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劳动法二胎产假规定
『壹』 二胎陪产假国家规定2016
计生条例修正案草案征民意,合法生育拟增30天“奖励假”,产假仍为128天。 产假拟增30天“奖励假” 产假到底休多少天,此前,市卫计委回应称将正式取消晚婚假30天,但透露将会增加计生奖励假及配偶陪产假。 昨日,公开征询意见的《草案》对此作出更具体规定。其中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三十天,配偶陪产假十五天。也就是说,如果草案通过,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将享受到国家规定产假98天加上30天奖励假,为128天,与此前的产假天数相同。相对于此前不能享受晚育假(比如“早育”)的女性而言,则是新增30天产假。 除新增奖励假,《草案》中还规定,符合条例规定生育的女性配偶还可享受15天陪产假。由于此前市卫计委表示已明确取消晚婚假,因此,晚婚夫妇的婚假仍为3天。
『贰』 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武汉产假及二胎产假国家新规定
国家规定产假不少于98天,湖北武汉市产假及二胎产假如果是晚婚则是128天,如果不是晚婚就是98天。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根据《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第三十七条规定晚婚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5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并给予其配偶10天护理假;
婚假、产假和护理假视同出勤,工资、奖金照发。接受节育手术的,其工作单位应当凭节育手术证明,按有关规定给予假期,并发给假期期间的工资、奖金。
(2)2016劳动法二胎产假规定扩展阅读:
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正式落地。全国30个省(区、市)已经延长了产假。各地产假有奖励假、陪护假,普遍达到138天至158天。
地方条例修改后,各地生育二孩产假普遍跟生一孩一样,能达到4个月以上,即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98天产假基础上,各地修订后的条例均增加了生育奖励假或延长产假,普遍达到138天至158天,并有男方陪护假或叫护理假,一般为15天至30天。
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有些地方比较有弹性,比如北京规定,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再增加假期1至3个月。吉林规定,除158天假期外,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可延长产假至1年。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如果该规定中的产假没有落实,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叁』 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浙江省产假及二胎产假国家新规定
国家规定产假是98天,浙江省额外奖励30天的产假,在二胎政策开放后,生育二胎产假也是128天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依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 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下列福利待遇:
(一)女方法定产假期满后,享受三十天的奖励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
(二)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3)2016劳动法二胎产假规定扩展阅读
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七条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再婚后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再婚前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生育过两个子女的;
(四)已合法生育的子女中,有经病残儿童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或者确诊为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夫妻通过产前诊断和筛选可以再生育的;
(五)其他可以再生育的情形。
前款第五项具体情形,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因子女死亡无子女或者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自主安排生育。
第三十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已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享受下列一项待遇:
(一)领取每年不低于一百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年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女方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哺乳假,工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二)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给予女方产后一年假期(含法定产假),工资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肆』 国家最新规定生二胎产假是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版。
《女职工劳动权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伍』 生育二胎有产假吗,女职工的产假有多久
您好:
生二胎有产假吗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
生二胎有产假吗
生育二胎需要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之后即为计划内生育。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所以,生二胎有产假,二胎产假是有法律规定的。
全面“二孩”放开后,生还是不生,成为了许多育龄夫妇面临的重大选择。二孩母亲能休多长时间产假、休二孩产假是否会加重就业性别歧视等也成了热切关注的话题。
现行的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98天产假”,而大家关注的晚婚晚育假已经取消了,改为奖励性产假,由各地自行规定,全国无统一标准。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
1、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多生育子女的,仍属超生。
2、公民收养子女的,既不影响其自身的生育权利,也不影响其获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权利。
3、取消晚婚晚育假,将原来的独生子女母亲产假调整为奖励假30天,丈夫陪产假增至15天。
4、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本省户籍夫妻,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5、推行避孕节育自主选择,删除上环、结扎和查环查孕的有关规定。
6、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胎子女的,不再征收社会抚养费,只督促补办相关手续。
7、取消禁止招录没有计划生育证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和禁止向没有计划生育证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出租、出借房屋的规定。
二胎产假多少天
二胎产假多少天?修改后的计生法规定,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这意味着,无论是生育第一个孩子,还是第二个孩子,均可以获得延长产假。
为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各地相继开始修订地方计生条例。目前出台新计生条例的13个省份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一定调整。其中,福建产假最长,可休180天;山西、安徽、江西、山东、四川、宁夏6省份,产假为158天,而天津、浙江、湖北、上海4省份,产假为128天,相差近两个月,广东产假为178天;陪产、护理假方面,广西和宁夏假期最长,为25天,天津、山东则仅有7天。
『陆』 新劳动法二胎产假是多少天
2016年新《婚姻法》规定,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产假的优待;很多地方产假不少于128天,最多的地区是180天。各省不同,都有自己的规定。
『柒』 二胎国家法定产假多长时间
和几胎没有关系 前提是合法生育一、产假国家规定:1、《劳动法》:女职工生育可以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难产的,应当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3、注意能否享有晚育假,各地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二、产假相关规定:1、产假属于国家规定的法定带薪假期,因此法定的产假期间是不能扣除女职工的工资的。2、产假期间的女职工是可以享有生育津贴的,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产假期间的工资。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①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或工资,按照女职工所在的用人单位在上年度为该职工月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按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发放生育津贴。计算生育津贴的产假天数按自然天数。②生育津贴即为产假期间的工资,女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3、用人单位不得无故与产假期间的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产假期间的女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找法网小编最后提醒:从国家法定产假的角度来看,二胎可以和生育一胎一样享受带薪产假,产假的天数也和一胎产假时间并未差别。需要注意的是,二胎生育时是否符合晚育的标准,如果符合晚育的条件,那么可以在原来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产假。
『捌』 国家规定的二胎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有哪些待遇
根据抄劳动法有关规定,享受产假期以不违反计生政策为前提,即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
一、普通产假
一般情况下:98天(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
按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
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特殊情况: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二、流产产假
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综上所述,女职工在非难产状况下生育一胎时,且在单位批准的情况下,最多可享受218天的产假,难产的或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另外,女职工配偶也有15天的陪产假。
在这里也要提醒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玖』 生二胎有产假吗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
核心内容: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我国,对于生育第二胎的女职工们到底是如何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的呢?具体规定是哪些?法律快车劳动法小编为你整理,感谢阅读。
生育第二胎产假规定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生育第二胎产假规定内容如下:
1、生育二胎需要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之后即为计划内生育。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
2、二胎产假的长短
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单胎顺产为90天,难产或多胞胎各相应增加15天。《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晚育是指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年满二十四周岁。从上述规定来看,生育二胎不是晚育,晚育假三十天和其配偶的晚育护理假三天无法享受。当然,如果单位能多给你30天晚育假,那就更好了。如果单位批准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两个半月的产前假,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收入不得低于以前月工资性收入的80%。
3、产假期间的待遇
产假期间,依法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当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