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卷一行政法

卷一行政法

发布时间: 2020-12-25 02:12:47

Ⅰ 跪求司法考试准备经验!

原则上来说复习法考6个月即可,但在备考过程中,容易懈怠,或者陷入误区,因此从现在开始复习胜算会更大。


下面都是干货建议收藏:

一般而言,法考复习以三轮最佳,每一轮的复习各有侧重点,

第一轮以打基础为主;

第二轮以巩固提高加之分类真题操练为主,同时注意背诵记忆讲义,关键知识点;

第三轮以进行历年真题训练为主。

3月之前——民刑复习

3月份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踏踏实实地把民法刑法跟着老师系统学一遍,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自己再看一遍。民刑的考察重视基础理论,需要考生花大量的时间理解消化,因此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

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同学建议先跟着民刑先修过一遍,不要一开始就跟精讲讲义。

民法、刑法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务必要认真踏实,不要急于求成,仔细看书,踏踏实实地跟着老师的课程打基础才是王道!对于较为难理解的知识点,也不要太过于纠结,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做出标识,在第二遍复习时注意反复理解吃透。

3月1日到4月30日——继续攻克民刑+行政法

这个时间段的重点依旧是攻克民法刑法,但要更加注重行政法的复习。

行政法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前期行政法的复习会给人繁琐抽象之感,此时一定不要盲目背诵记忆,多听两遍老师的课程,多理解配合一定的真题训练。

在这个阶段三大实体法并驾而驱、穿插复习,听课加做题,稳扎稳打复习最佳。行政法极为好拿分,一定要认真对待!

5月1日到6月1日——诉讼法为主

5月份以后的复习方向要从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实体法转向其他学科。

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因为民法和刑法学得还不够透彻,没有理解和记忆清楚而推迟其他学科的复习,这是法考的大忌。今年很多小伙伴前期花了太多时间在民刑上,以至于后期商经、三国等记忆型科目反而不扎实,以至于在今年商法逆袭的考卷上吃了大亏。在这个阶段只需要坚持做民刑行政法分类真题,反复查缺补漏就好。

诉讼法与三大实体法有着很大的知识点的关联,特别是刑法与刑诉,刑诉的解题经常会用到刑法的知识点。刑诉知识点繁杂且对背诵记忆要求很高,一定不能急于求成,静下心来攻克一个个知识点。

如果觉得刑诉难,可以先开启民诉的复习,民诉的难度整体上是低于刑诉,多听几遍老师的课程辅之以背诵,一定可以轻松攻克。复习民诉的时候可以穿插商经的复习,一是不会太枯燥,产生厌倦心理;二是商经也是背诵+理解型科目,复习上有很多共通之处。

诉讼法的知识点重复考察可能性极高,一定要重视诉讼法真题的练习,在分类真题复习阶段,就要反复理解吃透每一个选项背后的原理。

另外,5月中旬法考大纲差不多就要出台了,新增的知识点必考一定要关注!

6月2日到6月30日——三国法、理论法

理论法学妥妥是“背多分”学科,该学科在法考占分值比重大,性价比较高,多背诵加上真题训练,最适合临阵磨枪,又好又快!

三国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看似高大上,实则考点集中,知识简单,复习时以基础为主,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在这个阶段,前期商经复习不足的考生这个阶段继续巩固,理论法和三国法属于背诵科目,跟着老师的音频圈出重点,多看多记忆。

7月1日到8月31日——第二轮复习

7月份第二轮复习展开,这个阶段可谓是全面抗战,大家一定要挺住!在两轮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复习过的知识点已经模糊不清了,真题错了又错,此时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

这个阶段的复习以强化提高为主,再次全面系统地跟着老师,学习一遍各科重点知识点,有的放矢,强化提高。特别注意攻克历年真题中常考的重点、难点。

刷历年分类真题是必须的,至于真题要刷多少遍因人而异,关键在于吃透每个选题,了解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第二轮复习记忆诉讼法、商经、理论法、三国法都是极为耗时间的,所以前期一定要打牢基础。

9月1日至考前——第三轮复习

建议大家把复习背诵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之前,9月以后由于心态等问题复习效率偏低。

考试之前这段时间主要以做历年全套真题为主,可以配合一些冲刺模拟题,但一定要挑选高质量的模拟题,否则容易得不偿失。

接下来就可以迎接考试啦~

Ⅱ 行政法概论1412模拟卷1求高手

B
D
A
D
B
D
A
B
D
B

Ⅲ 形容马不识路的四字成语

形容马识路的成语倒是有两个。

  1. 老马识途

    释义:途:路专,道路属。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年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语法结构:主谓式

    感情色彩:褒义词

    灯谜:老马识途(打一行政法名词)

    谜底:记过

  2. 识途老马

    识途老马 ,成语,典出《韩非子》卷七〈说林上〉。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后遂以“识途老马“等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Ⅳ 司法考试我5月份才开始看,现在第一轮还有行政法,刑诉和卷一要考的

不要听基础,直接进入强化,强化课程是对全部重点知识的学习,基础是对简单知识的学习,是培训班为了招生吸引大家设置的,真正有用的知识在强化。

Ⅳ 江苏省自学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0年7月增考试卷以及答案

你认为真的有神仙呀!!
我有重点资料你要不?
[email protected]有需要快发消息给我,
简答题
1.简述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1)有法定依据;3)违法事实确凿;4)较小数额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2)所谓较小数额的罚款,是指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 000元以下的罚款;

2.简述行政征收的作用?

1)行政征收是国家实现其管理职能,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的保障;

2)行政征收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具有管理经济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3)行政征收属于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别,公平负担,协调各种利益团体和各阶层的利益;

3.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1)行政合同属于一种双方行政行为;

2)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享有优益权;

4)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或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5)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履行行政合同发生的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有关规则,通过行政法上的救济途径(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予以解决。

4.简述行政机关的特征?

1)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实行领导——从属制;

3)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

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

5)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的与个人、组织打交道;

5.简述我国关于公务员辞退的法定情形。

1)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

2)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其考核等次连续2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3)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

4)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其工作,本人拒绝对其的合理安排;

5)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

注意:公务员被辞退,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待业保险。

6.简述行政诉讼起诉被受理的条件?

1)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有明确的被告;这一条要求,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必须具体清楚地向法院表明控告谁,即被诉行为是由哪个行政主体作出的。

7.简述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被授权组织:

1)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2)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

3)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8.简述行政许可在现代国家中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发展民族经济,保持国内市场的稳定;

2)消除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因素,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3)保护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制止不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

4)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协调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5)保护并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国力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避免资源、财力及人力的浪费;

9.简述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1)促进行政民主;5)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提高行政效率;行政行为的效率取决于——行政方式的适当选择、环节的合理安排、过程的科学组合,以保证行政机关活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大都与制度不完备、程序不健全有关;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不给失职与滥用职权留有余地,从而起到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作用。

4)监督与控制行政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行政程序法使行政程序成为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B:行政程序法是杜绝失职和滥用职权等行政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10.简述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1)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管理的对象;

2)行政相对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

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救济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可以转化为救济对象和监督主体

11.简述代执行和执行罚的特点?

(一)代执行的特点:

1)对象是行政行为所确立的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2)有法律根据或者有合法的行政行为存在,而法定义务人不履行其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这是代执行的实施前提。

3)代执行的主体必须是行政强制执行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所指定的第三人可以成为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

(二)执行罚的特点:

1)一般只适用于不作为义务和不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

2)执行罚的数额从义务主体应履行义务之日起,按日数计算,并可反复适用;

3)执行罚的数额必须由法律、法规明文作出规定,执行机关只能依法实施,无裁量余地;

12.简述行政复议的特点?

1)由法定的行政主体进行;

2)行政复议按照特定行政程序进行;

3)是一种行政裁判行为;5)依申请的行为;

4)行政复议同时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13.简述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须符合的条件?

1)赔偿是法律规定的;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2)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3)国家负责赔偿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

4)损害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必然产生的,不是想象的;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

14.简述可诉性行政行为的特征。根据《行政诉讼法》,可诉性行政行为:

1)是具有司法审查必要性的行为。

2)是与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有关的行为;

3)是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实际影响的行为;

4)是在现实情况下有司法审查可能性的行为;

5)是拥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组织所实施的行为;

15.简述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的特点。

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2)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3)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基础是对行政决定法律适用的审查;

16.简述被授权组织的条件?

1)相应组织应与所授权行使的行政职能无利害关系;

2)对于某些特别行政职能,被授权的组织还应具备某些特别条件;

3)相应组织应具备所授权行政职能行使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4)相应行政组织应具备了解和掌握与所行使行政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支持的工作人员;

17.简述行政行为的涵义和特征。

(1)特征:

A:服务性;B:裁量权;C:单方性;D:强制性;E:从属法律性;

(2)涵义: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1)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即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实施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即行政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

3)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即行政主体的相应行为能对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对行政相对人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18.简述管辖权移转与移送管辖的区别。

1)管辖权转移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移送管辖无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

2)管辖权的转移发生于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级别管辖的一种变通形式;移送管辖一般发生于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是地域管辖的一种补充形式。

3)管辖权的转移是指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将案件管辖移交给原本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使其获得对该案件的管辖权;而移送管辖是指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把已经受理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行政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

19.简述行政处罚的特征?(体现了强烈的制裁性和惩戒性)

1)行政处罚的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2)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权限,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政主体行使。

3)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和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

4)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即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或者其他权益的限制或剥夺,或者对其科以新的义务。

20.简述行政裁决的特征。

1)行政裁决具有不可变更力;

2)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

3)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

4)行政裁决程序通常依当事人的申请开始,以协商或调解为前置;

5)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是民事性质的,且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这是行政裁决的前提;对行政裁决不服,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1.简述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

1)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复议范围和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5)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2.简述行政诉讼被告资格。

1)必须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主体;

2)必须具有行政诉讼权利能力,并以自己的名义应诉;

3)必须事实了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23.简述行政许可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政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的特征有: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一般禁止;

3)行政许可是收益性行政行为;即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和资格的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或影响秩序的因素,确保财政收入;

5)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并应以正规的文书、格式、日期、印章等形式予以批准、认可和证明,必要时还应附加相应的辅助性文件。

24.简述行政诉讼被告的特征。

1)被告必须是经原起诉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如果没有被诉则不成为被告;

2)被告与原告处于对抗地位;一方面,没有原告就没有被告,但同时,被告与原告又因相互抗辩、对立面存在;

3)被告恒定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能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即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

25.简述行政给付的一般程序。

(1)定期性发放的行政给付:

1)通常应当由给付对象本人或所在组织、单位提出申请;

2)主管行政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审查、评定等级,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技术专家或专门部门的鉴定,以确定标准,然后再定期(按月或年)发给。

(2)一次性发放的行政给付:通常由给付对象提出申请,主管行政机关予以审查核实,然后按照法律、法规或规章所确定的标准一次性发给。

(3)临时性发放的行政给付:

1)有的由给付对象提出申请,有的则由基层组织确定给付对象;或者经有关基层组织发给给付对象。

2)不同形式的行政给付程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程序规则,主要有:

A:申请程序;B:审查程序;C:批准程序;D:实施程序;

3)在这些程序中,一般都要书面形式,如果行政给付的标的为一定的财物,具体的给付还应有一定的物品发放登记程序。

26.简述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

1)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不得进行执行和解;

2)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履行;

3)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法定性;

4)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

5)行政相对人不履行的义务,是适用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

27.简述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

1)证明对象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2)行政诉讼的被告在证明活动中负有特别的法律义务;

28.简述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1)行政管理关系;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

29.简述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1)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2)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3)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4)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5)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没有依法发放的;

6)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措施决定不服的;

7)对行政机关作出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决定不服;

8)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9)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10)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的,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1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30.简述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特征。

1)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如果不是以自己名义进行的,只能是“诉讼代理人”。

2)与行政案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但是(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他们与案件结果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

3)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法院的裁判是针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作出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当事人必须服从;受法院裁判拘束意味着诉讼的法律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Ⅵ 司法考试的科目有哪些分数线是怎样定的

司法考试目前为4卷8大科目模式8大科目:一、刑法二、民法三、刑事诉讼法四回、民事诉讼法五、行政法(答包括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六、商经(包括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七、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法制史、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八、三国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4卷分卷一:理论法学+三国法+经济法(选择题)卷二: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选择题)卷三:民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选择题)卷四:理论法学+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经(简答+案例+论述)每卷150总分600过关分数:360分

Ⅶ 司法考试最重要的是哪一科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内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容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
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主观题考试设置选做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具体考查科目为: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热点内容
香港的交通法规 发布:2025-10-15 05:11:38 浏览:896
审计与司法会计 发布:2025-10-15 05:07:19 浏览:987
婚姻法前沿 发布:2025-10-15 05:03:33 浏览:643
劳动法对裁员的 发布:2025-10-15 05:02:59 浏览:173
云南红河律师 发布:2025-10-15 04:59:13 浏览:95
劳动合同法丧假婚假规定 发布:2025-10-15 04:38:47 浏览:818
开立独立法人 发布:2025-10-15 04:37:27 浏览:935
餐饮服务法规 发布:2025-10-15 04:31:44 浏览:633
临潼律师 发布:2025-10-15 04:20:27 浏览:655
私人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15 04:13:30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