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重要的时间

行政法重要的时间

发布时间: 2022-03-30 00:01:20

1. 行政法诉讼时效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回讼的,应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 行政法中对时间的规定依据是什么

因为我国司法资源较少,另外也是为了促进公民能够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因而法律设置了期限,至于期限的长短是根据一般情况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标准,对行政复议的申请等权利行使的期限设置一般考虑了当事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决定是否申请的时间,去申请所需的时间等等因素。

3. 我国行政法颁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及相关的诉讼法和处罚法

目前我国综合性的行政法律主要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等,行政强制法尚在审议中,行政程序法的出台还遥遥无期。另外,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发布的规章,都是行政法律。
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颁布,1990年10月1日实施。其作用是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4. 新行政法生效时间

法律分析:1.我国行政处罚法并未没有明确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但相关履行处罚决定和未按决定履行处罚义务应招致何种法律后果的条文均表明: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是自送达给当事人之日起生效,除了处罚决定书上明确了某具体时间履行外,一般均应当立即开始履行决定中载明的义务。

2.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填写说明,写明被处罚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简易程序要求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因此应写明经查证属实的违法事实的具体情况。有多种违法行为的,应分类填写。违法依据:写明违反法律的具体条款,一般是禁止性或义务性条款。要求写明法律名称和具体条款,一般是法律责任条款,没有相应法律责任条款的不得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5. 行政法什么时候出台

麻烦.设置-下最`佳.

6. 我国行政法颁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国家行政复管理的法律、法规制统称为“行政法”,所以没有一部具体叫“行政法”的法律。行政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一千多部,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

7. 行政法规的发布时间和成文时间哪个更重要

在公文写作中,大家常常会发愁,这个成文日期和发文日期到底是不是一样的版。成文日期亦称制文日期,是权公文生效时间的根据之一。凡公文都要准确清楚地标识成文日期,它直接关系到一篇公文的时效。对其确定一般依这样的标准进行:会议通过的公文,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领导人签发的公文,以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法规体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电报及一般信函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发文日期又称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印制和发出日期,标识这一要素是为了准确反映公文的生成时效,对其确定要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于公文版记部分“抄送机关”之下的位置。要特别注意成文日期与印发日期在时间上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亦即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在不一致时,印发日期只能晚于成文日期,而决不可能提前。

8.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许可法》中的期限全部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八十二条:本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行政强制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六十九条:本法中十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行政复议法》中的“5”日和“7”日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四十条第二款: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只有两个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该条例第十八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规范中皆没有明确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但一般来讲,3日、5日、7日这些较短期限都应当理解为工作日,因为本身时间较短,如果算自然日,赶上节假日国家机关不上班,就会使得公众丧失期限利益,显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拘留日期当然是自然日。

希望能帮到你。

9. 弱弱的行政法时间问题

应当是第一种。
但是实践中,在有效期届满前,也是可以提交申请的。

热点内容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 发布:2025-07-21 18:20:12 浏览:279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计算 发布:2025-07-21 18:15:15 浏览:410
合同中的法律效力和效益有区别 发布:2025-07-21 18:07:01 浏览:625
礼仪与法治手抄报 发布:2025-07-21 17:46:29 浏览:962
新婚姻法主贷人副贷人 发布:2025-07-21 17:44:25 浏览:896
广西婚姻法咨询 发布:2025-07-21 17:35:37 浏览:168
合同法上的市场价如何确定 发布:2025-07-21 17:34:54 浏览:303
虚假诉讼刑法 发布:2025-07-21 17:24:48 浏览:324
保定市南市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21 17:10:58 浏览:943
代建监理法规 发布:2025-07-21 17:10:52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