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哪一条保证人工资的
⑴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什么作用
1、平等就业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即劳动者拥有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推动了基础;
2、选择职业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等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即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既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3、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劳动薪酬。获取劳动薪酬的权利是劳动者持续行使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这是对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享受劳动权利的最直接的保护。
⑵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详解
1.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 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并且无法安排补休,则应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
3.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法律客观: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⑶ 我在餐馆上班15号发工资再押1000元保证金合理吗
不合理,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⑷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
为增进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朋友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了解和掌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我们推出专题普法宣传系列内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三十问。
工资支付要求篇
1.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为保障农民工绝族群体权益制定的专门法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
2.问:农民工的定义?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
3.问:农民工的权利有哪些?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第十条规定,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并谈弊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4.问:农民工的义务有哪些?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规定,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5.问:农民工工资能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吗?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农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6.问:多长时间支付一次工资?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7.问: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与具体支付日期可以口头约定吗?
答:不可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8.问:农民工工资支付日期如何约定?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具体支付日期,可以在农民工提供劳动的当期或者次期。具体支付日期遇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的,应当在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前支付。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未能在支付日期支付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支付。
9.问: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时,应当履行什么义务?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时,应当提供农民工本人的工资清单。
10.问: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农民工怎么办?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及《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农民工可以依法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即人民法院经过书面审查即可督促用人单位限期履行义务。
工程建设领域规范篇(一)
11.问:建设单位需要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吗?
答:需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12.问:人工费用拨付周期的要求与其他工程进度款拨付周期的要求一样吗?
答:不一样。《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工程施工合同,应当约定工程款计量周期、工程款进度结算办法以及人工费用拨付周期,并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侍悔付的要求约定人工费用。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13.问: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应由何单位开设?
答:施工总承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六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该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
14.问:什么是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该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开设、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有关资料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妥善保存备查。
15.问:什么是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应当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具备条件的行业应当通过相应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管理。
16.问:可以先让农民工进场施工,日后再补订劳动合同和用工实名登记吗?
答:不可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应当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具备条件的行业应当通过相应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管理。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的人员,不得进入项目现场施工。
17.问: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实施监督管理有何政策规定?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工程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实施监督管理,掌握施工现场用工、考勤、工资支付等情况,审核分包单位编制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表,分包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18.问:工程建设项目要建立劳动用工管理台账?并保存多少时间?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当建立用工管理台账,并保存至工程完工且工资全部结清后至少3年。
19.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对施工总承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明确了哪些责任?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第三款规定,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第四款规定,工程建设项目转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20.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对分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明确了哪些责任?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分包单位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分包单位应当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并编制工资支付表,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后,与当月工程进度等情况一并交施工总承包单位。
工程建设领域规范篇(二)
21.问: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应当如何发放?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分包单位应当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并编制工资支付表,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后,与当月工程进度等情况一并交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分包单位编制的工资支付表,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直接将工资支付到农民工本人的银行账户,并向分包单位提供代发工资凭证。
22.问:用人单位或“包工头”可以扣押农民工的工资卡吗?
答:不可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银行账户所绑定的农民工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用人单位或者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变相扣押。
23.问: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导致欠薪的,由谁承担清偿责任?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或者分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清偿。
24.问: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因工程数量、质量、造价等产生争议的,可以拖欠农民工工资吗?
答:不可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因工程数量、质量、造价等产生争议的,建设单位不得因争议不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拨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施工总承包单位也不得因争议不按照规定代发工资。
25.问:用工单位使用个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未依法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的单位派遣的农民工,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怎么办?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用工单位使用个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未依法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的单位派遣的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用工单位清偿,并可以依法进行追偿。
26.问:用人单位将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发生欠薪的,怎么办?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将工作任务发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所招用农民工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用人单位允许个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导致拖欠所招用农民工工资的,由用人单位清偿,并可以依法进行追偿。
27.问:用人单位被依法取缔,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怎么办?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被撤销或者依法解散的,应当在申请注销登记前依法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未依据前款规定清偿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主要出资人,应当在注册新用人单位前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28.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对工资保证金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存储工资保证金,专项用于支付为所承包工程提供劳动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存储办法,对一定时期内未发生工资拖欠的单位实行减免措施,对发生工资拖欠的单位适当提高存储比例。工资保证金可以用金融机构保函替代。
29.问: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证金能否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
答:不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证金不得因支付为本项目提供劳动的农民工工资之外的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
30.问: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告示牌应当明示哪些事项?
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下列事项:(一)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及所在项目部、分包单位、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劳资专管员等基本信息;(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日期等基本信息;(三)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电话、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申请渠道、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
⑸ 劳动法劳动报酬规定
1. 我国政府制定的规范薪酬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宪法》、《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等。
2. 在《宪法》中,劳动报酬的相关规定如下:
- 第十三条: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国家可以对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 第十四条: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科技,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 第四十二条:公民有劳动权利和义务,国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 第四十三条:劳动者有休息权利,国家发展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 第四十四条:实行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 第四十五条: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时,有权获得物质帮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和医疗卫生事业。
- 第四十六条:公民有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第四十八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女干部。
3. 劳动报酬范围的规定包括:
- 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的劳动报酬。
- 计件工资:按生产合格产品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支付的工资。
- 奖金:支付的超额劳动报酬及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 津贴和补贴: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以及保证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的补贴。
- 加班工资:延长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因病、工伤、婚假、产假等支付的工资。
- 其他费用: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等费用,主要用于保证生命安全、人身不受伤害、身体健康等方面。
4. 劳动报酬是权利而不是福利,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体制,不能计入劳动报酬。劳动者应学习相关法律规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⑹ 劳动法第30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第30条规定是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本条是对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保护。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关系,履行劳动义务,由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及劳动力价值支付报酬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一方只要在用人单位的安排下按照约定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劳动者就有权要求按劳动取得报酬。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再用其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来购买自己和家人所需要的消费,从而才能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供养自己的家人,从而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报酬权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它不仅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有力的生活保障,也是社会对其劳动的承认和评价。
一、三个月不发工资怎么办?
1、沟通协商解决
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不管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是不发工资,都应先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搞清楚拖欠或不发的原因,再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处理,给公司和个人留有余地,要知道做事先做人,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妥善处理。
2、协商失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通过与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交涉,沟通协商不成,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维权需要自己搜集或者保留一些证据,能够证明你与这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比如工作牌、工资卡、考勤记录等任何一个,或者是单位给你交的保险是最好的证据。
3、除了以上两种渠道外,应理性对待工资不发的事情,千万不要用过激的言行(如:跳楼讨薪、跳桥讨薪、绑架老板等方式)来处理,以免事态恶化,使自己受害更加严重或者使自己从受害方变为 加害方。
二、无故拖欠工资是什么?
所谓“无故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依据原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克扣”劳动者的工资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①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②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
由此可见,劳动合同法30条规定的就是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当中的约定给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司法救济途径。一般不发工资的这种做法还是要先跟公司协商解决的,第一个月发生不发工资的这种情况以后职工就不能坐以待毙了,要到自己的工资最好是考虑马上离职,这种连工资都无法保证的公司,很难说以后再会遇到什么其他意外状况。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