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保密限期

劳动法保密限期

发布时间: 2022-04-07 14:50:48

Ⅰ 企业要付多少保密费,员工才有义务为企业保密期限是多少有法律规定吗

保密是约定的义务,无时间限制,无需支付补偿,尽量另外签协议约定。只有竞业限制才有时间限制,不能超过两年,这个也要有补偿金,具体标准每个地方规定不同,但不是很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劳动法保密限期扩展阅读:

保密的对象和范围:

1、技术信息;

2、经营管理信息;

3、特殊约定的其他秘密。

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随着商业秘密的范围从技术秘密扩大到经营管理信息、特殊秘密等范畴,对保密的具体范围的确定产生了争议。为此,保密协议应当首先明确员工保密的对象和范围,以免就是否属于商业秘密及应否保密产生分歧。

保密协议的内容应涉及:

1、受约束的保密义务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可将商业秘密透露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2、受约束的保密义务人不可将含有保密信息的资料、文件、实物等携带出保密区域;

3、保密义务人不可在对外接受访问或者与任何第三方交流时涉及合同规定的商业秘密内容;

4、保密信息应当在合同终止后交还;

5、保密期限。

法律对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没有规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长期的,直至其进入公知领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开就可以永远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业可以在保密协议中约定不仅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而且在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后直至商业秘密公开为止,员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Ⅱ 2008版劳动法对保密协议脱密期有什么规定

一、劳动法对保密协议的规定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内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容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对脱密期的规定是在于员工签订的合同期快要期满前一段时间,公司可以根据之前的约定,将员工从原岗位上调离到新的岗位,在这段时间里让员工与商业秘密有所隔离,因此达到“脱密”的目的。因为,有很多的商业秘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员工离开这个岗位一段时间,其原来掌握的秘密也就可能不成为秘密或者没有过多利用价值了。脱密期的长短,一般是由公司与员工进行协商约定的。

Ⅲ 关于劳动合同中的保密协议期限

1、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还是有点不同。对于保密义务,只要还是秘密,就应该一直保密。而对于专负有保属密义务者的竞业限制有期限规定,不能超过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2年 ;

2、保密义务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单位无须支付补偿,竞业限制须要补偿,用人单位应在竞业限制期间内按月支付劳动者补偿。

Ⅳ 劳动合同的保密期限有规定吗,保密协议书范本

现代劳动合同法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断自我进步的。法国、德国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立法完善进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动立法,有效发挥了国家在调控市场经济方面的作用。与法国、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起步晚,目前体制尚不健全,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劳动立法相对滞后。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广泛借鉴国外和境外劳动立法的经验。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明确规定为订立劳动合同的一般原则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世界范围内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从维护社会劳动者利益出发,通过广泛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制度,来实现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和福利的增进。因而,定期劳动合同在这些国家只是适用的例外。
法国劳动立法比较发达,其在1910颁布的《法国劳动法典》中,将雇佣合同单独成篇,开始推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法典明确指出无固定期限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般原则,即雇主与雇员一般均应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

Ⅳ 劳动法,关于保密协议,急用,谢谢!

劳动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Ⅵ 新《劳动法》对“保密协议”有规定吗

此条款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竞业禁止期限最多为二年.
附相关法条: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Ⅶ 劳动法——保密协议

1.保密条款的期限不超过两年.
2.合同中未提及甲方的义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专保秘义属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3.保密条款的违约金只有在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时候,才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你只是辞职不受此限制,你只需提前30天向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就行.
4.离职后如果单位仍需你守此保密条款,需向你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合同里未提及,可由双方协商,但最长不超过两年.
如果单位无支付,则无权要求你守此承诺,出无权要求你支付违约金.

Ⅷ 保密期内能不能辞职

不附合劳动法规定,保密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要保密期限内必须保密。不影响解除劳动关系。

Ⅸ 劳动法—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通常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即保密回信息)约定答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
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负有保密义务的违约当事人将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
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
第一: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第二: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第三: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第四: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第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第六: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第七:公司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人及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李凯律师 发布:2025-07-16 02:30:40 浏览:445
福清市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7-16 02:29:59 浏览:370
中国建筑注册人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6 02:29:52 浏览:211
清溪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6 02:27:38 浏览:742
美国法院判 发布:2025-07-16 02:26:12 浏览:440
2018年劳动法计件工资规定 发布:2025-07-16 02:26:10 浏览:291
地方性法规之间冲突 发布:2025-07-16 02:18:23 浏览:965
淮南律师电话 发布:2025-07-16 01:36:34 浏览:523
吉林省工伤认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6 01:26:27 浏览:688
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6 01:24:22 浏览: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