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论劳动法

论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0-12-25 21:43:03

劳动法论文

1.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合法。口同约定也是劳动合同的一种,只是证明力相对书面回合同较弱。试用答期满后,单位应当告知劳动者是否符合岗位条件,符合就要签订劳动合同,不符合应当辞退。
2.本案中,虽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试用期已满,单位并未表示其不能胜任该项工作,一直默认其工作,已经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以上两条,稍加润色即可。

⑵ 劳动法讨论

如果是全日制用功,这一条例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肯定是无效的
给你个实际案例:南京市某区内注册的一家民营加工企业,2011年在劳务市场招聘了一名操作工,当时企业方面出于成本考虑,和操作工协商,每月补操作工400元社保费,由操作工自行缴纳社保
当时企业考虑的是:以自由职业者缴纳社保,2011年南京的养老最低标准358,医保130,失业保险54,合计500多一点,而如果以企业缴纳,合计负担接近800(个人养老缴费为20%,而企业缴纳合计为29%,还有社保五险企业缴费捆绑,个人可选择性缴纳)
但此人就业三个月后,以企业未能给其缴纳社保,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仲裁,主张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补缴社保并给与相应的赔偿。
当时企业方面提供了当时双方的协议书,但劳动部门经审理认定: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全日制用工必须为员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企业与个人的协议因违反法律无效,企业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保。由于企业未能依法缴纳,企业应当补缴社保并承担滞纳金。
但同时,劳动部门认定:企业已经为员工缴纳社保支付过一定费用给个人,这笔费用可以确定为社保个人缴纳补助,企业有权主张员工个人退还这笔钱。因为有书面协议及明细,员工提出400元是单位福利的主张未被采纳。
最后结果:单位为员工补缴三个月社保,并按照劳动合同法支付相应的赔偿,但员工应当退还社保三个月补助。
从这个实际案例看得出:不管双方什么协议,只要有一方向劳动部门提出异议的,劳动部门都会受理,而且按照法律的角度看,劳动部门必定会认定协议违法无效,企业应当补缴社保,如企业方面有书面材料证明其确实补助给个人一定金额的,可以主张追回这笔钱。
简单介绍下相关小常识:目前社保共有五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其中:养老,医疗,失业是可以个人缴纳的,而工伤,生育只能由用人单位缴纳。
单位缴纳社保必定是捆绑的五险,个别地方可能有差异,但逐步会统一标准,而个人缴纳可以再养老保险基础上,选择性缴纳医疗,失业保险。
另外,在缴费费率上,单位和个人是不同的:以南京为例:个人缴纳养老是20%标准,单位缴纳是21%+8%=29%,而单位缴费还要额外承担生育和工伤两项
以最低缴费基数计算:2011年,个人缴费合计最高为542元,而企业缴费五险最低缴费合计超过800,其中个人承担190多,其余为单位承担。这么算下来,不难发现:如果是企业缴费,每个月企业负担一个人超过600块,个人承担接近200,而如果按照个人参保,个人总计负担542,其中单位补助400,个人承担142,双方负担都会降低。在一般工伤风险较低的行业,很多私营单位都愿意这么做,一个人可以减少200多,十个人一个月就是2000多,雇佣50个人一个月就减少1万多,一年就超过12万,这对于很多中小型单位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企业不懂相关法律,认为协议会有效,以降低企业成本。但实际上,这份协议即便是自愿签订,也会因为对抗法律而是为无效。
劳动合同法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但就目前看来:对于强势企业,如垄断国企,政府机关聘用制单位等,因为地位强势,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太多约束他们辞人的条款,只要他们肯支付赔偿,随时可以辞退(少数特殊情况除外),而这些部门往往待遇较高,人抢着进,多数人都不愿意被辞退,因此对员工一方是弱势;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劳动合同法各种约束条款,又限制了他们随意处罚员工的权力,由于劳动合同法保护员工的条款较多,中小型企业往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随意辞退员工,承担的风险和成本又过高,因此这时员工反而是处于强势地位。
目前劳动合同法属于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但偏向于保护弱势劳动者。

⑶ 论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确认依据

劳动法的基复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制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制定全过程,为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时所应体现的总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基本准则。 [1] 与基本原则的特点相适应,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来对基本原则进行规定。宪法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宪法与部门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劳动法也和其他部门法一样,必须以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这是不应动摇的。

⑷ 《劳动法》论文

可以,你自己在网上查一下劳动合同法就知道了!!!!

⑸ 论中国劳动法有何用处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法有巨大的作用,这既是由劳动法的性能决定,又是由社会成员对劳动法律制度的需要所决定的。劳动法的作用可以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法与生产力、劳动法与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来说明。
    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指劳动关系中受法律保护的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首要作用。我国目前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客观上需要有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作为劳动力所有者进入市场的条件下,才会有发达的市场经济。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殊市场,因而在用民法经济法来规范劳动力市场,以保持劳动力市场与整个市场体系相统一的同时, 用劳动法进行规范,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秩序。
    4.人权保障: 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人权保障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劳动法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人权保障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权理论和人权保障运动的冲击是劳动法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权内容包括劳动权, 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5.促进社会安定 社会安定是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的最根本的需要是吃、穿、住、行,这也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而每个人要满足最低层次的需求, 就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⑹ 论劳动法最本质的价值追求

通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正当干预的手段,通过法律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关系,从而实现保护劳动者座位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内在价值。

⑺ 论述劳动法的基本理念

现代劳抄动法体系必须建袭立在现代劳动法问题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工问题普遍遵循 “劳工不是商品”、“三方主体结构”和“社会进步成果分享”三大理念。我国的劳动法现代化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 基础之上、按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因而这些理念也应成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理念。

热点内容
黄文涛行政法怎么样 发布:2025-10-13 21:32:57 浏览:246
行政法解释全文 发布:2025-10-13 21:22:09 浏览:462
法律援助案件被告方的代理词 发布:2025-10-13 21:04:30 浏览:967
民法分典 发布:2025-10-13 21:03:30 浏览:146
2014安全类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3 21:00:40 浏览:617
有关民族团结的政策法规 发布:2025-10-13 20:56:42 浏览:430
广西北海律师 发布:2025-10-13 20:49:55 浏览:143
行政法法条下载 发布:2025-10-13 20:26:20 浏览:108
孙志刚案件行政法角度 发布:2025-10-13 20:25:59 浏览:575
有限空间作业法规 发布:2025-10-13 20:21:25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