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为什么不保护学生
① 大学实习生为什么不受劳动法保护 实习生的权益靠什么维护
因为实习生并非适格的劳动者,所以不受劳动法保护。但是实习生可以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其中可以约定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条款,实习协议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签订就业见习协议,明确见习期限、岗位职责、见习待遇、见习计划安排,以及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的权利义务。见习期间,见习单位应指定专人加强对见习人员的工作指导,努力提高见习质量
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见习期满,见习单位应为见习人员出具见习证明。高校毕业生在同一单位见习时间一般为3-12个月。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单位正式录用的,单位应及时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见习时间可作为工龄计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1)劳动法为什么不保护学生扩展阅读:
实习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作为用人单位,应该与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或与实习生、实习生所在的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工作时间、实习费、实习内容等细节。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为实习生购买商业保险,避免实习过程中发生因工受伤后产生经济赔偿纠纷。
1、只要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主观意志下,签订的协议没有违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内容,均视为有效的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2.实习期间和单位之间不是劳动合同关系,现在还是学生的实习者,要等你毕业后才能和单位缔结正式的劳动合同关系。
3.既然不是劳动关系,就不可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但是可以根据协议的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去法院申请民事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
② 大学生受劳动法保护吗
1、大学生在校期间复,制选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如果上班,与公司建议的是劳务关系,是受《合同法》的调整;
2、如果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将其纳入正式员工管理并支付一定的报酬,其间因工作发生的事故伤害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3、法律依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2.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关于技校学生工伤认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马鞍山市劳动保障局:
你局《关于技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因工受伤能否认定工伤的请示》(马劳社〔2008〕44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你市技师学院学生在某单位顶岗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将其纳入正式员工管理并支付一定的报酬,其间因工作发生的事故伤害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此复。
二○○八年九月一日
抄送:各市劳动保障局
③ 劳动法 保护学生
1、可以拿到双倍工资
参见劳动法合同法82条
2、雇佣学生也应支付工资,毕竟你劳动而对方获利了
④ 为什么应届生不受劳动法保护
劳动局的这种说法相当不负责任。
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说应届生不受劳动法保护。
建议向其上级领导反映其不负责任的情况。
⑤ 学生实习期间不受劳动法保护
就像民法中雇佣关系(如:保姆等)不受劳动法保护一样,学生实习期间不受劳动法保护。法理上称为主体不适格。
参考资料:《实习期间的权益如何保障》
http://www.fyee.net/info/62970-1.htm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极其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在积极拓宽大学生实习渠道,许多公司、企业等单位成为部分高校的定点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为了积累经验,增加求职砝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不少学生自己也在主动地联系实习单位。
实习期间不成立劳动关系
不可否认,实习是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阶梯,如果实习好了,自然可以提高实践能力,拓展就业机会,可一旦事与愿违,在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该如何寻求保护呢?
“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明显特点是用人单位与实习人员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专业博士范围指出,“因为实习大学生与学校依然有教学关系,还处于没有毕业的状态,大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单位根本无法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而且这种实习本身的目的在于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专业训练,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学。”
范围指出,通常所说的实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实习。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总结提炼,实习基本分两种情况。一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如《专利代理条例》中规定,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满一年后,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在这种实习中,实习人员必须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目的在于增强从事这些专业工作的熟练度,以便将来能够较为独立地从事这样的职业。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律师、医师,等等。
另外一种是实习人员出于学习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如上面所说的大学生的毕业实习。
实习期间不受劳动法保护
对于第二种情形的实习,法律上区别是否是实习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身份。范围分析说,一般情况下在校学生在学校安排下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到单位进行实习,因在此时全日制学生还是学生身份而不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由于学生不是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不能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一旦学生在毕业后,继续留在实习单位的,两者间的关系将发生变化,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毕业之后以失业或待业人员身份到其他用人单位的,因其已具备劳动者的身份,视为就业,则产生试用期、学徒期等概念。无论是在试用期还是学徒期,学徒期和试用期都应当成为劳动合同期的一部分。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如在此期间不幸患病的,还享有法定的医疗期。
保障合法权益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实习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呢?一旦发生侵权案件,维权又以何为法律依据呢?
范围指出,现阶段,国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有关规定中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实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产生的劳务和人身伤害纠纷只能按照一般的民事纠纷处理,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习期间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涉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目前就业难的情况下,学生本人并不具备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实习权益保障协议的主动权。据相关调查,用人单位也没有与实习生签订保障协议的主动意识。一些学生自己通过关系找实习单位,双方连基本的协议都没有,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后,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
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相关法律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使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有法可依,把实习期间的大学生纳入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或者出台更为明确的为实习期间大学生服务的法律,切实降低大学生因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进行维权的成本,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此外,高校作为管理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些实习规范性文件,并尽可能和实习单位达成一致。大学生在自选实习单位时还应该注意,要慎重选择实习单位,事先了解该单位的经营合法性和行业信誉;在对实习单位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最好在实习前与之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拒绝实习单位收取抵押金或扣留身份证件的无理要求,等等。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多留意周围的人和事,一旦权益受损发生争议,才能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或证人。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必要时把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纳入实习生进入市场实习的规则之中,制订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不断规范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在该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⑥ 学生受劳动法的保护吗
学生受《劳动法》的保护。
未成年学生依法受保护:
1、《劳动法》第58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版未成年工实行特权殊劳动保护。
2、《劳动法》第64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劳动法》第65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劳动法》第94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于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成年学生依法受《劳动法》保护。
顺祝好运!
⑦ 学生打暑假工受劳动法保护吗
一、如果打暑假工的学生是未成年人,那么受劳动法特殊劳动保护,如果是成年人,那就不受劳动法特殊劳动保护。
二、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一旦发生劳动纠纷,那么对学生不利。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2、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第六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5、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如下:
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7)劳动法为什么不保护学生扩展阅读
我国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由于未成年工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期,国家根据未成年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规定对未成年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卫生加以特殊保护。
一、国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
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81号)、《使用童工罚款标准的规定》(劳动部、财政部文件,劳力字〔1992〕27号)等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
二、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劳部发〔1994〕498号)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网络—《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⑧ 学生工受劳动法保护吗
法律分析:受劳动法保护的,因为是构成了劳动关系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⑨ 学生受劳动法保护吗
法律分析:不受劳动法保护,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应受《民法典》调整。可以依据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用工协议要求支付劳动报酬、解决相关纠纷。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⑩ 未毕业的学生受劳动法保护吗
法律分析:不受,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未毕业前学生单位学校三方签订的实习协议是一般的合同,合法有效约束签约各方,但学生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一般的民事关系,享受并承担实习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