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

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

发布时间: 2020-12-25 23:38:08

⑴ 劳动法规定的每月出勤天数是多少天,工资计算天数是多少天。

劳动法》并未规定每月应出勤的天数,根据《劳动法》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所以计算可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4、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5、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6、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1)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扩展阅读: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工资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⑵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是怎么规定的啊

首先,每个地方有个最低工资标准

这工资要看一个月以多少天为全勤

这决定了你加班的薪水多高

工资除以天数除以8得出每小时工价

平时加班1。5倍算

休息日2倍算

法定日3倍算

⑶ 工资的标准计算方法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3)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扩展阅读:

国家劳动法并没有规定一天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所以一天的工资标准应该是月工资/21.75。

⑷ 劳动法规定的每月出勤天数是多少天,工资计算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正常工资每日不超过8小时,加班每日不超过3小时,专因此每日合计不超属过11个小时。但也不是天天都可以加班3个小时,因为劳动法同时规定每个月加班不超过36个小时,即最多12天里可以每天上班11个小时。并且,《劳动法》规定,加班必须按照规定给予加班工资(双休日加班可以调休)。前7天是否按小时计算工资,这可以协商,只要你愿意、单位愿意即可,但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⑸ 劳动法中关于日工资的计算方法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内情况下的工资计容算)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5)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扩展阅读: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⑹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如果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6)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扩展阅读:

劳动者因违法或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但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⑺ 劳动法规定的工资计算方式

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不违法。

⑻ 新劳动法规定月工资计算方法应该怎么算

根据现行法律,月工资一般以劳动者实际收入为准(包括固定工资、绩效收入、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等经常性薪酬)。但是不包括福利、劳保费用和餐补等非常规性收入。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案件被告方的代理词 发布:2025-10-13 21:04:30 浏览:967
民法分典 发布:2025-10-13 21:03:30 浏览:146
2014安全类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3 21:00:40 浏览:617
有关民族团结的政策法规 发布:2025-10-13 20:56:42 浏览:430
广西北海律师 发布:2025-10-13 20:49:55 浏览:143
行政法法条下载 发布:2025-10-13 20:26:20 浏览:108
孙志刚案件行政法角度 发布:2025-10-13 20:25:59 浏览:575
有限空间作业法规 发布:2025-10-13 20:21:25 浏览:146
法院有监控吗 发布:2025-10-13 19:58:54 浏览:18
最高人法院 发布:2025-10-13 19:48:12 浏览:955