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兼职合同受劳动法保证吗

兼职合同受劳动法保证吗

发布时间: 2020-12-21 22:06:18

『壹』 兼职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

兼职不违反劳动合同法。

区别于全职,兼职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兼职专者除属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如果只做一种工作则叫专职。

在西方国家指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专家、学者、实业家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业。兼职制度无论对个人、社会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于工余或课余时间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职的一种形式。这类兼职常见的有上门补习导师(家庭教师)、电脑维修、程序设计、钟点家务助理、业余模特,业余培训师等。

『贰』 做兼职的受劳动法保护吗

兼职也是工作,只要是工作,存在雇佣关系,都会享受劳动法保护的

『叁』 签订的是兼职协议,能确认劳动关系吗

支持存在劳动关系的认为,兼职行为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只要劳动者与兼职单位建立的用工关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实际履行行为具备劳动关系构成要件,符合劳动关系基本特征,仍应当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即使双方存在兼职关系,亦不当然的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应视具体情况而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四项、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第九十一条的规定,我国《劳动合同法》实质上承认了兼职劳动关系的客观存在,对兼职劳动关系是一种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只要劳动者与兼职单位建立的用工关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原用人单位和兼职单位对劳动者的兼职行为无异议,实际履行行为具备劳动关系构成要件,符合劳动关系基本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兼职关系也属于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肆』 兼职职工劳动法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吗

兼职的职工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因为这是只属于劳务。

『伍』 大学生寒假有合同兼职受劳动法保护么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我们的工时

1、大学生寒假有劳动合同兼职受劳动法保护的,如果以学生身份实生的,劳动法就保护不了你们了。
2、《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2、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陆』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兼职也是要签合同的

劳动法有规定兼职是可以不签合同的。但是,劳动者如果主张是全日制用工,企业很难举证专双方属是非全日制用工,所以书面合作最好还是签。

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约定试用期,提前三天就能辞职。薪酬的支付最长不能超过15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柒』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兼职也要签合同

劳动法有规定兼职也是要签合同的。
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不专需要签订劳动合属同,也不能约定试用期,提前三天就能辞职。薪酬的支付最长不能超过15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捌』 兼职工作受劳动法保护吗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主体适格条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这两个法律保内护。
首先,要看与雇主或容雇主组织是否属于劳动关系,通常3个标准:从属性,即雇员服从雇主或雇主组织管理,雇员已经成为雇主组织的成员;人身性,雇员是亲自履行雇主安排的任务和工作,不得转移第三人履行;有偿性,提供劳动获得相应报酬或对价。
只有你工作符合以上标准,与公司是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是同样受到劳动法保护的。
至于兼职,你的意思是不是全日制么?不是全日制工,那就是“非全日制用工“,一样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只是适用的条款有些区别。
另外,需强调一点,尚未毕业的大学在校生、处于实习期的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校、职校等”三校生“)、退休返聘职工等,不属于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相关权利义务的调整按照民事劳务关系处理。

『玖』 请问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兼职合同有什么区别劳务合同和兼职合同是否合法签订时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一、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和兼职合同的定义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属于全日制用工,兼职合同通常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务合同和兼职合同是合法的,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进行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双方约定权利和义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劳动合同与兼职合同的区别

1、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其中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雇用合同的主体是雇主和受雇人,而且雇用合同的雇主只能是自然人。接受劳动一方的不同是构成劳动合同与兼职合同的主要区别所在。

2、法律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兼职合同的劳动报酬则主要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法律不过分干预。其他诸如劳动保护、保险福利等方面,现行法律也只针对劳动合同作出规定。由上可见,法律对劳动合同的干预程度要高于兼职合同。

3、法律渊源不同。劳动合同属于劳动法调整,是独立的合同种类;兼职合同属民事合同的一种,由民法和合同法调整。

4、解决纠纷的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纠纷采用仲裁前置程序,即劳动合同纠纷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兼职合同是民事合同,审理机关是人民法院,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无须经过仲裁,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合同主体不同。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劳务合同提供劳动一方主体的多样性与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一方只能是自然人有重大区别。

2、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确立后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一方无须成为另一方成员即可为需方提供劳动,双方之间的法律地位从始至终是平等的。

3、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由于在劳动关系确立后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组织、支配,因此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提供劳动的一方有权自行支配劳动,因此劳动风险责任自行承担。

4、支付劳动报酬规定不同。因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工资除当事人自行约定数额外,其他如最低工资、工资支付方式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劳务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劳务费,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价格支付方式等,国家法律不过分干涉。

5、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劳务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受民法及合同法调整,因劳务合同发生的争议由人民法院审理。

四、劳务合同和兼职合同是合法,签订时需要注意:

1、要确定合同本身是合法的。确认自己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不得从事非法工作;此外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形式必须合法。

2、认真检查合同是否条款齐全。一份正式的合同应该条款齐全,包括地点、时间、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劳动报酬、合同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式、签名盖章等。

3、谨防霸王合同(不公正不合理的合同)。对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而且合同内容只约定求职者义务,很少涉及求职者权利的合同提高警惕。

4、对合同中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方面,勇敢地提出质疑。

5、利用合同中的补充条款,补充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内容,降低受侵害的风险。

6、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绝不签订对自身极为不利的合同,否则后患无穷。

7、自己保存一份合同。日后双方一旦发生利益冲突,便于查证核实。

『拾』 新劳动法中关于企业兼职人员,应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兼职人员,可以按非全日制用工签订劳务合同,也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好处是随时解约而不用支付经济补偿,也不用上社保。如果想要签订协议也可以,可以自行起草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10)兼职合同受劳动法保证吗扩展阅读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对于已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手续。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研究制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伤残5-10级的,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结算伤残待遇及有关费用。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五 发布:2025-10-20 07:31:11 浏览:606
血吸虫防治条例 发布:2025-10-20 07:23:37 浏览:716
劳合同法第406 发布:2025-10-20 07:09:35 浏览:443
法律援助有律师吗 发布:2025-10-20 07:00:58 浏览:974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异地 发布:2025-10-20 06:51:50 浏览:353
家庭道德篇 发布:2025-10-20 06:47:31 浏览:682
你站在道德 发布:2025-10-20 06:42:31 浏览:365
2017中国刑法 发布:2025-10-20 06:37:38 浏览:159
刑法古代人 发布:2025-10-20 06:22:43 浏览:801
行政法密切相关的论文 发布:2025-10-20 06:06:14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