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简历造假

劳动法简历造假

发布时间: 2022-03-30 17:32:20

1. 公司与我协商解除未果,翻查我的档案,发现我的简历有造假,以此让我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是由权利查看员工的档案的,但当事人简历造假会造成劳动合同无效。
法律分析
劳动者伪造履历,构成欺诈,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应聘职员故意虚构履历,使用伪造的学历证书,编造虚假履历,骗取用工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构成欺诈,其以欺诈手段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用工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里面都有规定,劳动者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行为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而提供虚假履历是可以视为欺诈手段的。但是这里面有个空子,其实法律里面没有规定什么类型是属于欺诈手段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欺诈手段有哪些的话,那么对伪造履历而入职的员工,用人单位是可以和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而且也不用支付赔偿金。社会招聘中,员工的工作经历系其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劳动者之前在同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往往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该员工及确定薪资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劳动者提交虚假工作经历,必然会导致用人单位基于对劳动者能力的错误推测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核定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劳动仲裁会发现我学历造假吗

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都会更偏向于劳动者(有时也不尽然,个别情况下也会不利于劳动者),但不代表对方提出的证据不会经过质证,如果确实存在学历造假行为的,具体要看工作岗位招聘是否要求学历,决定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单反解除劳动关系。但总的来说只要提出了就会进行调查,如果确实有隐瞒行为是藏不住的。
法律分析
根据提问来看,可能是存在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金纠纷,公司对劳动者的学历真实性提出质疑,主张劳动者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情形,意图免除经济补偿。那么,”公司找茬说简历造假“,就意味着首先要确定劳动者是否存在虚造简历的事实,其次要确定这些虚造的事实是否足够影响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根据这些情况,法院会根据法律和案件事实作出合理的判决,具体而言:
①存在简历造假,并且是关键信息造假(如学历造假、工作经历造假的),足以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的,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合同可撤销,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金;
②存在简历造假,但不是关键信息造假(如兴趣、特长等),不足以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的,不足以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合同生效,公司依然需要支付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3. 劳动仲裁以后,公司找茬说我简历造假,要上诉,公司能赢吗

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都会更偏向于劳动者(有时也不尽然,个别情况下也会不利于劳动者),因此不能保证在一审中还能胜诉。且如果公司能够证明过错确实在你的,在一审中公司确实会有相应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能否胜诉取决于双方的诉讼请求、证据和辩论策略、庭审情况,单纯地问公司“能不能赢”是不严谨的。
法律分析
根据提问来看,劳动者一方在劳动仲裁中似乎是获胜了,具体而言,如果是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金纠纷,那么公司主张劳动者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情形,则可以免除经济补偿。
那么,”公司找茬说简历造假“,就意味着首先要确定劳动者是否存在虚造简历的事实,其次要确定这些虚造的事实是否足够影响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根据这些情况,法院会根据法律和案件事实作出合理的判决,和之前劳动仲裁的胜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看双方能够提出怎么样的证据支持其诉讼请求,具体而言:
①存在简历造假,并且是关键信息造假(如学历造假、工作经历造假的),足以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的,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合同可撤销,公司大概率胜诉;
②存在简历造假,但不是关键信息造假(如兴趣、特长等),不足以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的,不足以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合同生效,公司依然需要支付补偿金;
③不存在简历造假的,如果不能提出其他案件事实的,大概率与劳动仲裁的结果相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4. 何旻哲承认简历造假

昨晚播出的新一期《令人心动的offer2》中,实习生何旻哲和王颖飞在新一轮模拟法庭课题之后,因排名靠后被提前淘汰。

在离开之前,何旻哲向王钊律师承认,一直以来网传自己”简历造假“一事属实。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四名带教律师在讨论后一致决定,取消何旻哲在律所的实习经历认证和一切考评,成绩归零。

在节目播出后,何旻哲也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长文回应简历造假以及其他网传信息并致歉。

从节目中公开的简历信息来看,何旻哲造假的部分是其称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实习经历。

据知情网友此前透露,在该段时间,何旻哲真实的实习单位是位于广东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也有自称是普华永道HR的网友投稿:并未在公司系统中查询到任何叫何旻哲的实习生或员工。

此外,对于这段实习经历的内容也存在夸大嫌疑。针对简历中“独立完成应收账款、各项收入和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等会计科目底稿的编制”一项,有网友表示:

“四大的短期实习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碰底稿的,更别提独立完成底稿的编制。而他在简历写的'能做应收和长投的底稿',至少是入职两年的正职员工才能完成的。“

在节目中,同样作为法律专业出身的观察员撒贝宁对此事发表了评论:法律的根基是真实,没有真实,其他的公平正义就都无从谈起。

何旻哲的事例也为所有正在求职的年轻人敲响警钟,简历造假已经触及了劳动法,聘用单位一经发现,可以依法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而更为致命的是,在很多行业,员工一旦出现诚信问题,就会被拉入行业黑名单,严重影响今后的职业发展。

守信重义在任何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品格,在这方面放下的错误,如王律所说,需要更长的时间和努力或许才能慢慢抹平。

5. 简历造假犯法吗

不犯法,但属于比较重大的欺骗行为,公司可以以此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如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5)劳动法简历造假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有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知识技能、学历这些判断是否胜任的信息如有虚假,属于求职者以欺骗的手段影响用人单位录用决定,这构成劳动合同无效。一旦查实,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金。

而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这些档案资料信息,如有虚假,并不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录用决定。有些单位可能会关注员工的家庭住址,通过住得远近来预测其工作稳定性。

但是家的远近对稳定性的影响是无法量化判断的,同时还会受到交通工具等其他因素的干扰,显然这不会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决定性因素,仅仅会作参考使用。

同样,如果婚姻和生育状况有虚假,那员工未来真要请晚婚假时,单位便能以员工已结过婚为由,拒绝给予晚婚假。因为员工入职时已向公司申报过自己已婚的状况,再结婚属于非首次,不能再享受晚婚假了。

对求职者来说,简历造假就像是埋了一颗定时炸弹,职场越成功,一旦被引爆,所付出的代价将越大。

参考资料:人民网—简历造假,赢现在的工作 输了未来职场

6. 劳动法简历造假,单位可以开除我吗

劳动者简历造假,用人单位可以以劳动者欺诈为由,认定劳动合同无效。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7. 员工简历造假,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五款又同时规定”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 员工入职后发现简历存在虚构怎么处理

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该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因为该劳动合同的无效,用人单位便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立即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为用人单位也有权要求劳动者,将通过虚构简历而获得的与其真实简历不相当部分的工资予以返还。
最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不仅仅要退还因虚构简历而多获得的工资,更有可能承担因其欺诈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旦被发现简历造假,定会对其个人求职信用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得后面的求职过程尤为艰辛。所以,求职要诚信,你对他人真诚,别人才会接纳你,对你开诚布公。

9. 简历作假通过面试,公司违反劳动法申请仲裁会有关系吗

如果某人简历作假通过面试,如果公司取得了相关证据,并且证据确凿应该依法通过劳动仲裁将该人辞退。不会造成公司违反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供参考。

10. 简历中有虚假信息,转正后,公司可以无偿解除劳动合同吗

看劳动合同里怎么规定的,而且要看一下简历中的虚假信息和当初招聘的时候是不是有严重的冲突,比如说你们要招本科的,但是对方是一个大专的,那么转正以后公司发现有虚假信息,完全可以以劳动法进行无偿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深圳公明劳动法电话 发布:2025-07-21 07:17:13 浏览:120
法治观念建设 发布:2025-07-21 07:17:11 浏览:907
她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期间 发布:2025-07-21 07:17:06 浏览:31
立法司法行政英文 发布:2025-07-21 07:16:31 浏览:877
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违约 发布:2025-07-21 07:16:23 浏览:317
国际经济法货物不符时买方的通知义务 发布:2025-07-21 07:07:18 浏览:358
法院执行局局长与庭长 发布:2025-07-21 07:00:40 浏览:338
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试题解析 发布:2025-07-21 06:59:08 浏览:845
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发布:2025-07-21 06:39:36 浏览:104
旅行社政策法规 发布:2025-07-21 06:33:59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