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37条
① 劳动法第37条
提前30天书面通知,不管其同意与否,到期直接走就是了,公司应该在离职当天把相工资,经济补偿算清并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否则即构成拖欠,可以去劳动促裁,要求其去付拖欠金额50--100%的违约金。
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是什么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
不为求赏,愿意帮忙!
1.楼主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楼主这样办理的话,这就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构成违约!千万不要自毁形象!
2.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只有在特殊情形下,职工这一方才需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即只在两种情形下,职工才需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A.职工接受了单位需要对外支付培训费用的专项培训,并且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有一定服务期限(通常是培训结束后的一定期限)的协议,服务期限尚未结束而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B.职工与单位签订有保密义务或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协议,并且在解除劳动合同以后接受了单位(针对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而)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而职工又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除此之外,职工不需要向支付违约金。
法律赋予职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在劳动法学理论中称为:劳动者的无障碍辞职权。
所以,提醒楼主:只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办理解除劳动合同,不构成违约,不需要向单位支付所谓的“违约金”(根本就没有违约,不要自我加压!)。
以上意见,供参考!
④ 关于劳动法37条
在试用期内可以谁随时提出辞职,只须提前三日告知对方,用人单位所说须一个月提前告知是另一个法理关系。
⑤ 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专解除劳动合属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的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12月28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行修改的决议,定于2013年7月1日期实施。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⑥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包括。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这句不包含三年这个时间内点,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容上不满三年的”,这一句也不包括三年这个时间,所以“三年以上固定期限”这句是含三年这个时间概念的。不然法条就缺失三年这个时间点,在时间上就不连续了。
⑦ 劳动合同法 第四章 37条
《中华来人民共自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⑧ 新劳动法辞职三十八条和三十七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属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8)劳动法37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⑨ 如何解决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是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七内容如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遵守法定程序是遵守解除预告期和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分为两种情况,解决方法是:
1、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况,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没有法定事由,劳动者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除以上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员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问题主要发生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
(9)劳动法37条扩展阅读:
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因为这一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