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续签的规定
㈠ 关于劳动合同续签的问题
1、劳动合同到期,单位是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的。
2、如果你想续签而单位不签,那么单位是要支付你经济补偿金,补偿年限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计算,并同时参考你与单位最后签合同的期限:
比如原合同的期限是3年(2006年7月1日起~2009年6月30日),那么补偿从2008年1月起开始到合同终止日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需支付2个月的经济补偿。
㈡ 新《劳动法》关于续签劳动合同的问题!
第四十抄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不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2、不通知不用赔偿
㈢ 新劳动法合同续签期限
从2008年开始,连续签订合同两次,第三次开始就要算无固定期限合同了.或者连续工作10年,也会成专为无固定属期限合同.
只要公司同意签一年当然没问题,但这样的话会增加单位的用人成本和用人风险,因为同样是签一次合同,如果只签一年的话,签个两年,第三年就变成无固定期限合同了,现在比较多的做法是第一次签3年,第二次签6年.
㈣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针对续签合同时间的规定
你好,根据劳动合同规定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如果第三订立劳动合同时,就不能再订立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就是没有终止期限合同。
㈥ 关于{劳动合同}续签的问题懂劳动法的帮帮忙谢谢!
我的看法是:公司应将2008年1、2月工资发给你,另按2月工资标准补偿给你。因为按照《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在30天内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到2008年1月31日前不涉及补偿的问题。
㈦ 请问劳动法那几条是续签合同法
续签劳动合同一般须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法》中对续签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只是在第十四条中有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㈧ 劳动合同到期后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劳动法合同续签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即合同到期日,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则该到期日即为事实劳动关系成立之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因此,在到期日后一个月内应签订劳动合同。
3、2009年1月13日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㈨ 劳动合同到期的,应在什么时间续签劳动合同
一个月内
劳动合同到期的,用人单位最迟应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的一个月内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9)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续签的规定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下列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立。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社会保险条款,同时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有关福利待遇条款,而这些条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质利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