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转行政法律依据

刑事转行政法律依据

发布时间: 2020-12-22 00:25:15

『壹』 刑事案件转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条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专依照法律属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贰』 行政案件转刑事案件用什么法条

依据是行为人的行为已经不属于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情节显回著轻微答危害不大”的情形,且该行为符合我国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叁』 刑事案件转治安案件 按照第几条法律条文转

刑事案件转治安案件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法律条文回转。立案后转,在办答理过程中,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规定:

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

(3)刑事转行政法律依据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肆』 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办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哪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版不追究刑事责任,权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伍』 行政案件转刑事案件,不撤案直接立刑事案件可以不

可以不撤案直接立刑事案件。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七条之规定,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或者移送有权处理的主管机关、部门办理,无需撤销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已经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应当附卷;

(5)刑事转行政法律依据扩展阅读:

行政案件转刑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五十一条 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陆』 治安案件转刑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 办理刑事案件 程序规定》办理。

如果违法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是不能再转为治安处罚的。但是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转为治安处罚。具体情形需要根据实际案情来决定能否刑事转治安处罚,如刑事案件不构成犯罪,撤销起诉,可以直接通知行政机关。一般情况下,只有刑事自诉案件可以。

(6)刑事转行政法律依据扩展阅读: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部门规章

目前版本为根据2018年11月25日公安部令第14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012年12月19日公安部令第125号修订发布。

根据2014年6月29日公安部令第132号《公安部关于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第14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四十一条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快速办理:

(一)违法嫌疑人系盲、聋、哑人,未成年人或者疑似精神病人的;

(二)依法应当适用听证程序的;

(三)可能作出十日以上行政拘留处罚的;

(四)其他不宜快速办理的。

第四十二条快速办理行政案件前,公安机关应当书面告知违法嫌疑人快速办理的相关规定,征得其同意,并由其签名确认。

第四十三条对符合快速办理条件的行政案件,违法嫌疑人在自行书写材料或者询问笔录中承认违法事实、认错认罚,并有视音频记录、电子数据、检查笔录等关键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公安机关可以不再开展其他调查取证工作。

第四十四条对适用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可以由专兼职法制员或者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第四十五条对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案件类型,使用简明扼要的格式询问笔录,尽量减少需要文字记录的内容。

被询问人自行书写材料的,办案单位可以提供样式供其参考。

使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对询问过程录音录像的,可以替代书面询问笔录,必要时,对视听资料的关键内容和相应时间段等作文字说明。

第四十六条对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违法行为人认错悔改、纠正违法行为、赔偿损失以及被侵害人谅解情况等情节,依法对违法行为人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对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可以采用口头方式履行处罚前告知程序,由办案人民警察在案卷材料中注明告知情况,并由被告知人签名确认。

『柒』 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几条之规定

不是根据刑事诉来讼法源,而是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望采纳。

『捌』 行政转刑事引用什么法条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法律是一项系统学科,不是自专学能学好的,自学的法属律很难知其所以然,很容易耽误事。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51条,对发现或者受理案件时,如不能确定其是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时,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如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办理

热点内容
瑞士交通法规 发布:2025-10-20 00:51:45 浏览:80
劳动法修改的内容 发布:2025-10-20 00:51:43 浏览:700
法治演讲比赛前讲话稿 发布:2025-10-20 00:51:42 浏览:23
公证书三种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20 00:42:22 浏览:514
律师清洪 发布:2025-10-20 00:41:41 浏览:188
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发布:2025-10-20 00:31:10 浏览:571
简述消防行政法规 发布:2025-10-19 23:59:23 浏览:806
冒充律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9 23:58:15 浏览:5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联席会议制度 发布:2025-10-19 23:57:15 浏览:794
喀什地区司法局 发布:2025-10-19 23:36:13 浏览: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