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缴税
A. 按深圳劳动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是如何交税的
交税依据税不,劳动部门法规不能规定它,目前个税法规定,超过3500元的工资收入要交税。
具体规定请看个人所得税法。
B. 新劳动法补偿金或赔偿金需要交税吗
经济补偿抄金或赔偿金总额高于当袭地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不是月平均工资)3倍的,超过部分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超过当地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不是月平均工资)3倍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仅仅是极少部分高工资的人可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比如2015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1269元,3倍就是213807元(21万多),故上海的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总额不超过213807元的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C. 临时工需要交税吗
你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按照你的情况,工资并没有达到起征点,不需要交税,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呢,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到你
D. 国家劳动法规定每个月工资满5000要叫个人所得税吗
是的,国家有规定,个人每月收入超过5千的要交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有很多细节,比方说,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收入超过五千的部分要交个人所得税,细节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E. 合同法中劳动法兼职人员需要交税吗
这不是劳动法的范畴,应该属于个税法,只要你每月实际收入超过3500元就需要纳税。
F. 从单位辞职后,社保自己交怎么交
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
1、个人如何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养老+医疗);
2、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
3、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
4、个人如何缴纳社保问题中所需基本资料:户口本、身份证和复印件,2张1寸照片;
5、缴费标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资为基础,养老缴费比例是20%,医疗约9%,目前尚有80%和100%两档可以选择。
(6)劳动法缴税扩展阅读:
社保自己交的三种情况:
1、辞职了,但还没有找到新公司。
这种情况只要你的社保五险缴纳一年以上,是可以领取4-12个月的失业金,依据个人的情况和各地的社保政策而定。但领取失业金的前提是你入职时被公司做了劳动用工备案,离职时公司做了劳动退工备案,并发有就失业证,离职时才能领到这个钱,当然也是视当地社保政策而定。但其实现实中大多数公司为了麻烦,所以不会去做用工备案,导致了很多人都没领过失业险。
所以在这里,也提醒那些准备辞职但已交过社保的同志们:选择好辞职时间,与原单位沟通,确定好社保缴纳的中断月份,跟新单位沟通好入职时间和社保的续交月份,确保原单位及时进行社保减员,新单位及时进行社保增员,避免社保断缴。(一般当月15号之后离职,当月原公司会给你缴纳,在下个月15号之前入职,新公司也会给缴。)
1、还没找到工作,但社保又不想中断。
那就要么自己缴,要么找中介代缴。
如果你是当地户籍,可以到户籍地社保局申请自费缴纳养老保险,不过,只能购买五险中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险。
如果你是外地户籍,自己不能直接交社保,需要找中介机构代办缴纳,只需交一定的手续费用即可。
3、新工作已定社保直接续上,要么就断交。
如果已有新工作的话,新公司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去处理(当然前提是新公司有五险)。
网络-社会保险
G. 广州工资扣税起点(新劳动法)
全国都一样,新个人所得税法自2008年3月1日实施开始执行2000的扣除限额。如税前工资是2000,那正好不需要交税。个人所得税和劳动法没关系哈,是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
H. 劳动法兼职半月开怎么交税
1:你不属于劳动法保护范围,因为并非劳动合同,你应该签的是劳务合同。
2:如果是劳务合同,超过800的部分是需要交纳税款的,是按20%交纳
I. 劳动法关于赔偿的细则' 超过平均水平的3倍' 按3倍赔偿' 还是超出的部分上税
1.严格说来不完全是3倍,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必须不低于3倍,但是可以版高于3倍也可以等于3倍(也就是权说高于3倍的属于单位法外施恩,高于法律规定额外增加的,属于单位自愿性质,不是法律强制要求的)。
2.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总额不超过当地市的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的(注意不是月平均工资3倍),就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年平均工资3倍的,超过部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J. 劳务合同 怎么交税的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例如: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200元个税;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800元个税。
3、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4、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10)劳动法缴税扩展阅读:
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的区别
1、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
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2、从管理方式上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则不这样管理。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3、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4、从税务管理角度看,工资报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支付劳务报酬则需要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类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