
百名法学家百名报告会视频 发布:2025-07-21 23:12:10 浏览:137
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发布:2025-07-21 23:08:09 浏览:575
隐形眼镜法规 发布:2025-07-21 23:03:25 浏览:94
财经法律法规大全 发布:2025-07-21 22:46:27 浏览:981
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问责 发布:2025-07-21 22:39:54 浏览:992
期货法律法规时间总结 发布:2025-07-21 22:38:27 浏览:575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合作班 发布:2025-07-21 22:29:16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