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的概念

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的概念

发布时间: 2022-03-30 16:06:14

Ⅰ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诉讼证据: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回观真实材料答。
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客观性,即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之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二是关联性,即诉讼证据必须与特定之案件有内在之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之事实不能作为证据;
三是合法性,即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之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数据。

Ⅱ 三大诉讼法证据种类的异同

法律分析: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责轻重的责任由审判机关、检查机关、侦查机关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则上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分别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2、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有所不同: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有的证据种类。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特有的证据种类;3、证明对象不同: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有关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的事实。民事诉讼法的证明对象主要是民事纠纷产生和发展的事实和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事实。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与被诉讼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4、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程序是侦查和审查起诉过程中的证明规则。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程序规则体现在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中。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明程序规则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调查手机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Ⅲ 三大诉讼法关于证据程序规则的比较

在我国,有三大程序法。分别是关于民事,刑事,行政的。他们的名称一般也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于我国的诉讼程序与广大的中外诉讼程序基本套路都相差无几,仅仅是在一些地方为了适合本国的国情,而约有一些差异。
请看链接

Ⅳ 简述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诉讼证据的概念: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概念的规定具有代表性,对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证据都是适用的。
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
(1) 客观性,是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虚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2) 关联性,是指必须与特定的案件内在的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
(3) 合法性,是指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证据。
关于诉讼证据的种类或者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三大诉讼法均有相应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据有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
《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Ⅳ 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概念和种类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新刑诉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内。
包括:
(一)物证;容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Ⅶ 三大诉讼法共有的证据种类

(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被害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

Ⅷ 诉讼证据有哪些特征我国三部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有哪些

诉讼证据有三大特性:1、证据的客观性;2、证据的关联性;3、证据的合法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证据可分为七类,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一、证据的客观性
1.证据的客观性:指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2.证据客观性的根据有二:一是由于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二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即坚持物质存在第一、认识第二。
3.承认和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在办案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证据的关联性
1.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
2.证据的关联性的根据有二:一是由于证据是伴随着刑事案件发生过程形成的;二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因果联系是普遍的。3.在办案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理解证据关联性的时,应注意的问题。
(1)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适强加的,也不是牵强附会的;
(2)这种联系是可以通过分析、判断而认识的;
(3)联系有一种必要的形式--情与理的推断。
三、证据的合法性
1.证据的合法性:指证据只能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察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也叫证据的许可性。
2.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Ⅸ 三大诉讼法学对证据的定义有何不同

三大诉讼法学对证据的定义不同点:

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

2、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有所不同。

3、证明对象不同。

4、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

三大诉讼法证据种类的相同点:

1、客观性。

2、关联性。

3、合法性: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依照法律法定程序进行提供、收集、调查和审查核实。

Ⅹ 简述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要权威些的答案)谢谢!

诉讼证据: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客观性,即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之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二是关联性,即诉讼证据必须与特定之案件有内在之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之事实不能作为证据;
三是合法性,即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之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数据。

热点内容
深圳公明劳动法电话 发布:2025-07-21 07:17:13 浏览:120
法治观念建设 发布:2025-07-21 07:17:11 浏览:907
她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期间 发布:2025-07-21 07:17:06 浏览:31
立法司法行政英文 发布:2025-07-21 07:16:31 浏览:877
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违约 发布:2025-07-21 07:16:23 浏览:317
国际经济法货物不符时买方的通知义务 发布:2025-07-21 07:07:18 浏览:358
法院执行局局长与庭长 发布:2025-07-21 07:00:40 浏览:338
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试题解析 发布:2025-07-21 06:59:08 浏览:845
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发布:2025-07-21 06:39:36 浏览:104
旅行社政策法规 发布:2025-07-21 06:33:59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