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支持起诉

民事诉讼法支持起诉

发布时间: 2022-04-06 17:30:37

1. 支持起诉原则

支持起诉的原则,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支持受害者起诉的诉讼原则。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支持起诉既有形式上的条件,又有实质上的条件。形式上的条件是:第一,支持者只能是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被支持者是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第二,必须是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基于某种原因未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受害者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就不必要予以支持。实质上的条件是:第一,加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侵权行为 ,不构成侵权行为,不存在支持他人起诉的问题。第二,被支持者,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必须是因侵权行为,而使其民事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受害者。形式上的条件和实质上的条件,应当同时具备,否则,不论是机关、社会团体 ,还是企业、事业单位,都不宜和不应支持他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2. 支持起诉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
支持起诉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依法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起。支持起诉的限于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民事诉讼依法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起。法律规定支持起诉原则,目的在于发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同民事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民事权益。这一原则要求:(1)支持起诉仅限于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案件;(2)支持起诉人只限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3)支持起诉必须是受害人没有起诉;(4) 支持起诉人只能支持原告起诉,而不能以原告的身份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 支持起诉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五条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4. 民事诉讼法中支持起诉的主体包括哪些

支持起诉: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回体或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答,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支持起诉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1、支持起诉的主体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2、支持起诉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违法行为。 3、支持起诉的时机必须是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造成了损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诉诸法院。 支持起诉原则的适用: 1、对有关单位来说,支持起诉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2、支持起诉人不能参加诉讼程序 3、支持起诉视为方式、程序、支持起诉人的法律地位等均无明确规定

5. 法律的支持起诉原则

 支持起诉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支持起诉原则是指对于损害国家、集体或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受害者出于种种原因未起诉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以 ...

6. 民事诉讼法支持起诉原则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依法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起。支持起诉的限于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7. 在民事诉讼中对于哪些案件可以实行在社会支持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之规定,被告人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的,应依法予以追缴或责任退赔。被害人请求附带民事诉讼的,不予受理。所以,属于非法占有财产的诈骗案件是不能附带民事赔偿的。

8. 民事支持起诉

法律分析:民事支持起诉案件流程具体为法院在收到公民、单位提出的起诉状后的七日内立案,然后进入案件受理阶段,在这个阶段,被告可以答辩、法院需要确定开庭审理的日期,之后法院需要对案件进行调查、并开庭审理、宣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陷入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确定自己的情形满足起诉的条件之后,就可以在书写诉状之后,向法院起诉。法院收到诉讼请求后,只要确定确实已经满足了起诉的条件,那么就需要立案处理,并按照既定的流程审理案件。

9. 民事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原则有哪些

人类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有着残酷竞争的社会。在整个社会中有人强同时也就意味有人弱。有人基于不合法理的原因获得利益那就意味着有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受害人基于弱势地位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合理的保护之间的权利,就必须有人去帮其维护其权利。那么民事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原则有哪些?我们来了解下。
一、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1)调解原则。
调解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在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人民法院都可以主持调解。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即调解的进行,应当是在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基础上,调解程序应当合法,调解的协议也应合法。若调解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不应久调不决。
(2)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依法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支持起诉原则。
支持起诉是指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支持起诉的限于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
(4)辩论原则。
民事诉讼中的辩论,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参加者是当事人双方及依法享有辩论权的诉讼代理人。辩论的内容,是案件事实及争议的问题,包括案件实质性问题和程序性问题。辩论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全过程,而不仅仅是限于辩论阶段。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双方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为当事人行使辩论权提供方便。人民法院应当重视辩论的作用,未在法庭L辩论和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
(5)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的范围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财产保全分为诉讼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
诉讼前保全要求具备以下条件:①发生了财产权益争议;③利害关系人申请并提供担保;③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诉讼中保全要求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案件具有财产给付内容;②存在着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将来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能性。
财产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变卖、限制支取到期应得收益、限制实现到期债权等。
(6)先予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①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②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③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其他案件。但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二是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7)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实行“由败诉方负担”的原则,此外,依据不同的情况,还存在按比例负担、人民法院决定负担、原告负担、协商负担、自行负担、申请人负担、被申请人负担等情形。
二、支持起诉原则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1、支持起诉的主体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2、支持起诉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违法行为。
3、支持起诉的时机必须是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造成了损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诉诸法院。
三、支持起诉原则的适用:
1、对有关单位来说,支持起诉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2、支持起诉人不能参加诉讼程序
3、支持起诉视为方式、程序、支持起诉人的法律地位等均无明确规定
实例:某妇女长期遭受家暴,但是又不敢去起诉离婚,这时候妇联出面,支持该妇女起诉,为妇女请律师等等支持性的行为,体现了支持起诉原则。
在民事领域中,双方之间的民事主体往往具有相对性。在民事诉讼中,往往双方当时人是利益纠纷的直接关系人,如原告是被侵权人被告则必须是侵权人。而在民事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原则则打破了民事主体之间的相对性,允许无利害关系的相对人介入到民事诉讼中,这样能够在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很好的其维护权益。

热点内容
清华大学2011届法律硕士就业统计 发布:2025-07-16 19:28:20 浏览:260
传达了条例 发布:2025-07-16 19:26:33 浏览:229
条例吉他 发布:2025-07-16 19:14:59 浏览:508
苏联立法权 发布:2025-07-16 19:09:11 浏览:933
广东闻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16 18:53:32 浏览:763
合同法不当得利的类型 发布:2025-07-16 18:52:48 浏览:492
艺术条例 发布:2025-07-16 18:52:12 浏览:963
合同法违约责任案例分析 发布:2025-07-16 18:51:59 浏览:936
带队出去培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6 18:51:21 浏览:778
部门规章和自律性规则 发布:2025-07-16 18:27:26 浏览: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