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诉讼法120

诉讼法120

发布时间: 2020-12-25 21:44:50

① 民诉第一百二十四条(五)是什么意思

这叫一事不再理原则。这件事(法律关系),法院已经审理过了,做出生效判决了,当版事人不得以同一事权实和法律关系再诉一次。如果你认为生效判决有错误,可以就生效判决申请再审,审判监督程序。
但撤诉的不在此列,因为一审就撤诉了,那这个案子就没做出过生效判决,自然可以再诉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是什么意思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的第一百二十条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法规

(2)诉讼法120扩展阅读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③ 醉驾,酒精量达到120,能否取保候审判的话要判多久什么程序

问:醉驾,酒精量达到120,能否取保候审?判的话要判多久?什么程序?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 。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由办案机关审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④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主要有:

1、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审理

开庭审理是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其中,公开审理是原则,不公开审理是例外或补充。以民事诉讼为例: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由此可知,离婚案件一般也公开审理,但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其决定权在于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规定“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是因为离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审理中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感情上的一些不愿意公之于众的内容。因此,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庭一般都会允许。

2、审理的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联系程序

(一)两者的联系:

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关于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化规定的是有条件单方向转化,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了情况变化,不得改用简易程序审理。

(二)两者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民事诉讼法》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2、提起方式要求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

3、审理人员组成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且在合议庭人员确定后,3日内告知当事人。

4、审理过程要求不同:简易程序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对于审理前的准备、法庭调查顺序和法庭辩论顺序等没有普通程序那样严格规定,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如果是双方同时到基层法院请求解决纠纷,甚至可以当即审理。

5、审理期限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⑤ 民事诉讼法106条

第一百零六条 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任专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属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予以拘留、罚款。

【释义】

对于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刑罚上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致人重伤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的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刑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按本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以上罪行的,依照这些规定从重处罚。

【关联法规】

刑法》第238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0、127条

⑥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是什么

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内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容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热点内容
黄文涛行政法怎么样 发布:2025-10-13 21:32:57 浏览:246
行政法解释全文 发布:2025-10-13 21:22:09 浏览:462
法律援助案件被告方的代理词 发布:2025-10-13 21:04:30 浏览:967
民法分典 发布:2025-10-13 21:03:30 浏览:146
2014安全类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3 21:00:40 浏览:617
有关民族团结的政策法规 发布:2025-10-13 20:56:42 浏览:430
广西北海律师 发布:2025-10-13 20:49:55 浏览:143
行政法法条下载 发布:2025-10-13 20:26:20 浏览:108
孙志刚案件行政法角度 发布:2025-10-13 20:25:59 浏览:575
有限空间作业法规 发布:2025-10-13 20:21:25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