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法律判决书

劳动法法律判决书

发布时间: 2022-03-31 02:09:21

Ⅰ 问中国劳动法法院判决书下答后,如果强制制执行要多久,如果执行时间太久,劳动法的意义何在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说法院强制执行二年后过期。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是6个月执行完毕。《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Ⅱ 劳动纠纷一审判决书里引用一下民事诉讼法,一下劳动合同法。结果怎么都是劳动者承担不利后果呢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在程程序中到引用民事诉讼法是正确的,在法法理运用上引用劳动法(实体法)也是正确的。判决结果对劳动者不利,只能说诉求不合珏理,证据不足,缺少法律支持。

Ⅲ 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判决职工劳动关系持续,后企业强行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是否合法

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判决职工劳动关系持续。而企业强行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是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可以持法院的判决书到劳动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恢复该职工的劳动关系供参考。

Ⅳ 判决书依照劳动合同法第50条最低工资规定第12条之规定判的但是判决书上一分钱没有请问能申请执行吗

"1、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n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n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n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n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n2、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加班工资基数有明确约定的,按约定的标准确定。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n劳动法\n第四十四条【加班工资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n(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n(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n(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劳动合同法条例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Ⅳ 深圳一公司每月28号发上月工资,判补偿11万,法院的判决依据是什么

其实根据我国的劳动法,是需要在每个月22号之前支付工资的,所以这个公司在28号发工资,肯定是违反我国劳动法的,只不过在当时的一审判决当中,并没有支持他的诉讼请求,所以他才会选择再次诉讼。深圳的一个公司,因为每个月28号给员工发工资,结果人家的离职的时候,将他告上了法庭,法院最后的判决是赔偿11万元。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样的判决不可思议,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在这一次的事情当中,公司到底违反了哪些法律。

第三,如何看待这一次的判决?在这一次的事情当中,我关注的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很多人都已经会放弃这件事情,而他却足足坚持了三年,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换来了这一次的成功判决。

Ⅵ 一审判决书认定劳动关系期间事实是工龄吗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的终止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解读】

与全日制用工相比,非全日制用工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弹性的用工方式,在劳动关系的解除程序上非常宽松:一不用告知理由,二不用提前通知,三不用协商一致,四不用给经济补偿,基本没有任何限制。

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非全日制用工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但是坏处也很明显:用人单位如果要开除非全日制劳动者,那就是一件看心情的事,基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因此有观点认为,本法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的解除方面,十分亏待劳动者。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样只做是为了保持用工的灵活性,无可厚非。

笔者个人的思考是,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的解除,法律一刀切地规定一律不给经济补偿金,可能不太合适,如果可以区分情况对待会更好一些。比如一个麦当劳的非全日制钟点工,工作一两个月就要离职,那这种情况不给经济补偿金也没什么好争的;但是如果一个非全日制用工的煮饭阿姨,辛辛苦苦为单位煮了几年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说开就开,也不给经济补偿金,这就显得法律比较没有人情味。

无论如何,从本条看来,非全日制用工对劳动者的保护,是远不及全日制用工的。

【案例】

牛四辈于2006年9月入职开封市中洁餐具消毒配送有限公司,双方口头约定:牛四辈为小时工,每小时工资为16元,每天上午8:30上班,12:00下班,每天上班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牛四辈在中洁公司工作至2010年年初时,中洁公司终止了双方的用工关系。

2010年4月,牛四辈以已与中洁公司形成劳动关系为由,向开封市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中洁公司支付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仲裁未支持。牛四辈不服,起诉至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院认为,牛四辈2006年9月通过社区介绍到被上诉人中洁公司工作,担任锅炉工。根据双方在劳动仲裁及诉讼期间提供的相关证据,可以认定双方的关系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且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承担双倍工资。因此牛四辈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牛四辈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案情:建设工程施工公司将工程的一部分分包给甲,甲又找了乙在工地上进行机械维修。乙在维修机械不小心被机械砸伤,乙起诉公司,要求确认与公司之间有劳动关系。

二、诉讼程序预测:乙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的途径,首先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没有支持其诉求后,乙才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确认劳动关系。

三、最高院观点:建筑领域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与承包人、分包人或转包人之间既不存在雇佣关系,也不存在劳动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4月11日发布的《对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9条作出进一步释明的答复》

四、庭审程序预测:庭审的关键是举证与质证,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的举证要素可以参照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进行预测。

该《通知》第二条明确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该通知明确了,作为劳动者在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件中,劳动者提供证据可能有:1 “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2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对此我在庭审前重点对上述两类证据的举证、质证方式进行了准备。

质证思路:1、对“工作证”、“服务证”之类的质证:1真实性:形式上的真实性:证据的载体或证据本身必须真实,非虚假、伪造(包括编造、篡改);实质上的真实性:证据内容能否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2合法性:证据合法性要求主体、方式、程序和形式四方面合法;3关联性:该证据是否有证明待证事实的可能性。

2、对证人证言的质证:1证人需直接或间接的了解案件情况;2证人能正确表达;3有无利害关系;4是否出庭,在法庭未允许的前提下,证人出庭是证人证言有效的前置条件。

开庭:原告列举的证据有:1劳动仲裁委员会出具不予受理的决定书;2主张具有工资性质的银行流水;3原告身穿公司工作服的照片;4原告工友的证人证言。

Ⅶ 请问劳动法案件开庭之后一般要多久才能拿到判决书 什么时候才能领到所得赔款 在这之间如果本

一审案件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法院的判决书会规定你的什么时候可以拿到赔款,如果到时他不给,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要有正式的授权委托书。

Ⅷ 劳动法的判决书一般什么时候可以下来

一审案件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规定什么时候投保险 发布:2025-07-21 02:44:17 浏览:887
被逼致死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1 02:42:52 浏览:251
郭峰律师 发布:2025-07-21 02:22:57 浏览:120
法官员额年 发布:2025-07-21 02:22:20 浏览:537
医事法治研究中心 发布:2025-07-21 02:21:41 浏览:759
合同法的四个特征 发布:2025-07-21 02:00:18 浏览:65
民法龙卫球 发布:2025-07-21 01:58:00 浏览:185
劳动合同法选择题解析 发布:2025-07-21 01:47:50 浏览:466
我的依法治国梦 发布:2025-07-21 01:39:54 浏览:393
人事档案是否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发布:2025-07-21 01:39:19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