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离职几天需结算工资
① 离职后工资多久必须结算
劳动法中没有规定离职后多久把工资结算完的规定,但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有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予结清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二、试用期不可以随时辞职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试用期的相关规定是特别规定,目的是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全面考察劳动者的内在能力和素质是否与应聘单位一致,综合判断劳动者是否完全符合录用条件。 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立即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也可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等,决定是否继续工作。 试用期内,劳动者不愿留任的,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二、离职后拖欠工资的处理
1、必须确认与工作单位的劳动关系事实,如工资、工作记录、工作中的档案记录等。
2、确认劳动关系后,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以与上司协商,要求公司补发工资。
3、协商不成的,带上相关材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 拖欠工资投诉、拖欠工资找劳动局或者劳动仲裁委员会。
若是在生活中离职后,前公司工资不足的情况下,通常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解决问题,但如果自己觉得麻烦,或者还没有解决问题,或者工资拖欠额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律师起诉,将拖欠的工资返还但是,必须注意在辞职前书面提交辞职申请,辞职申请也要找到好的辞职理由。 说实话,不能说找到更好的工作,工资工作之类的。 委婉地说,想改变环境、想出去工作、容易回老家照顾父母等,感谢公司的培养,对不能为公司工作感到深深的遗憾。
② 劳动法规定员工辞职工资要多久结清
你好,《劳动法》没有对辞职时工资的支付时间进行规定,但是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的规定,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同时该规定的适用前提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公司没有违法行为,你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工资。
不过目前实践操作中,很多用人单位下一次发放工资时进行工资结算发放,当然这是违反规定的,如果你个人符合应当一次性发放工资的条件,公司拒不发放的,你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以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③ 劳动法规定离职后多少时间结清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必须在员工离职后十五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及社保转移手续。未办理的,造成员工损失的,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网页链接
④ 劳动法离职后工资多久必须结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⑤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对于离职员工的工资结算,只要你按照规定递交离职报告,并且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那么在你离职当天工资就应该全部结清。
⑥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时间
主动辞职,没有其它经济补偿的。除非在公司没有缴纳社保的前提下,并以回此为由,提出辞职,答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根据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什么时候辞职就什么时候结算工资,不过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是有一个固定的发工资时间,如果还没到就按公司规定到下个月才可以领取。你也可以跟用人单位协商,单位同意就可以发放。
离职工资的相关知识:
如果签了合同,试用期内你必须提前3日通知公司,才可以离职,没签合同,你可以随时要求离职,要求公司支付你应得的工资、从次月开始的双倍工资、支付你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可以跟公司协商,给你足额应得工资,放弃补偿,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准备好证据,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原来辞职也是有相关规定的,各位劳动者看了律师的回答之后,应该对辞职后的工资结算问题有了一定了解。也希望各位劳动者在辞职的时候都能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或补偿。
⑦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⑧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时间规定
离职工资是按照每个月的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
劳动者在离职的时候是需要提出离职申请然后办理离职手续,公司进行转移社保关系然后需要结清工资报酬。
离开公司之后,用人单位会根据固定发工资的时间给劳动者发放工资,工资的结算是按照每个月的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要是还没有到发工资的日期就想要离职的,按照用人单位规定只有到下个月固定发工资的时间才能领取。
用人单位是不能够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造成员工损失的,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条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作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其它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⑨ <劳动法>规定离职后多少时间结清工资
如果是正规公司的话,离职到期了当天就可以结清工资。如果公司规定发工资是15号或者月底,那就只有等到公司统一发工资结清了。
⑩ 劳动法规定离职后多久结清工资
劳动法规定员工离职当天就可以要求单位结清工资。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辞职,指的是员工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离职,则指的是员工离开原工作单位和原单位职务的劳动法律制度;辞职是员工主动提出,而离职可以是员工主动提出离职申请,也可以是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个人因素与离职:
1、个人因素通过“ 期望与价值”影响离职;
2、期望与价值存在需求的方向和大小两个维度,可接受与不可接受两种水平,当前与长远两种形式;
3、 离职发生在不可接受范围中。 离职过程极有可能发生在两种水平的界面上;
4、两种水平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所以离职决策是动态与非确定性决策;
5、两种水平的动态变化不仅来自个人因素,还来自个人对市场的知觉变化。 知觉变化受可及信息影响,其中包括寻职行为信息。 寻职难易影响对劳力市场的知觉,进而影响期望与价值。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